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一天,一位解放军二野兵团司令,刚结束繁忙的军事会议回到驻地,却被一把冷冰冰的枪口抵住后脑。
刺客态度强硬又冷漠,但杨勇却感到他的声音似曾相识。
当他缓缓回头,居然发现刺客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堂哥,国民党警察局局长杨世明。
兄弟俩人在这样的情形下重逢,最终结果怎样?
兄弟重逢那天,杨勇披着一件单薄的军大衣往驻地走,刚结束的会议耗去了不少精力。
宽阔的街道静谧无声,他回头望了一眼,身后几个警卫员正默默跟随,但眼圈发青、步履沉重,显然早已疲惫不堪。
“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杨勇挥了挥手,警卫员们一愣,推辞了几句,却在杨勇再次摆手后默默退去。
穿过军营旁的小巷,杨勇走向住所,冷风夹杂着些许湿气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打个寒战。
推开那扇略显老旧的木门,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屋内一盏昏黄的煤油灯摇曳着微弱的光芒,可就在他转身准备关门的一瞬间,一阵突如其来的冰冷气息刺向后脑勺。
他下意识地停下动作,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别动。”
杨勇没有转身,深吸了一口气,双手缓缓举起。
他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极为轻缓,枪口贴近头皮的感觉让他确信,来者非等闲之辈。
“把门关上。”那声音再次响起。
杨勇轻轻动了动肩膀,手指触到门把手,将门轻轻合上。
他感到枪口随着他的动作在缓缓移动,却始终紧贴着他的头,仿佛随时可能扣下扳机。
“你是谁?”杨勇低声问道,语气镇定得出奇,身后没有回应,只有呼吸声夹。
“你是谁?”杨勇又问了一遍,语调更平缓,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身后的人似乎一愣,握枪的手略微有些松动,杨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微变化。
他趁机缓缓侧身,同时转头,想看看这位不速之客的模样,令他惊讶的是,刺客竟没有阻止他的动作。
当杨勇彻底转过身来,昏黄的灯光下,两双眼睛在空气中交汇的那一刻,刺客愣住了,杨勇也怔住了。
尽管时光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些许岁月的痕迹,但那熟悉的轮廓,依旧让杨勇一眼认出,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失散多年的堂兄,杨世明。
“峻老弟……真的是你?”杨世明的声音低哑,手中的枪不自觉地垂了下来。
杨勇盯着对方的眼睛,眉头微蹙:“世明哥?是你?”
短短几句话,却仿佛隔了一整个时代的距离,许多年的分别,截然不同的信仰,两人此刻站在同一间屋子里,却是如此的难以置信。
杨世明缓缓放下枪,嘴角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
短暂的沉默后,杨勇开口了:“这么多年不见,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杨世明苦笑了一声,将枪放在桌上:“我也没想到,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到你。”
两人面对面坐下,这场兄弟间的重逢,没有温暖的拥抱,只有尴尬与沉重的对视。
兄弟殊途杨勇与杨世明隔着一张简陋的木桌对视,沉默笼罩在两人之间,仿佛时间倒退回了数十年前,他们还同在浏阳的故乡,笑闹着在田间奔跑。
可岁月的风霜、时代的巨浪,将他们推向了不同的道路,也让这份兄弟情变得复杂。
杨勇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平静却带着隐约的酸涩:
“世明哥,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我们兄弟俩已经多久没有见了?”
杨世明沉默片刻,抬起头,似乎陷入了回忆:“自你离开老家参加红军后,我们就再没见过了。”
二十多年前,浏阳的山水一如往昔,他们一同放牛、放风筝,累了就靠着树干打盹儿,那时候的他们,谁也想不到,日后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杨勇十四岁时,村里传来了革命的消息,那个年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浏阳城里涌现的共产党人点燃了杨勇心中的激情。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炙热的光芒:“哥,我要去参加红军,为穷人翻身!”
杨世明皱着眉头,一把将杨勇拉到屋后,怒声低喝:“你知道什么是红军吗?你才多大,就想去闹革命?”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知道共产党的道理,他们是为人民打天下的。”杨勇固执地攥着拳头。
那个夜晚,杨世明坐在院子里一整夜,谁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清晨时分,他一边叹气一边说:“去吧,好好活着。”
那一天,杨勇挑着一根扁担,踏上了参加红军的征程。
杨勇跟随红军参加了无数次战斗,辗转于枪林弹雨之间,从一名少年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军官。
而杨世明留在了村里,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
他起初并未投身国民党阵营,只是生活所迫,踏上了另一条路。
他后来考上了警察学校,成为了一名国民党的地方警察,从底层的小职员一路攀爬到局长的位置,杨世明也经历了无数的挣扎和抉择。
他知道自己不过是旧政权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但这颗螺丝钉,却也无法轻易跳脱出体制的束缚。
屋内,杨世明长叹一声,目光里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峻弟,你可能不会明白,我也不想走到今天这一步,可有时候,命运推着你走,你不走也得走。”
杨勇轻轻:“你怎么能为那群反动派卖命?他们害了多少无辜的百姓!你心里清楚。”
杨世明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你说得没错,他们确实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我做警察,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我自己,我管不了大事,只想着让小地方少一点乱,少一些人受苦。”
杨勇盯着杨世明,忽然目光柔和了下来:
“哥,你还没完全被他们洗脑,你心里还是有分寸的,不是吗?你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杨世明抬头,声音变得轻微,“我也知道你是对的,只是我们走得太远,回不去了。”
杨勇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缓缓说道:“世明哥,你还有得选,我们现在站在这里,说明一切都还来得及。”
煤油灯的光摇曳着,杨世明眼神里闪烁着挣扎与动摇,内心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被唤醒。
觉醒之后杨勇静静地坐在对面,没有催促,只是等待,等待这位多年未见的堂哥做出选择。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沉重。
杨世明眉头紧锁,他曾无数次在夜深人静时回想自己的选择,内心深处并不认同自己所效力的那个体制。
他见过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也看到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黑暗,可他却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杨勇继续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能走到今天吗?不是因为我比别人幸运,而是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共产党的军队,是老百姓的军队,这是我们和国民党的最大不同。”
杨世明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良久才抬头:“可是我的那些手下……他们还在屋外等着,等着我传递消息。”
杨勇的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他们是你的手下,可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如果他们知道真相,他们会怎么选?”
杨世明明白杨勇的话有多么刺中要害,他的那些手下,或许并不明白自己在为什么而战,就像他自己一样。
杨世明盯着杨勇,眼中终于浮现出一丝坚定的光芒,他站起身来,将枪推到桌子中央,仿佛卸下了一座大山:“好,峻弟,我信你。”
杨勇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欣慰:“你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哥,相信我。”
窗外的天空依旧漆黑,但隐约间,东方的地平线上已经透出了一丝淡淡的曙光。
解放西南贵阳城外的山林间,杨勇与杨世明正站在一座小丘上,这里即将迎来一场决定性的战斗。
兄弟俩的并肩站立,就像当年他们在故乡的田野里那样,只不过这一次,他们背负着更大的使命——解放西南。
自那晚的决定之后,杨世明以极其果断的方式,迅速安排了自己的手下撤离原驻守的县城和防区。
他一边以“防守需要调整”为理由命令伪警察撤退到县城外的乡村,一边悄悄通知杨勇的部队进入城内。
县城被顺利接管后,杨勇带领着二野的部队继续向贵阳挺进。
有了杨世明的帮助,杨勇部队的行动如虎添翼。
他们绕过敌军的主力防线,沿着崎岖的山道穿插前进,迅速逼近了贵阳城郊。
途中,杨世明几次与杨勇并肩而行,心中感慨万千,他看着那些满脸坚毅的解放军战士,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敬佩,他们是真正为老百姓打天下的人。
这是一条正确的路,是一条不再让他心中充满愧疚的路。
11月14日,战斗从午夜时分开始,枪声、炮火划破夜空,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杨勇指挥部队多路围攻,打得敌军措手不及,而杨世明也带领曾经的旧部,积极协助解放军行动,他们不仅提供了重要的情报,还参与了劝降工作。
在战斗的最紧要关头,杨世明带领一小队人冲进了敌方的指挥所,击溃了敌人的防御。
城内的敌军最终放下了武器,贵阳的解放宣告完成。
贵阳解放之后,杨世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主动请缨,参与了周边地区的剿匪行动。
杨勇见他如此积极,也欣然应允,将一批熟悉当地地形的部队交给了他指挥。
杨世明带着这支队伍,深入贵州的深山老林,凭借多年的经验,熟练地布置兵力,将匪患一一剿灭,还给当地百姓一片安宁的生活。
当杨世明回到贵阳时,整个城市已经焕然一新,那些曾经的挣扎与迷茫,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答案。
兄弟两个虽然最初走的路不同,但终究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