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知道水米不进。明朝汉人统治时期,曾经发生过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北京城池几乎要失守,明英宗皇帝被俘虏,大明王朝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最终北京城是如何死守下来的?靠的是一个勇猛无比的大汉子——于谦!他率领明军击退了蛮横无理的瓦剌入侵,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壮举。不过,这位民族英雄的下场却让人啼笑皆非,究竟是怎么回事?
1449年8月18日清晨,景仁宫内还传来哭天抢地的哭喊声。刚失利归来的明英宗皇帝被瓦剌俘虏,京师军民一片惶恐,当朝宰相们个个束手无策,一些官员胆小怕事,建议直接弃守北京,向南京方向转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一名铁血硬汉于谦挺身而出,他愤怒斥责"逃跑派"是败家子,高喝一声"谁再提迁都南京就当场斩首!"当机立断让哥哥朱祁珏继位,自己兼任兵部尚书,开始全力备战。
于谦出身世家贵族,读书时就酷爱研读兵书,立志成为民族英雄。永乐年间考中进士后,很快就在老资格工作者杨士奇的赏识下得到重用,一路青云直上。直到大将于谦,才几十岁的年纪就拥有了兵部尚书的高位。作为主理军务的最高长官,土木堡惨败、京师陷入重围后,他毅然扛起重任,亲自督阵指挥各路明军。
也先统帅瓦剌大军兵临城下,他破解了对方企图挟持明英宗威胁朝廷的阴谋诡计。于谦首先让明代宗继位,切断了也先这一伎俩的作用。接着他挖空心思增兵集中北京,抢在对方前头凑足了十万余众。可就算如此,面对瓦剌精锐,明军仍是暗无天日。于谦于是下令"军不听将者格杀勿论"杀气腾腾,誓与北京城共存亡。战斗打响后,瓦剌主力冲上来时,神机营伏兵突然打了个狙击手游击,顷刻间几千骑兵尸骨无存。也先调兵再攻,于谦亦英勇死守,总算熬过了那次艰难时刻。
战役胜利,于谦理应万民景仰,问题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线又是朱祁镇英宗挑起的。英宗被俘归来,新帝朱祁珏自然不愿交出江山。于是朝中党争翻起,一帮险恶小人乘机挤兑于谦,说他当年建议拥立"藩王"朱祁珏是大逆不道!英宗复位后,奸臣徐珵这伙人直接把于谦投进了大牢,拷打扣押。可怜这位国之重臣,即使到了临刑前都拒不承认滔天罪名,表示"亨等意已决,辩解有何用?"就这样,这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竟然被诬陷残杀,生不遂死不能,千古罪人!而那些害他的坏蛋反过来大权在握,顺理成章坐收渔翁之利,可叹人心可噬!
更令人愤怒的是,在于谦被诛那天,京城百姓纷纷涌上街头,痛哭失声,许多锦衣卫护送于谦的队伍时也潸然落泪,甚至有不少人崩溃大喊"我们护驾郎也要去从死"想要为于谦主持公道,可惜都遭到镇压。直到今天,于谦这个名字依旧代表着大明时期的正气和抗争精神,让我们在缅怀这位先贤的同时,也永远牢记着他那种"尽绝人寰而不屈节"的浩然正气!
由于种种内忧外患,曾一度扶摇直上的大明王朝,从英宗朱祁镇开始就一路走向没落,统治阶级内部腐朽是根源所在。英雄难有两全其美的命运,但英雄的事迹将永垂不朽。道理虽小,却可见一斑。于谦之死固然令人扼腕痛惜,但他作为一个捍卫国家尊严的大丈夫,却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动荡年代最宝贵的民族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