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她特别喜欢在家里养些花花草草的。有一次我去她家,看到她在那愁眉苦脸的。我就问她咋了,她说她之前养土培的秋海棠,可费了好大的劲儿,结果那秋海棠就是长得不咋好,叶子发黄,花朵也没开几朵。她就寻思着想换个水培试试,但是又不知道从哪下手,心里特别没底。其实像她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呢,很多人都想在自家阳台或者办公室弄点绿植,让环境好看点,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养才好。
秋海棠啊,这可是一种特别美的绿植。它的花朵颜色可丰富了,有红的、粉的、白的,就像一个个小仙子落在花盆里似的。它的叶子也是那种嫩绿嫩绿的,摸起来软软的,特别舒服。秋海棠喜欢在比较温暖湿润的地方生长,要是太干了或者太冷了,它就会变得没精打采的。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把秋海棠从土培转成水培,觉得水培干净又方便。在水培的时候啊,就得特别注意它的适应期管理。比如说刚把秋海棠从土里挖出来的时候,得先把根上的土洗干净,这就像是给它洗个澡一样。然后再把它放到水里,但是水也不能太多,得让它的根大概三分之二在水里,三分之一在外面,这样它才能呼吸。
我看了一个网友分享的秋海棠水培实验。这个网友是在广州的,广州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很适合养绿植。她在家里的水培实验可细致了。她从挖出来的那一刻就开始记录时间,在第三天的时候,她发现秋海棠的根有点发软,不过这是正常的,毕竟刚换了环境嘛。到了第七天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根上开始长出一些小小的白白的根须,就像小绒毛一样,特别可爱。这时候她就很小心地给它换水,还加了一点营养液,虽然不提倡用药物,但营养液能给它补充一些必要的养分。
再说说水晶根的生长观察。水晶根其实是一种比较冷门的绿植,它的根特别晶莹剔透的,就像水晶一样,所以才叫这个名字。它和秋海棠在水培的时候有些相似的地方。水晶根在水培的前几天也得适应新环境,大概在15天左右的时候,它的水晶根会比刚种下去的时候长长一点,而且颜色会变得更加透亮。还有像文竹这种绿植,文竹的水培也很有趣。文竹的根比较细,在水培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让它的根碰到杯壁,不然很容易折断。文竹在水培大概一个月的时候,它的根系就会变得很发达,在水里像一片小森林似的。
还有龟背竹,这也是个比较特别的绿植。龟背竹的叶子特别大,像龟背一样有花纹。龟背竹水培的时候,它的根生长速度比较慢,在开始的几天里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但是到了第七天左右,就会慢慢有一些细小的根冒出来。和秋海棠比起来,龟背竹在水培初期更需要稳定的温度环境,如果温度波动太大,它的根就很难长好。
我在网上还看到一个在杭州的朋友分享的秋海棠水培经历。杭州的气候比较温和,四季分明。她在办公室里进行秋海棠水培实验。她在早上把秋海棠从土里移出来,然后放到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水培。在第三天的时候,她发现秋海棠的叶子有点耷拉下来了,她以为没救了。但是她没有放弃,还是按照之前查到的资料细心照顾。到了第七天,叶子慢慢又抬起来了,而且根也有了新的变化。
在秋海棠土转水的适应期管理中,光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光照太强了,秋海棠的水培苗很容易就会被晒伤,叶子会变得干巴巴的。所以在夏天,最好把它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像客厅的角落或者阳台上有一些遮挡的地方就很不错。而在冬天,如果光照不足的话,秋海棠的生长也会变得很缓慢,这时候可以考虑用一些补光灯来给它补充光照。
再看看和秋海棠同属一类的其他冷门绿植,比如四季海棠。四季海棠和水培秋海棠相比,四季海棠的花期更长,在水培的时候对水质的要求更高一些。还有竹节海棠,竹节海棠的茎是一节一节的,很有特色。竹节海棠在水培的时候,它的根系比较脆弱,在换水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
秋海棠在水培的过程中,水质的选择也很关键。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最好先放个一两天,让水里的氯气挥发掉。要是在一些水质比较硬的地区,比如北方的一些地区,还可以在水里加一点小石子或者陶粒,这样可以调节水的酸碱度,对秋海棠的生长有好处。
从这些网友分享的经历和不同绿植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习性。秋海棠水培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还是能够让它茁壮成长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尝试一下水培秋海棠或者其他有趣的绿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