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制造领域,曾经的欧洲也是占了半壁江山的。
上世纪90年代,欧洲的芯片产能一度占据全球 44%,跟当初的欧元地位一样,让美国胆寒。但现在,欧洲芯片产能的全球份额连10%都保不住了,而且产业链的许多环节都得依赖别的国家。
德法等欧洲大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说实话他们也不想被美国压制得这么惨。所以在7月11日,欧洲议会也搞了一个欧版《芯片法案》,要求在2030年,把芯片产能占全球份额从10%提高到20%,目标定的其实也不高。
听起来好像不错,从这个世界三大消费市场之一的角度来讲,欧洲人应该也是大多支持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三四十年来,欧洲芯片产品确实拉稀,研发投入早就严重脱节了,打价格战方面,也是被美国芯片公司摁在地上摩擦,稍微有点起色,美国政府就使出长臂管辖法律来打压,打得欧洲芯片巨头们只能混几个稀饭钱。
从体制角度来看,我并不看好欧盟能搞出什么芯片,欧盟也好,欧猪各国也罢,那么多政客要么是美国派过去的,要么就是拿着美欧双重国籍,听从美国政府调遣的内应。
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怎么可能把欧洲放在眼里?
即使能造出来,将来也还是会被美国利用长臂管辖法律,低价吞并掉。也就是说,欧洲半导体产业要么处在不被美国感知威胁的地步,就是今天这个水平;要么不甘平庸,真的向上突破了,然后等着被美国吃掉,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死循环。
既然欧盟都混成这个鬼样了,干脆今天就聊下这个欧洲的芯片法案,到底是不甘平庸,还是骗选票经费的。
想要拥有性能强劲的自主芯片,代价高到离谱。比如,有个叫德里克的分析师说,iPhone14系列搭载的A16芯片,指甲盖这么大,单价是110美元,这还不是最贵的,目前最贵的芯片是高通骁龙8Gen2,高达16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33块。
造高端芯片,绝对是世界顶尖实力堆积出来的,如果华为没有受到全方面的打压,那么海思一定是打败美国芯片巨头的典范。
高通的2022年财报显示,总营收44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就高达129.86亿,同比暴涨43.6%,如果海思没被捆住手脚,没被美国芯片协会推动的制裁打压,高通的财报能不好看吗?
另一个就是英伟达了,由于AI行业爆火,英伟达赚得盆满钵满!2023财年第一季度收入高达82.9亿美元,净利率还高达19.2%,双双创历史新高。
如果不对比,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是啥水平。
2022年法国开云集团净利率也不过18.4%,对,就是那个卖古驰、YSL、巴黎世家一些死贵奢侈品的公司。跟美国芯片公司比起来,那些动辄几万的包包,显然没有高性能芯片更受欢迎。
不管是从普通消费者角度,还是科技战角度出发,我都无条件支持欧洲大力发展芯片产业,替中国半导体产业扛一部分来自美国的不对称竞争和打压。但是,一个欧版《芯片法案》是远远不够的!造芯片比造汽车更烧钱,几十个亿扔进去都不一定听得见响声,我觉得欧盟可能烧不起这钱。
先看欧洲的《芯片法案》到底要准备烧多少钱。
2023年6月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作为《芯片法案》的重要内容,计划为“欧洲共同利益重点项目,微电子和通信技术”提供81亿欧元的公共资金,连带上137亿欧元的私人投资,按美元计价,总共约236.6亿美元。
听起来是很大一笔钱,对吧?先搞清楚芯片巨头的研发投入是什么样的规模。
2022年,联发科的研发投入烧了40亿美元。台积电烧掉55亿美元。
2021年,高通的研发费用是71.76亿美元,英特尔更狠,151.9亿美元,三星电子的研发投入只能用离谱来形容了,竟高达186亿美元。
这些可都是已经有相当长时间里,拥有相当成熟的产品设计、生产应用的经验教训的,如果从头开始,那需要的投入至少翻十倍。
海思也不例外,刚开始设计芯片的时候,也没什么经验,每年投入数百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硬着头皮打怪升级。像K3V2这样的早期产品也是被用户骂得满头包,简直就是个暖手宝。
但海思咬着牙迭代改造创新,才终于在麒麟920上开始崭露头角,再继续迭代升级,造出比苹果芯片性能还优秀的麒麟980,这才算造出了世界一流的芯片,获得“冰麒麟”的美称。
2018年,搭载这款芯片的Mate20系列手机火爆到不行,发布仅两个月就卖出500万台,消费者趋之若鹜。
到2019年,美国政府和芯片协会坐不住了,开始动各种歪脑筋,川普亲自下场打压。在美国打压前的十年,华为对海思的研发投入资金累计达到了4800亿,按2018年的平均汇率换算,差不多是734亿美元。
这是二三流国家、企业能玩得起的游戏吗?
再回头来看欧盟的芯片投资计划。
2022年2月,说要投资430亿欧元,折合美元约450亿,但在欧版《芯片法案》中缩水了将近一半,计划出资81亿欧元,加上137亿的私人投资,也不过是236.6亿美元,只有华为投入的三分之一。
也不是说欧洲穷,光2022年欧盟买天然气就花费2080亿欧元,比俄乌战争爆发前高出3.3倍,这一仗打在乌克兰,疼在欧洲身上,有点钱全买能源去了,能挤出一点搞发展,精神可嘉。
资本净流出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仅德国一家,2022年资本净流出9850.3亿人民币,一年跑掉一万亿。如果把产业链都算上,起码能撬动十倍的量,毁掉多少就业岗位?但这就是力挺乌克兰的代价,打落牙齿和血吞。
欧盟推出《芯片法案》,本意是希望欧猪各国积极合作,以达到集体突围、自成欧洲一派的目的。但是,有一些欧洲国家可不这么想,大家成为一个集体,我是欢迎的,但我得当这个集体的老大,比如西班牙和法国。
2022年5月,西班牙宣布要投资122.5亿欧元,独立发展半导体产业,第一副总统兼经济与数字化转型部长说:政府已经与半导体行业的“所有公司”进行了接触,“以便西班牙参与未来欧洲微芯片的设计与生产当中。”
2023年7月,芯片老牌巨头博通宣布,要在西班牙投资10亿美元盖工厂,可见西班牙不只是说说的,他们的行动速度比欧盟快。
实际上,想法最积极的是法国。
2021年10月,马克龙就宣布要投资300亿欧元,其中半导体方面的计划投资是60亿欧元。他说“考虑到市场规模和所涉及的风险,必须有一个欧洲战略,但考虑到存在欧洲内部的竞争,因此必须还要有一个法国战略。我们总共在物理和电子元件上投资近60亿欧元,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创造必要条件。”
奈何法国革命天天闹,在哪儿落地都不合适,也就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法国是聪明的,也是无奈的,一方面想做欧盟老大,依托这个平台实现欧洲自主的梦想,借助欧盟肃清法律层面的障碍;另一方面又觉得要协调各国一起搞芯片的话,实在太难了!实际发展还得靠本国,西班牙也是这么想的。
同欧盟以往面临的问题一样,集团有集团的利益,国家有国家的利益诉求,为欧盟添砖加瓦?真要心里装着欧盟集团利益,欧猪各国都不至于只有七八十年的和平,谁都不像大冤种。
欧盟半导体产业的确有一些底子的,比如德国的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荷兰的恩智浦和现在的阿斯麦等一众巨头。曾经辉煌过,现在落寞了,现在又想重新捡起来,加上荷兰的ASML拥有世界最顶尖的EUV光刻机,加上欧盟计划投入218亿欧元......这么看的话,如果现实朝着理想目标前进,说不定欧洲的半导体产业真能重新起飞。
从逻辑上来讲,事情这么简单的话,欧洲老牌芯片巨头也不至于混成今天这个鬼样,欧洲的半导体又怎么会沦落到没啥存在感呢?
2000年,意法半导体和飞利浦半导体在法国的克罗尔市成立了一个联盟,后来飞思卡尔加入了,台积电也加入了。
这个半导体联盟看似很强大,但合作过程很不顺利,也没做出啥贡献。挺到2007年,飞思卡尔扭头扑进IBM的怀抱,原因也不复杂,IBM联盟给的投资多,之前那个意法半导体主导的联盟就崩了。
联盟没搞成,半导体产业也没做上去,但欧洲的芯片巨头还是有想法的。2015年,恩智浦也就是以前的飞利浦半导体,斥资118亿美元吃掉了花心萝卜飞思卡尔,恩智浦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
但好景不长,2021年英飞凌仰仗强大的德国汽车工业,取代恩智浦成为第一大汽车半导体公司,两家公司营收上相差10亿多美元。
虽然荷兰可以生产最先进的光刻机,但控制权在美国人手里,美国不让卖谁,荷兰就不敢卖,完全变成了美国政治博弈的附庸。
即使荷兰能造顶级的光刻机,能不能做大市场,还得看美国人的脸色。
目前,欧洲的芯片制程相对落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10nm以下的芯片。英飞凌主打产品是65nm至28nm的的车用芯片,生产过程也不太顺利。比如,2022年8月,IGBT芯片就出现了瑕疵,把韩国的现代汽车给坑了。
英飞凌官网展示的产品列表当中,最先进的制程也不过是34nm,既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还想在未来几年就把工艺制程提上去,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拿AMD来说,在2017年发布的全新Zen架构的CPU采用的是14nm工艺,到现在升级了四次,最新的Zen4架构也才用上5nm。
芯片越小,散热问题就越难处理;制程越高,迭代越困难,欧洲半导体企业计划用10年来追赶工艺制程的代差,显然是天方夜谭。
就光刻机那个耗电量也顶不住啊,2021年台积电一家耗电量就高达191.9亿度,欧洲就没几个国家顶得住。
2022年德国用电总量是4842亿度,工业用电大约占47%,也就是2275亿度,截止2023年4月,德国关闭了全部核电站,全靠烧天然气和煤发电,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现在要大力发展芯片产业,凭空多出200亿度的能耗,它德国顶得住吗?即使有能力支撑,那帮绿党政客和天天搞极端环保的德国人,也不可能让这么大的项目落地,特斯拉在德国建个工厂就遭遇了这些的激励阻挠,就跟西天取经一样费劲得要死。
欧洲想要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决心可以理解,我也是支持的,芯片又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特殊产业,但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的事情,欧洲向来干不出什么名堂的。
希望欧盟能坚定信念,把半导体产业搞起来,替中国分担一些来自美国霸权的打压,能做到多大规模,欧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所以暂时还不太需要考虑得这么远。
作者:解密狗
一位头条视频做得超级溜的大V
校编:秋雨战歌(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