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更迭,观念大变,过去都以生儿为好,现在生儿多儿既愁眉又苦脑。假如哪家喜得千金,祝贺必定祥征虺梦掌上珠。那么“虺”字该怎么读呢,它既不读qiú(虬),也不读shī(虱),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下。
一、“虺”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huǐhuī
同音字:毁 辉
部首:虫
结构:半包围结构
“虺”有两个读音,其一根据《唐韵》《正韵》:“许伟切”和《韵会》:“诩鬼切,音卉”来看,它念huǐ。其二根据《正韵》:“呼回切,音灰”来看,它念huī。
二、“虺”字怎么解释
(一)念“huǐ”,有四种意思。
1.一种毒蛇类。
虺,原义类似蝮蛇之类的小蛇,引申为蜥蜴类的小蛇,指一种毒蛇。南朝《述异志》上说:虺传说中它可进化为龙,先是成蟒,然后成蚺,再成蛟,再化龙,再化角龙,最后化为应龙。虺蛇,毒蛇之意,后来引申为恶人、狡诈之人。
2.形容打雷的声音。
虺虺,古语中形容打雷的声音。最早出自《诗・邶风》:“虺虺其雷。”
3.姓氏。
史书《唐书・则天本纪》:上记载道:“削越王贞及琅琊郡王冲属籍,改其姓为虺氏。”大意为:武则天称制后,唐王朝宗室起兵造反兵败,其中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及其儿子李冲被削除官籍中的姓氏,改为虺氏。
4.名字。
史书上记载,商汤推翻夏王朝时,有一位开国元勋,名为仲虺,它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后来成为汤王朝的左相,并写了一篇奏疏《仲虺之诰》,解决了商汤王朝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二)念“huī”时,有一种意思。
1.疲劳多病。多用于马,组成:虺隤。出自《诗・周南》:“我马虺隤。”
三、为虺弗摧、祥征虺梦,什么意思
1.为虺弗摧。
原成语为虺弗摧,为蛇若何,出自《国语•吴语》,意为“小毒蛇时不摧毁,长成大蛇咋办”。最初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后来比喻祸根不除,后患无穷。
2.祥征虺梦。
古时认为梦见虺表示生女儿的征兆,现主要用于满月宴上对对方生女儿(千金)的祝福贺词。
四、“虺”的字形演变
“虺”为形声字,右形左声。最初甲骨文字形时为“虫”字,形状像一条向上翘起尾巴的蛇,到了战国时期,给它加了一个声旁“兀”,演化成小篆字体。左边“兀”两腿直立,表示兀立之意,右边“虫”形盘旋。再后来,“虫”字中间封口,上部头部向下延伸,贯穿中间的“肚子”,下部放平,成了“虫”字。而兀的右腿伸长,向上包裹着了虫字。于是楷体字“虺”就这么出现了。
五、“虺”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1.虺蛇不敢居
湖西九岩为一峰题 其四
[明]陈献章
府教英灵在,虺蛇不敢居。
从来岩上月,只是照虚无。
虺蛇,原指毒蛇,这里指坏人、恶人。这是一首描写府教岩的题峰诗。作者,陈陈献章,明朝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人称白沙先生。全诗大意为:只要府教岩的英灵还存在,那些坏人就不敢往这里来,岩石上空的月亮,从来一直照进虚无之中。“不敢居”写出了府教英灵的震慑之意,“只是”写出了对月亮的不屑之感。诗人通过叙事、抒情,表达了对府教英灵的敬佩之情和对所谓的月亮之光芒的鄙视之意。
2.虺蔓相结蟠
草木杂咏五首·藤
[宋]宋祁
虺蔓相结蟠,虬梢互回屈。
纷若未契绳,繁如已纶綍。
峭格外圑阴,尤堪庇炎日。
虺蔓,指像蛇一样弯曲盘旋的藤蔓。蟠,屈曲,环绕。纶綍,皇帝的诏令。作者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人,北宋文学家,官至工部尚书。因“红心枝头春意闹”走红,被称为“红杏尚书”。这是一首咏物(藤)诗,全诗大意为:像蛇身一样弯曲盘旋的藤蔓相互缠绕,像虬龙一样的末端又互相屈居环绕,纷乱如同未契合的绳子,繁杂堪比皇帝的诏令。站在园圃中的藤下感到格外阴凉,是因为它还能堪堪遮蔽住天上照射下来的炎热阳光。本诗既咏物又言志,通过对藤外形的描绘和功用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藤其貌不扬的形体和无私奉献的品质的赞美。
六、结语
汉字代代相传,文字的音、意及文化也在传承发扬。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就靠着这些字字成词,词词成文,文中含情含意在流传着,万世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