家世显赫,儿时戚继光便被教育要为国效力,不料踌躇满志奔赴前程后却英雄迟暮。
戚家是开国功臣仅一步之遥,戚祥弃世后戚家人袭爵登州卫世代任职。戚继光老祖做事严谨几近谨慎,即便在灭亡的边缘始终一贯如此,可见那清白的性子根植已久。后人或感慨家学渊源对一个人的决定性作用,良师益友是祸是福天意难料。
戚家后人皆习武事照旧,平庸而不出众的生活模式一直延续迄今。戚景通即便官阶平平却也算是清流人物,时人仍对他拳拳服膺毕恭毕敬。晚年戚继光虽然屡建奇功走遍沙场,家里祖训难移终其一生为官一尘不染。
戚继光天资过人生来机警,随他长大越发热忱爱国救民的毅力由内而生。戚家庭内几乎人人是将门虎子各有所长,可见基因的力量远非个人意愿所能抗衡,注定不凡。作为明朝后期家族基业仅存的嫡系后裔,寄托重望更是不言而喻。
戚继光生于乱世几乎是注定的命运,倭患肆虐不再新鲜也不值一哂。嘉靖年间戚继光才智出众即使是在书香门第中也算是翘楚,加之家学渊源的熏陶更是其他同龄人难以企及。他生来就是主宰这一代的青年才俊,不料最终命运如此无情。
年少青涩的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考验,年幼便亲眼目睹家园被蹂躏破坏早已习以为常。戚继光饱读诗书胸怀大志救国救民,却也深知肩负重任的分量绝非常人所能承受。不安和迷惘随着他年岁增长而加重,到底走何种路未卜可料。
戚继光年纪轻轻便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不凡能力,举止谈吐间透露着睿智的气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独具慧眼对明末动荡的局势了然于胸,意识到家国无多少出人才实在令人扼腕。即便如此他也难逃一种注定的命运阻碍,究竟是福是祸仍未可知。
戚继光勇猛英武常人难及,尽管从小便受熏陶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年少的他已经目光如炬慧眼识珠,这份天资或许是老天开恩将其塑造成一代名将的先兆。无奈未来漫漫太多际遇仍未可知,他亦不免困惑迷茫人生还有诸多可能。
戚继光骨子里流淌的军人基因早已植根于他的身体里,然而是否就此一往无前实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