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泰三先生《梦中的暗杀者》系列,是以童话故事为灵感来源,结合推理探案的一套很有意思的小说。
这套小说据说原计划有六本,但是才写完了四本,小林泰三老师便去世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在梦中的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互相切换,互相印证,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创新写作手法。同样的事件,同样被杀的人物,当发生在童话中的时候,让人觉得有趣,可爱,但发生在现实世界则会显得阴森恐怖。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只不过背景不同,就会让人产生如此大的感觉差异?
第一本《谋杀爱丽丝》脱胎于著名的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开头就是以童话故事为起始的。小林泰三先生在其中基本只用大量的对话来推进剧情。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不能够适应,但是慢慢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好像很没有意义,非常牵扯精力的对话中,其实隐藏着悬疑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信息线索。这种让读者自己寻找线索的方式非常的推理。
当然这本书最有趣的,还是童话中的人物与现实世界中的人物的一一对应。当与童话中对应的人物开始死亡的时候,童话故事中那些有趣的部分也笼罩上了一丝现实的意义。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身为读者的我开始思考,这些童话故事究竟是存在于故事之中,还是一个和现实世界并存的平行世界。假如童话人物不是虚幻的,而是存在于平行世界,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地球上的人是否又是另外一种梦境呢?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小林泰三的灵感是否来源于《庄周梦蝶》这一具有中国古典哲学风格的童话故事呢?
第二部《谋杀克拉拉》则是来源于著名的舞剧《胡桃夹子》。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一部的设定应该和第一部《谋杀爱丽丝》中一样,但是小林泰三也许是为了创新,做了一些设定上的更改。假如童话世界中的人物没有死,那么现实中的对应人物则可以无限的复活。这个设定其实有点类似于网文的设定。又给整部小说又增加了一些诡异感。但看完了之后,我觉得,也许这个设定只是因为小林泰三先生为了给其中复活的一个角色进行解释而增加的设定。
在这篇小说的最后,还给胡桃夹子的原作者霍夫曼先生做了一些说明。我觉得这个说明也非常有必要。因为我对于霍夫曼还真的不太了解。
第三部《谋杀桃乐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正是脱胎于《绿野仙踪》。《绿野仙踪》本身也是一部隐喻极强的作品。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作者其实是在用他自己构建的世界观来阐述他对于《绿野仙踪》的看法。或者说作者用创造的故事重新解构了《绿野仙踪》。所以能感觉到奥兹国中的发生的故事比原著更加有指向性和隐喻性。有些读者可能比较喜欢看这种隐喻性比较强的小说,这也让这部小说与其他的三部都有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第四部,《谋杀叮克铃》则是来源于《彼得潘》。在这部书中,童话故事更像是一部恐怖片。《彼得潘》的孩子乐园则变成了一个孤岛模式的经典推理结构。
总的来说,这一套《梦中的暗杀者》完全延续了小林泰三先生充满哲思的诡异推理风格。可惜的是这个系列原本应该有六部,最后两部随着小林先生的去世没有能够完成,非常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