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台湾当局解除“戒严”的34周年。
所谓“戒严”,一般是指国家在处于对外战争、内部叛乱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与政治稳定的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紧急措施。戒严实施时司法及行政权会部分或全部由军队接管。有些国家整合在紧急状态和一级备战之内。在很多时候,戒严其实就是军管,实行军事管治。
台湾地区为何出现戒严这回事?这就要追溯到1949年的国共内战。由于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败退,国民党为了加强对国统区的控制,先后发布了几道所谓的全国性戒严令,第一道戒严令是1948年12月10日发布的,当时没有把新疆、青海、台湾、西藏等地区划入名单,因为这些地区没有受到国共内战的影响。第二次是1949年5月,国民党宣布在台湾全省境内自20日起戒严。这就是台湾省戒严令,它从1949年5月2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987年7月15日解除之时,共延续了38年之久。第三次则是1949年7月7日国民党颁布的戒严令,它的对象还是针对国统区,但随着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其实质影响力并不大。真正对台湾有重大影响力的还是第二次针对台湾全省的“戒严令”。
可以说国民党当时颁布的“戒严”,本为国共内战下的产物,但随着两岸隔台湾海峡长期对立,国民党在台湾继续利用“戒严”这一高压手段来控制台湾社会,以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但随着时空环境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民党的“戒严”越来越面临很大的冲突和挑战。一则是两岸关系开始出现了缓和的气氛,大陆方面推进改革开放,与国际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同时,大陆也提出了和平统一台湾的主张,两岸对立对峙的环境大为改观。另一方面,台湾内部“党外运动”
的风起云涌,也使国民党的“戒严”体制受到冲击。
在内外压力的冲击下,国民党方面最终于1987年7月14日由防务部门负责人郑为元与行政部门负责人俞国华共同副署颁布“总统令”,宣告台湾地区自1987年7月15日凌晨零时起解严,解除在台湾本岛、澎湖与其它附属岛屿实施的“戒严令”。(在台湾地区实施达38年又2个月的戒严令自此走入历史。同时还宣布废止戒严期间依据“戒严法”制定的30项相关法令,而防务部门也对237位于戒严时期遭军法审判的民众予以减刑或释放。
而接近中国大陆的金门县、连江县依照1956年6月23日的“金门、马祖地区战地政务实验办法”实施战地政务,继续实施戒严,直到1992年11月7日,同时解除临时戒严令与战地政务实验办法,历时近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