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不装了,共和党要拿下乌克兰稀土资源,泽连斯基:完全没问题

和裕看娱乐 2024-12-01 14:02:4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 | 笔海言史

编辑 | 笔海言史

谁能想到,持续1000多天的俄乌战争,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大一盘棋,前几天,美国共和党大佬格雷厄姆在福克斯新闻上爆出了一个惊人的内幕:这场战争的核心根本不是什么民主自由,而是实打实的"金钱"。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按照泽连斯基此前的“胜利计划”居然对此完全没意见,打算和美国"共同开发"乌克兰的稀土资源。这是怎么回事呢?

11月20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出了一段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话,他直言不讳地表示,乌克兰战争的本质就是争夺利益,而乌克兰拥有价值2万亿至7万亿美元的稀土储量,这才是美国真正看重的东西。

更令人吃惊的是,格雷厄姆还透露,如果特朗普重新上台,他会想办法让乌克兰用这些稀土资源来偿还美国的战争投资,说白了,就是要乌克兰用资源来还债。

这种说法其实在此前已经得到了支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0月16日向议会提出的"胜利计划"中,就明确表示愿意与美国签署协议,共同开发这些关键资源,他的高级顾问波多利亚克也跟着附和,同意与美国进行"共同开发"。

不过,仔细想想,这种"共同开发"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波多利亚克自己都承认,这实际上就是以低价出卖资源,跟当年的不平等条约差不多。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美国为什么这么急着要乌克兰的稀土?原来,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曾经明确表示,美国必须减少对中俄的稀土依赖,特别是在中美半导体供应链发生冲突,中方出台稀有金属管制条例后,美国更是急着要找新的稀土来源。

而乌克兰恰好是欧洲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国家,这些资源包括锂、钛等关键矿产,对美国来说,这简直就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最近出版的默克尔回忆录《自由:回忆1954~2021》,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默克尔在书中承认,2014年德国和法国与俄罗斯签署的《明斯克协议》,其实就是在为乌克兰争取军备时间。这场战争的最终受益者将是美国,因为美国可以通过战争间接控制这些价值连城的资源。

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俄罗斯对美国的这些小动作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普京已经修改了核武器使用规则,表示如果俄罗斯遭到常规武器攻击,也可能使用核武器还击。

特别是在美欧提议将苏联解体后转移出的核武器返还乌克兰后,俄罗斯的反应更是强烈,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说,这种行为等同于对俄罗斯的攻击,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称这个提议"不负责任、极端"。

拜登政府似乎也意识到情况不妙,为了防止特朗普可能上台后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拜登政府正在加紧军援,甚至解除了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的限制,与此同时,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五国的国防部长还专门召开会议,承诺继续支持乌克兰。

但是,欧洲国家的处境其实很尴尬,正如俄方指出的,一旦冲突升级,欧洲将首当其冲,在美国的操控下,欧洲不得不承担战争的后果。

更让人唏嘘的是,格雷厄姆居然认为,为了争夺这些资源,战争中超过100万人的死亡是"可以接受的代价",这种赤裸裸的利益至上主义,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从整个事件的发展来看,美国的战略非常清晰:通过借贷方式控制乌克兰的重建计划,让乌克兰变卖国家主权。

如果特朗普上台,他很可能会通过军事援助和停火协议进一步逼迫乌克兰出卖国家利益,美国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战争经济学"掏空乌克兰经济,转而控制其资源。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泽连斯基在"胜利计划"中还提出,战后乌军可以用来替代驻欧洲美军,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投诚表态。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这场持续1000多天的战争背后的真相,表面上看是俄乌之间的军事冲突,实际上却是一场围绕稀土资源的国际博弈。

在这场博弈中,美国打着支持乌克兰主权的旗号,实际上却在谋划着如何获取乌克兰的稀土资源,而乌克兰,在巨大的压力下,似乎也只能选择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不过,这场博弈还远没有结束,随着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以及俄罗斯的强硬态度,局势可能会出现新的变数,究竟谁能在这场资源争夺战中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不装了,美参议员:美国拱火就是为了乌克兰的稀土》——观察者网2024-11-26 20:47:53

《泽连斯基最新公布“胜利计划”五大要点:若盟友不同意,乌克兰将继续战斗!》——每日经济新闻2024-10-18 00:23

0 阅读:0
和裕看娱乐

和裕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