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夫妻仅一只手臂,却靠勤劳成功脱贫,有个优点值得健全人学习

千灯的畔 2025-01-04 10:30:55

2021年,一对夫妻登上了《感动中国》的颁奖台,引来众人敬佩的目光。

他们是一对残疾夫妇,丈夫只有一只胳膊,双脚截肢,而妻子腿脚齐全,却没有双臂。夫妻二人加起来,也不过一只手,两只脚。然而,就是这样一对残疾人,却把日子过成了诗。那么,这对夫妻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呢?

01这对夫妻之中,男的叫张顺东,1974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乌龙镇坪子村,6岁那年上山放羊,不小心被村里的高压电击中,失去了右臂,同时双脚也受了不轻的伤。失去右臂后的张顺东,只悲伤了几天,伤好之后,就跟着小伙伴们一起上山砍柴了。虽然只有一只胳膊,但生性好强的他却轻易不认输,小伙伴砍多少柴,他也要砍多少。张顺东生性乐观,但就是不爱读书,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在家务农。虽然只有一只手,但是地里的农活张顺东一学就会,而且他干活力气还很大,这让原本担心他以后咋生活的父母放心不少。在一次闲聊中,张顺东听说隔壁村有个姑娘叫李国秀,虽然姑娘没有双臂,但却特别善良贤惠,于是就动了这辈子一定要娶李国秀为妻的念头。李国秀的腿脚虽然齐全,但她天生没有双臂,念到初中毕业后,就随父母在家务农。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张顺东便打发媒人去李国秀家提亲。李国秀的家人看到同样残疾的张顺东,觉得两个人加起来就一只手,如果结婚了,以后怎么过生活啊!于是,李家拒绝了张顺东的提亲。但是倔强的张顺东并没有放弃。为了让李国秀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张顺东想方设法地一有空就往李国秀家跑。除了跟李国秀聊天外,还帮李国秀家干农活、做家务。慢慢地时间久了,李国秀父母打心眼里认可了这个小伙子,他用真诚和行动赢得了李国秀家人的成全。虽然张顺东只有一只手,但在田里插秧,他会一边与李国秀说笑,一边麻利地插完一大块水田的秧苗,李国秀则会用脚提前帮张顺东将秧苗分好。累了,两人便一起坐在田埂上休息,听着田野里不时传来的鸟叫声,体贴的张顺东会用唯一的一只手打开瓶盖,先喂水给李国秀喝。

两人互帮互助,李国秀的父母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对自家姑娘能这样体贴入微的小伙子还没见到过,虽身有点残疾,但在实心实意的爱面前,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最终李家被张顺东的赤诚真心所感动,于是就答应了他们的婚事。02婚后,夫妻俩过了一段短暂的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但随着大女儿的出生,令他们本就捉襟见肘的日子,显得更加贫穷不堪。当初,因为两家都穷,结婚时,夫妇俩没钱盖新房,就住在了破旧的老房子里。每次外面下大雨,他们的屋子里就下小雨,以至于夫妻俩不得不拿着盆盆罐罐接雨水。当时因为年轻,这些困难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随着孩子的出生,每每听到孩子嗷嗷待哺的哭叫声,夫妻俩就坐不住了。两人商量着,怎么样才能致富,才能过上好日子呢?总不能让孩子跟着一直住处在破旧房子里啊!为了改善生活,天刚刚亮,当别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他们就悄悄起床,拿着锄头和箩筐,出门下地干活了。按张顺东的话讲,好日子不是靠等出来的,而是靠干出来的。

在田间地头,你会看到:迎着朝霞,张顺东单手握着锄头在前面刨土,李国秀跟在后面,把刨出的红薯,用脚熟练地夹进张顺东背上的筐里。这对苦难的夫妇相信“早起的鸟儿有食吃”的古训。就这样,他们每日在田里劳作着。虽然他们很勤快,但是从地里面刨食致富还是异常艰难的,贫穷还是如影随形。为了能尽快地摘掉贫穷的帽子,张顺东借钱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农闲时,夫妻俩就一起经营村里的小卖部,以贴补家用。小卖部经常要进货补货,夫妇俩只能干着急,却使不上劲。于是张顺东狠心拿出国家补贴给他的2万多元医药费,买了一辆电动三轮摩托车。车到后,他抓紧学习驾驶技术,很快,聪明的张顺东就可以单手自如地驾驶三轮摩托车了。有了车后,就相当于夫妇俩长了手脚一样,生活、进货等一下子方便了很多。

农闲时,李国秀就守在小卖部,张顺东则开着三轮摩托车,拉上自家的土特产,去邻村走街串巷地叫卖挣钱。后来,张顺东听说镇上的脱米机脱出的大米,又白又好卖。于是在秋收后,他带上自家产的大米,去镇上脱皮。果不其然,他家的大米在镇上很快就销售一空。而妻子李国秀在家也没闲着,她一边守着小卖部,一边抽空在家喂养了许多的鸡、鸭、猪仔,心灵手巧的她还学会了用脚绣花。李国秀用脚绣的各色鞋垫和十字绣,比双手健全的人绣得还要好,因此卖得非常不错,这也给家里增加了不少的创收。村干部也很关心这对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政策的残疾夫妇,他们经常去张顺东家里探望。一天,村干部送来李国秀刺绣的报酬后,张顺东深情地注视着妻子绣的“永远跟党走,”于是笑着对村干部说:“我家国秀是有手的,她的手在心里。”

“夫妻同心,黄土变金。”就这样,在夫妻俩的齐心协力下,他们贫困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03后来,夫妻俩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大胖小子。虽然两个孩子的到来,令这个特殊家庭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但只要孩子们能健康长大成人,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因为,孩子们就是张顺东夫妻俩希望和快乐的源泉。“有光就有希望。”夫妻俩给两个孩子起名为光琼和光云,两个健全的孩子就是张顺东家的希望之光。虽然张顺东夫妇念书不多,但是夫妻俩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的道理。无论自己吃再多苦,受再多罪,他们都坚持让两个孩子上学读书。女儿从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努力,尤其是目睹了父母生活不易的她,独自上学放学,从来不让父母操心。女儿初二那年,张顺东的脚因长期泡在秧田里,劳累化脓要截肢。因家里没有钱,母亲只好向亲戚和邻居借钱,给父亲治病。懂事的女儿心疼母亲,含泪对母亲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想和姐妹们一起出去打工,挣钱贴补家用。”

李国秀微笑地安慰女儿道:“你的任务就是读书,挣钱的事,父母自会想办法。你要好好读书,再苦再累,父母都会为你们姐弟撑起这个家的。”女儿含泪点头,发誓一定努力学习。最终女儿考上了大学,但昂贵的学费再次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已长大懂事的女儿决定放弃读大学,准备外出找工作,替父母分忧。张顺东知道后,坚决不同意。随后,他果断卖掉了家里养的猪,并向亲戚借了钱,才凑齐了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就这样,女儿在父母的关爱下,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如今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们的儿子,似乎随了父亲不擅长读书的基因,在初中毕业后,积极参加了镇上的技能培训,靠勤劳的双手也实现了务工增收。04屋漏偏逢连阴雨,张顺东小时候被高压电击的双脚,因长期泡在田里超负荷劳动,又没有及时救治,他的脚开始发炎化脓,晚上在家洗脚时,每次都是一盆血水。

李国秀看到后,很心疼丈夫。她用脚帮丈夫上药,默默地陪伴在丈夫身旁,安慰他、开导他。2013年,张顺东的双脚再次化脓,不得已而截肢。他想到还在上学的两个孩子和成天劳累的妻子,流下了悲伤的眼泪。“不要怕,我还有两只脚,以后我们一起走,我到哪儿就带你到哪儿,再大的苦我们一起吃。

”李国秀坐在丈夫身旁,坚定地跟丈夫说道。张顺东听了妻子的话,心里倍感温暖与踏实。温暖的家,妻子的爱,让截肢后的张顺东没有倒下。他装上假肢,在妻子的陪伴下,再次蹒跚地出现在了田间地头。2017年,政府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张顺东家盖起了新房。这对残疾夫妇在村里的人缘很好。盖房时,乡亲们都自愿跑来帮助他们搬砖、砌墙和水泥。为了能省点钱,张顺东天天开着他的电三轮,一趟趟去镇上买材料。这对只有一只手两只脚的夫妇,终于也和正常人一样住上了新砖房。

夫妻俩坐在宽敞明亮的院子里,开心地聊生活,聊未来。曾经受过的苦难,现在都成了他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勋章。李国秀在新家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的花花草草,她用脚熟稔地给这些花草浇水,张顺东就站在旁边,用欣赏的眼光望着妻子,眼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随着电商行业的兴起,张顺东看到了新的商机。他想:如果能足不出户就把家乡的土特产推销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喜欢上家乡的土特产那该有多好啊!于是,他和儿子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参加了电商运营知识培训。现在的张顺东,果真就能坐在家里,向全国人民介绍家乡的特色农产品了。随着这对残疾夫妇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张顺东的电商生意做得也是越来越好。在张顺东父子的带动下,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非常不错,乡亲们的生活也跟着富了起来。张顺东夫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依靠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走在了脱贫攻坚的前列,成为云南省的第一批“光荣脱贫户”。

052021年,张顺东夫妻光荣登上了《感动中国》的颁奖舞台。在台上,朴实的夫妻俩向全国人民讲述着他们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那句“真情结连理,逆境共甘苦,自强撑起艳阳天”就是对张顺东夫妻俩平凡爱情最美的诠释。张顺东的女儿在台上这样评价她的父母:“爸爸妈妈从来不说一个苦字,他们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哼着歌,他们总能把苦难的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爸爸妈妈就是我生活的榜样。”仅靠一只手,两只脚,这对残疾夫妇相依相伴29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幸福婚姻的模样。反观物质生活富裕,四肢健全的很多人,却将生活过成了一地鸡毛。好的婚姻就如同一双筷子,相互陪伴、互相支持、缺一不可;在相处中找到最佳的生活方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起品尝,一起面对。张顺东夫妻俩身体虽然残疾,但他们却用幸福相伴给了孩子们一个健全的家,用他们平凡而又朴实的爱,给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向上的力量。

0 阅读:1
千灯的畔

千灯的畔

有用有趣有关,所见所闻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