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李讷是主席的女儿,原总参文化部长李静也是毛主席的“女儿”

赵霁 2025-04-17 09:40:32

新国成立后的北京中南海,李静开心的拿着自己刚刚练习的字体拿来给毛主席评价,而当毛主席看到上面的字体之后,开心的笑着说:“这不是我自己写的嘛?”李静听后非常开心,她明白这是毛主席对自己这个“女儿”的鼓励。

因为她练习的“毛体”,已经达到了几乎可以和毛主席的真迹相差无几的地步。所以主席才那样夸赞她,那么李静为什么会成为毛主席的“女儿”呢?他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巾帼风貌

毛主席曾经使用过“李德胜”这个化名,这是因为“李德胜”的谐音叫做“离得胜”有着胜利的美好寓意,当时毛主席就是利用这个化名,在陕北地区带着中央机关众人,和胡宗南的大军不停的兜圈圈。

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毛主席的女儿之所以姓李而不姓毛,就有着这个原因。而李静也正是因为这样,被毛主席认作了自己的干女儿。

李静的父母都是为革命流血牺牲的英雄,当时李静还很年幼,她的父母就经常带着她和弟弟一起,来回奔波。起初年少的李静并不明白父母到底是在做什么,直到自己渐渐长大之后,才明白父母是在为抗日大业而努力。

当时李静的父母曾在抗日的敌后战场中隐蔽战线工作,工作性质不仅充满了危险和不稳定因素,并且还要时常提防着日本侵略者的迫害。

在日军企图打通津浦路的时候,李宗仁将军率领第五战区的将士们,打响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在那次重大胜利之后,李静跟随父母来到了新四军中。

随着日寇对中华大地侵略的加深,使得李静父母的工作难度变得更加艰险,在邓子恢的领导下,他们两人带着年仅五岁的女儿李静,和年幼的儿子,再一次冒着巨大的风险来到了敌占区进行策反工作。

这样的工作是充满着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发现。李静的父母有着长期敌后工作的经验,他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总是滴水不漏,每次都能够很好的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

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场灾难正在悄悄的来临。李静的母亲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遭到了一个叛徒的出卖,陷入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为了保护丈夫和自己的儿女,她不惜牺牲自己为代价,争取到了他们逃往安全地带的时间。

五岁的李静在亲身经历了母亲的牺牲后,她的内心也因为巨大的伤痛而变得更加坚强,很快她就参加到了新四军的文艺团中,成为了全军最小的文艺兵战士。

李静在部队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她虽然身为女孩但是在战场上也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中朝边境上就燃起了熊熊的战火,李静跟随的军队入朝作战,她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展现出了英武的巾帼风貌,她勇敢作战的事迹很快就传到了北京。

毛主席在得知这位小女孩有着如此英勇的表现时,就提出了要见一见她的想法,李静也得以在1951年,来到了北京中南海。

干女儿

毛主席在初次见到李静的时候,就从她充满朝气的脸上看到了那散发着坚毅气息的目光,他先是招呼李静坐下,然后问到了李静的家庭情况。

李静如实的告诉毛主席:“我的母亲在我五岁的时候,就牺牲在了日寇的手中。”然后李静又补充了自己家人的情况,毛主席听后也深有感触,为什么要这样讲呢?

首先这个时候的李静还在用着“李胜利”的名字,而我们在前文中提到了毛主席曾经用过“李德胜”这个化名,“李胜利”和“李德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点就是李静的经历和自己的孩子非常相似,当时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的生母是革命英烈杨开慧同志。杨开慧也是在为革命奋斗的途中,不幸被敌人迫害壮烈牺牲。

毛岸英和毛岸青在年幼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他们也都心怀母亲的遗志,想要为国效力。想到这里,毛主席安慰李静:“你的母亲和岸英、岸青的母亲一样,都是革命英烈。”

毛主席专门给她的名字由“李胜利”改为了“李静”,并且将这个和自己孩子有着类似经历的女孩,认作了自己的干女儿。

从此以后,李静经常能够得到毛主席的教诲,从而快速的成长着。后来李静慢慢长大,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她每个月都会给父亲寄去一些钱财。

当时李静每个月的津贴为60元钱,她省吃俭用,将节省下来的20元钱,都寄回老家,以补家用。有一次,李静准备给家中寄钱的时候,恰巧被毛主席看到,他问道李静:“你给你父亲寄多少钱啊?”

李静回答道:“我每次都给我的父亲寄20元钱。”毛主席听后告诉李静:“不要那么小气嘛。”随后他拿起一旁的毛笔,在20的后面加上了一个“0”,李静正想向毛主席说明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钱财时,却看到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添上了180元。

毛主席对李静这个“女儿”是非常喜爱的,李静也会抽空看着毛主席的字练习自己的书法,久而久之她居然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有时候李静写的“毛体”就连毛主席本人,也无法一眼看出。

李静在毛主席的身边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她也在未来的时候成为了我们国家总参文化部长,她多才多艺,而且还喜好穿着一身军装。

文艺的气息中透露着一丝军人的威武,她从来不会主动提起她与毛主席之间的点点滴滴,她也没有借助毛主席的光辉走“捷径”,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实事求是的成长为了国家需要的优秀干才。

在李静晚年的时候,她曾经对别人说过,自己之所以练习“毛体”,不仅是为了感受毛体所带来的艺术气息,更是为了学习毛体中所蕴含的精神。

0 阅读:3
赵霁

赵霁

赵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