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航空发动机绝密技术,被一初中学历小伙攻克,国家重奖800万

瑶湖书卷 2024-09-07 15:34:30

很多人都不知道:0.003毫米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大概只有头发直径的二十分之一。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可以忽略不计的差距,却能扼住飞机的心脏,让众多科研人员日夜冥思苦想。

我国长期以来在航空技术方面稍显落后,而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技术封锁政策更是让我国的研发之路充满困难。

就在这时,一名初中学历的小伙子出现了,而我国航空科研止步不前的窘境竟被他打破,国家直接拿出800万,表彰他做出的“国家特殊贡献”。

这名创造奇迹的小伙子是谁?他在我国航空技术取得巨大突破方面又做了哪些贡献?

黎明集团第三车间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二十多位技术骨干围坐一桌,神情严肃。

车间主任李刚宣布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加工一批直径仅0.3毫米的金刚石滚轮,误差不得超过0.002毫米。

这种滚轮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精密加工,技术难度极高,目前国内多家顶尖企业都尝试过,但均以失败告终。

会议室陷入一片沉寂,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面对这样的任务也有些打退堂鼓。

就在场面陷入焦灼时,技术能手洪家光主动揽下这项任务,他说:“这块硬骨头早晚要有人啃下来,就让我来吧”。

李刚先是惊讶,继而陷入沉思,最后欣慰地同意了洪家光的请求,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洪家光迅速组建了一个五人小组,成员年龄从26岁到48岁不等,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得力助手。

为了全身心投入研发,他们在车间一角搭建了临时宿舍,配备了简易床铺和生活用品。

从那天起,洪家光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关之旅。

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成了常态,凌晨2点才休息是家常便饭,他们更换了3台进口数控机床,调试了上百种切削参数。

然而,困难远比想象中的要大,第一个月内,他们就报废了价值200多万的原材料,这让整个团队的压力陡增。

某天深夜,最年轻的队员小李提出了放弃的想法,认为任务可能超出了团队的能力范围。

那年春节,当全国人民都在与家人团聚时,洪家光和他的团队依然坚守在车间里。

除夕夜,洪家光的妻子张兰带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来到车间,看着丈夫熟睡在简易床上的样子,她轻轻地为他盖上了毛毯,眼中满是心疼和自豪。

终于,在某天深夜,随着机床缓缓停止,洪家光小心翼翼地取出成品。

全队屏息凝神看着检测仪上的数字跳动,当误差显示为0.0018毫米时,整个车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洪家光双手微微颤抖,眼中泛起泪光,这个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更为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研发扫清了一个重要障碍。

回看洪家光前半生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这次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努力的总和。

1979年,洪家光出生在沈阳市,父母都在黑土地上辛勤的耕耘,虽然家徒四壁,但父母却格外重视教育。

洪家光8岁那年的一个夏日,在田里干活时看到一架飞机划过天空,心中萌生了要亲手造出飞机的梦想。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农村出身的他离自己的航天梦实在太远了,当时的人吃饱饭都难,更别提什么“造飞机”了。

但他并未因此气馁,他奋发学习,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不禁感叹:“这孩子日后必有大作为”!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本来已经考上高中的洪家光只能选择去上学费较低的技校。

在技校期间,他每天5点起床,熄灯后还借着走廊的灯光看书到深夜。

毕业后,技术超群的洪家光顺利进入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一开始,他只是一名最普通的工人。

他主动要求从最基础的工序做起,这种谦逊的态度赢得了老师傅们的赞赏,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师傅:孟宪新。

起初,孟师傅并未特别关注洪家光,认为他与其他毛头小子没什么区别。

但洪家光的勤奋很快引起了孟师傅的注意,一天深夜,孟师傅偶然回到车间拿东西,发现洪家光还在埋头钻研。

从那以后,孟师傅开始悉心指导洪家光,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而洪家光也很争气,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仍准时上班。

他多年的勤学苦练也在金刚石滚轮项目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他收集了国内外近200篇相关论文,亲手绘制了上千张设计图纸。

为了解决加工中的热膨胀问题,他还自主设计了一套冷却系统。

这次突破只是洪家光辉煌成就中的一个缩影,在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推动16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技术难题。

其中,他研发的新型高温合金材料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耐热性能;他改进的叶片冷却技术显著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他优化的燃烧室设计有效降低了燃料消耗和排放。

这些成就不仅使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跻身世界前列,还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企业的技术进步,为国产大飞机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1年5月1日,人民大会堂。洪家光穿着陪伴自己多年的蓝色工作服,站在领奖台上。

成功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诱惑,据传,有外国某航空巨头开出年薪百万美元的条件,希望洪家光能去他们公司工作。

然而,洪家光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示自己的根在中国,梦想也在中国,他还婉拒了多家商业代言邀请,表示要专注于技术研发。

获得国家800万元特殊津贴后,洪家光将大部分用于支持年轻人创新,还用部分奖金资助家乡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圆大学梦。

如今的洪家光,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他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带领团队攻关航空发动机叶片的3D打印技术。

每周,他至少要做5场技术讲座,培养年轻一代工匠,他的儿子也受父亲影响,加入了航空制造业。

站在新的起点上,洪家光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他希望能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空工业一定能够屹立于世界之巅。

洪家光的故事,是千千万万中国工人奋斗史的缩影,他们用双手铸就大国重器,用汗水浇灌中国梦。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和力量,让我们向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信息来源:

新华网,《他用匠心守护飞机心脏——记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一线工人洪家光》

央广网,《「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家光:以匠心守护飞机“心脏”》

央视网,《“洪家光”》

2 阅读:596

瑶湖书卷

简介: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