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也曾是脾气火爆的怪人,但是到了中国后他成为了英雄

香巧说过去 2024-12-11 05:33:59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卓越的贡献而被世人铭记。诺尔曼·白求恩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生,更是一位无私的国际主义者。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中国战场上救死扶伤的英雄,曾经也是一个脾气火爆的怪人。

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外科医生。他在医学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他的性格却颇为复杂。据他的同事和朋友回忆,白求恩有时会因为工作中的不满而大发雷霆,他对细节的苛求和对完美的执着常常让他显得难以相处。这种性格特点在当时的加拿大社会中,使他成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在1936年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白求恩因为他这种火爆的脾气,再度受人诟病。在一次手术期间,他甚至因为对一位苏联助手要求过于严苛,而最终使苏联助手心态大崩,出现了重大失误。

由于白求恩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在西班牙的日子并不好过,经常遭受排挤和孤立。此时的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回加拿大,要么去中国。

白求恩经过深思熟虑后,于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海轮前往香港。

3月31日,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毛主席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

当白求恩来到延安后,他的生命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这些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当时中国战场上的医疗条件。

白求恩以其高超的医疗技术和惊人的组织能力,迅速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他在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的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并在接下来的四周内通过手术使147个伤病员恢复健康,重返前线。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曾在一次战斗中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手术。他的手术台甚至设在离前线仅五里地的村中小庙里,不顾个人安危,只为减少伤员的死亡率。

白求恩还亲自为重伤员煮牛奶、烤馒头片,并将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因为他自己是O型血,所以他经常带头输血,被边区人民誉为 “群众血库”。

除了救助伤员外,白求恩还为边区的医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积极探索医疗技术和战救模式的创新,撰写了《消毒十三步法》《战地外科组织治疗方法草案》等教材,同时他还经常亲自授课,为边区培养了一大批医疗人才。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不慎被手术刀割破。在随后为一名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他的手指受到了感染。尽管伤痛严重,白求恩仍然坚持工作,继续参与战地救护。

最终,由于伤势恶化,感染发展为败血症,在边区缺乏药物的情况下,白求恩于1939年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1939年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在唐县于家寨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月1日,延安各界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沉痛悼念白求恩大夫,毛主席手书的巨大挽辞悬挂在灵前。

为了悼念白求恩,毛主席还专门撰写了著名文章《学习白求恩》(后改名为《纪念白求恩》),在文中,毛主席这样说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在中国的岁月,是他人生中最光辉的篇章。他不仅救治了无数生命,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了无数中国人。他的无私精神和坚定信念,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白求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出身和背景,而在于他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白求恩从一个脾气火爆的怪人,成长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英雄,这一转变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人性光辉的体现。

在当今世界,我们依然需要像白求恩这样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人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白求恩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去实现更伟大的事业。

0 阅读:20
香巧说过去

香巧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