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家人相继去世,如今72岁不敢老去,还要照顾年迈的老母

章岚昕 2025-01-20 19:26:29

濮存昕:家人相继去世,如今72岁不敢老去,还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

在演艺圈,提到濮存昕这个名字,许多人都会肃然起敬。

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老戏骨”。

每次他在舞台上那种深入灵魂深处的表演,总是能给观众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

在明亮聚光灯之外,濮存昕的生活却并不全是一片坦途。

他从小的家庭环境虽说优越,但命运却总是时不时地给他出几份难题。

这些挑战塑造了他的坚毅,让他在人生的舞台上越发如日中天。

1953年,一个平凡的秋日,濮存昕在北京出生了。

他的家庭背景听起来就像是戏剧圈的黄金组合:父亲苏民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知名导演和演员,母亲则在银行工作,他们的家庭不仅优渥,还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小濮存昕就生长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里,家中的长子身份让他受到特别多的关注与关怀。

可命运并没有打算让他的成长之路一帆风顺。

命运总是充满转折。

在濮存昕两岁时,那时他正应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时光,一场突如其来的小儿麻痹症破灭了这一切。

尽管医生奋力抢救,他右脚的脚后跟再也无法着地,笨拙的步伐成了小伙伴们取笑的对象。

“濮瘸子”,这是那个岁月给他留下的嘲讽,它像一道无形的枷锁,伴随着濮存昕许多年。

每当听到这刺耳的称呼,年轻的濮存昕总是默默躲在角落,心中涌满自卑和不舍。

幸运的是,这份难以承受的痛苦并不是没有尽头。

濮存昕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中,他的弟弟濮存岩就是他的守护神。

每当“濮瘸子”的叫声响起,弟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仿佛守护骑士一样,为哥哥打抱不平。

弟弟的保护就如同寒冬中的一把篝火,慢慢驱散了濮存昕心中的阴霾,让他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在同龄人中,他找到了难得的勇气。

时光向前推移,濮存昕度过了那些被嘲笑和自卑充斥的黑暗岁月,而10岁那年,命运之轮又出现了转机。

他接受了一次手术,这次手术不仅恢复了他的行走能力,还彻底消除了他“濮瘸子”的外号。

重新回到自信和阳光中的濮存昕,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接下来的生活。

1969年,青春是活力的象征。

那一年,16岁的濮存昕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前往黑龙江加入生产建设兵团。

他没有任何田地经验,却擅长用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天的劳作。

闲暇之余,他帮助村民解决各种问题,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村中人们的喜爱,也在那段时间里,他与大地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人缘变得越来越好。

人生总有重要的节点,1977年对于濮存昕来讲,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拐点。

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他成功考进了空政话剧团,重返阔别已久的北京。

站在梦想起航点上的他,并没有迎接到想象中的鲜花和掌声。

起初,作为新人,他只能在剧中跑龙套,不同于想象的小角色,他拿着有限的台词,没有半句抱怨。

对于小小的每一个角色,他都如珍似宝,每个动作,每句台词,他都反复打磨,对着镜子练习无数次,只为力求做到最完美。

就这样,他坚持了九年。

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

1986年,他的人生再次迎来了新的曙光。

已是33岁的濮存昕,因为蓝天野前辈的慧眼识才,在话剧《秦皇父子》中饰演扶苏一角。

他用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叩开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大门,也从此开启了他在影视圈漫长的演艺之路。

彼时的濮存昕,凭借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进入了他向往已久的领域。

濮存昕的人生好像从未停止过他的精彩。

在话剧和影视之间,他游走自如。

比如在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中,展现了他多样化的演技。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他塑造的孙策英气十足,不仅有英雄的霸气,还有君主的谋略;在话剧《雷雨》中,演绎的周萍将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悲剧性的命运推向高峰;而在年少的李白身上,他用风流倜傥的方式表达了李白磅礴的诗意和跌宕的人生。

因着这些精彩的表演,濮存昕逐渐站稳了自己的位置。

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也迎来了情感上的幸福。

一段感情的开始总是恰逢其时。

濮存昕的爱情来得自然而然,在一次演出中,他与剧团里的宛萍相识。

宛萍被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很快两人便携手走入婚姻。

当他们的女儿濮方出生后,整个家庭充满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在此之后,宛萍选择回归家庭,成为濮存昕事业背后不可或缺的支持者。

有了家庭的支持,濮存昕在事业的道路上更是全无后顾之忧,愈发全心投入。

人生充满了不可避免的变数。

1996年,当濮存昕在演艺圈取得巨大的成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他所有的光彩与盛誉。

电话那头传来妻子痛苦的声音,告知弟弟濮存岩意外去世的消息。

濮存昕如遭雷击,所有的力气似乎都被抽空。

在濮存昕的心底,那些与弟弟相伴的无数回忆闪烁不已,他竭尽全力做到的成就,此时此刻仿佛都失去了意义。

濮存昕将手头的所有工作抛在脑后,急切地赶回家中。

他亲眼见到弟弟的遗体时,那颗一直强忍着的心再也绷不住,眼泪纷纷而下。

眼下,他知道自己不能就此倒下,因为他是这个家庭的支柱,不能让这个家在痛苦中溃散。

他辞去了一些工作,选择中断一切演出,把全副身心投入到家庭中,细心陪伴年迈的父母,仿佛用这种方式寄托着与弟弟濮存岩那份兄弟情深。

人生的磨砺并未就此停止。

弟弟的离去,如同一把无形的刀,深深刺痛着父亲苏民的心灵,本就因糖尿病而虚弱不堪的身体再也难以承受,日渐积累的哀恸让父亲无精打采。

濮存昕悉心照料着父亲,却眼见着他的状况一天天下滑。

最终,2016年这个悲恸的日子,父亲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去,享年90岁。

尽管这样,濮存昕仍旧悲痛欲绝,他想象着父亲牵挂着弟弟,去到另一世界与弟弟重聚。

丧亲之痛对家庭的打击是难以言表的,母亲因为接连丧失至亲而开始精神恍惚,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神采奕奕。

更糟糕的是,她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常常迷失自我,甚至不记得自己最亲近的人。

濮存昕为此忧心忡忡,夜以继日地守护在母亲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努力学习各种护理知识,查阅无数专业资料,只为种种方法提升妈妈的生活质量,从细微之处教母亲重新适应日常。

如此多的艰难时光没有击垮濮存昕。

如今,他虽已72岁,却依然不敢向岁月低头。

他曾坦言不敢老去,因母亲尚需他的肩膀。

他在努力应对生活的琐碎之外,也未曾完全退出演艺圈。

他仍活跃在像话剧《雷雨》和《李白》这样的剧目中,继续用精湛的演技感染观众,也用实力证明,自己从未走远。

而在公益事业方面,濮存昕多年以来始终坚守着一份至今未变的初心。

他积极投身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担任艾滋病宣传大使,用自己的知名度唤起社会大众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关注,力求打破大众偏见。

他更是立办基金会,为贫困的艾滋病家庭筹集善款,同时支持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教育,希望为他们的人生带去更多的温暖与光明。

濮存昕的故事,无论是在荧幕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一出值得铭记的留下美好与善良的长卷。

在不断经历失去与磨砺后,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坚守家庭,同时驰骋于人生舞台,用爱与温暖影响着每一个爱他的观众。

如今,他的故事仍未结束,还在那一方舞台华丽地上演。

在年华老去之际,濮存昕用他的精彩与永恒继续赋予我们的依惜。

而他所坚持的,也远不止是为了自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