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中国第一例“双头连体女婴”,小小的身躯上,紧紧的连着两个头。
这对连体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她们的样子让在场的护士和医生都吓了一跳!
经过检查,她们两个只有一个半心脏,而且还有十多种疾病,刚生下来就被推进了ICU。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连体宝宝?她们最后怎么样了?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生下双头宝宝2011年5月5日晚上10点,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产房里响起了一阵特殊的啼哭声。
包桥英剖腹产下了一对双头女婴,这一罕见的医学案例立即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
新生儿监护室内,这对特殊的姐妹躺在最大的保温箱里,两个小脑袋紧紧相贴,仿佛在互相依偎。
她们共用一个身体,四肢健全,体长51厘米,体重8.1斤。两张小脸圆润可爱,长着浓密的黑发,五官完整无缺。

然而,这对双头女婴的情况并不乐观。由于头部紧密相连,她们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还伴有肺部感染和新生儿黄疸。
医院立即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她们除了有两个头部外,还有两条脊柱、两根食道和左心室,其他器官则是共用的。

为了确保双胞胎的安全,医院安排了24小时轮班监护。
喂养成为了一大难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窒息。为此,医护人员不得不通过输液为她们补充营养。

包桥英只能隔着保温箱的玻璃注视着自己的孩子们。
看到这一幕,她和丈夫无比心痛,但其实在产检时,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孩子有两个头。
但为什么还执意选择生下来呢?

2011年5月3日,四川遂宁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诊室里,26岁的包桥英和29岁的廖国军坐立不安地等待着B超检查结果。
这对年轻夫妇原本满怀期待,却不知现实即将给他们一记重击。
医生神色凝重地走进诊室,轻声说道:"我们发现胎儿有些异常。"包桥英和廖国军顿时紧张起来,医生继续解释:"胎儿有两个头,但只有一个身子。"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夫妻俩瞬间陷入了震惊和困惑中。
廖国军难以置信地问道:"两个头?上次医生不是说我们的孩子很正常吗?"
他回想起两个多月前在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检查结果,当时医生明确表示胎儿一切正常。
包桥英则呆坐在椅子上,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为了确认诊断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俩就赶到了华西第二医院。
他们又做了一次检查,当报告终于出来时,冰冷的"连体双胎"结果再次击碎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医生告诉他们,虽然是连体婴儿,但仍有存活的可能性。

然而,报告上"已错过产前诊断检查最佳时期"的字样让廖国军心如刀绞。他们错过了在18周时就能发现胎儿畸形的最佳检查时机。
坐在回遂宁的大巴上,包桥英默默流泪,廖国军则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他们回想起过去几个月的点点滴滴:在广东打工时相识相恋,得知怀孕后欣喜若狂地回到四川老家,廖国军细心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两人一起为未出生的宝宝准备婴儿用品。
这些美好的回忆现在却变得如此苦涩。

回到遂宁后,夫妻俩决定去市中医医院寻求解决办法。
然而,医生告诉他们,孩子已经接近9个月大,如果强行打掉会危及包桥英的生命。
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他们彻夜难眠,反复思考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尽管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他们最终下定决心要勇敢面对。

廖国军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坚定地说:"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包桥英擦干眼泪,点了点头。他们决定接受现实,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做好准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夫妻俩开始积极地学习关于连体婴儿的知识,咨询专业医生,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心理准备。
5月5日,包桥英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了剖腹产手术。

在双头宝宝出生后,她们的状况非常不容乐观。
医护人员迅速将她们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始了紧张的救治工作。
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呼吸困难和心率异常的症状。也就是这时医生们发现她们共用一套半心肺系统,这使得救治工作变得异常复杂。
为了维持她们的生命体征,医院启用了最先进的婴儿呼吸机和监护设备。

随着时间推移,双头女婴的情况愈发严峻。
医院意识到自身的医疗条件已经无法满足这对特殊婴儿的需求。经过慎重考虑,医院决定将她们转院至设备更为先进的重庆新桥医院。
转院过程中,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放入特制的保温箱,全程监测她们的生命体征。救护车在警车的护送下,以最快速度奔赴重庆。
这段路程充满了惊心动魄,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抵达新桥医院后,一支由22名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立即投入到救治工作中。
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在不分离婴儿的情况下,维持她们的生命并让她们健康起来。
医生们日夜不停地研究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护士们则每隔一小时就为婴儿调整睡姿,细心地为她们按摩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甚至连唾液的清理都不放过,以防止两个头部因过于靠近而产生问题。

然而,挑战依然接踵而至。5月26日,婴儿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全身发紫。
医生们展开了长达三小时的紧急抢救,才将她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这样的危急情况在之后的日子里时有发生,每一次都让医护人员心惊胆战。
这对特殊的双头女婴很快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社交媒体上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人们既对这罕见的医学案例感到惊奇,又对连体宝宝的命运深表痛心。
面对如此高昂的医疗费用,连体宝宝的父母的经济状况令人担忧。然而,新桥医院做出了一个暖心的决定:免除所有医疗费用。
这一举动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为了表达对医院的感激之情,包桥英夫妻决定将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新新"和"桥桥"。

随着姐妹俩的成长,共用器官的负担越来越重。多次危急情况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提心吊胆。
随着时间推移,她们的身体负担越来越重,心肺功能逐渐衰竭。尽管医护人员日夜不懈地照料,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挡生命的流逝。
2011年10月3日,重庆新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内,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终于落下帷幕。
新新和桥桥,这对备受关注的双头女婴,在顽强抗争150天后,最终因心力衰竭离开了人世。

新新和桥桥的离世,给了他们的父母廖国军和包桥英沉重的打击。
可总是要开始新生活,于是廖国军和包桥英就一直决定将孩子的遗体捐赠,用作医学贡献。

2014年春天,遂宁市一家医院的产房里,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寂静。
廖国军站在产房外,听到这声啼哭,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这一刻,他和妻子包桥英期待已久:他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三年前,"双头宝宝"的悲剧给这对夫妻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当包桥英再次怀孕时,他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次产检,廖国军都会请假陪同,他们选择去市里最好的医院,反复确认每一项检查结果。
包桥英的姑姑廖艳更是不辞辛劳,隔三差五就带着营养品来探望。
男孩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看着保温箱里安详熟睡的儿子,包桥英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廖国军为了给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加努力地工作,甚至接受了一份工厂厨师的工作,虽然很少有休息时间,但稳定的收入让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时光飞逝,转眼间男孩已经长大了。
2022年的一个春日,院子里传来了孩子欢快的笑声。包桥英坐在门廊下,看着儿子在阳光下奔跑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她指着屋内墙上的"好宝宝"奖状,骄傲地向邻居炫耀着儿子的成绩。

尽管生活渐入佳境,但"双头宝宝"的记忆从未在这个家庭中淡去。包桥英时常会陷入沉思,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
她决定在儿子长大后,将姐姐们的故事讲给他听。"她们是我们家庭的一部分,虽然没能看到这个世界,但她们的存在让我们更懂得珍惜生命。"包桥英轻声说道。
如今,廖国军夫妇已经走出了阴霾,重新拥抱生活。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也更懂得生命的可贵。
那对"双头宝宝"虽然离开了人世,但她们短暂的生命历程,却永远改变了这个家庭,让他们对生活、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资料1.四川罕见“双头单体女婴” 存活150天后离世——中国新闻网,2011年10月9日发布

2.双头女婴——百度百科

3.四川双头女婴治疗150天后夭折 家属捐献遗体——重庆晨报,2011年10月10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