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4 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岳云鹏诉王某某名誉权侵权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王某某虚构 "岳云鹏私生女" 构成诽谤,判令其公开道歉并赔偿 17,750 元。这起历时三年的网络造谣案,以司法判决明确 "虚构亲子关系诽谤" 的法律后果,为治理网络谣言敲响警钟。
一、DNA 鉴定铁证推翻谣言核心
法院查明,2022 年起,王某某在社交平台发布 37 条视频,声称女儿系岳云鹏亲生,并多次围堵骚扰。岳云鹏团队通过司法鉴定提交 DNA 检测报告,显示其与王某某之女亲权指数仅为 0.00008,从生物学层面彻底排除亲子关系。王某某始终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被法院认定为"主观恶意显著"。
二、判决结果与执行进展
法院判决王某某在全国性媒体及网络平台公开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共计 17,750 元。因王某某拒不履行道歉义务,法院于 2024 年 11 月启动快速执行程序,45 日内完成赔偿款划扣,成为北京市首例高效执行的网络侵权案。
三、司法示范意义凸显
本案确立三大司法规则:
1. 举证责任倒置:要求造谣者承担亲子关系证明责任,破解 "造谣易辟谣难" 困境;
2. 未成年人保护:赔偿款中 5,000 元专项用于涉事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开创同类案件赔偿先例;
3. 执行惩戒升级:将拒不执行者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其贷款、高消费等行为,形成 "判决 - 执行 - 征信" 追责闭环。
四、警示网络造谣行为
岳云鹏工作室声明强调 "网络非法外之地",法律专家指出,虚构名人亲密关系造谣可能面临最高 50 万元赔偿,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涉及未成年人的诽谤案,赔偿金额将上浮 30%-50%。截至发稿,王某某仍未完成道歉,法院将公示其失信信息。
这起案件不仅还当事人清白,更以司法实践明确网络言论边界,传递"造谣必究" 的强烈信号。
(信息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