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清朝12帝,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者不在少数,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才能平庸,守成之君也有,嘉庆、道光、光绪、同治,但就是没有昏君,你可以说清朝无能,但不能说清朝皇帝无能,他们只是面对大势,没有能力去改变,就算是秦皇汉武那样的帝王,放到清朝的角度,也未必会做得更好。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人物就是大清最后有实权的帝王——咸丰皇帝,咸丰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他在登基之初也励精图治,也想要去改变中国的现状,最后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没有作用,就逐渐摆烂,因为扶持了慈禧太后,而被定义为昏君,咸丰皇帝没有使清朝强大起来,可能不是圣君、明君,但也不至于被称为“昏君”。是当时社会的问题。
说起咸丰,就不得不说他的父亲道光,道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可以称为最节俭的帝王,每年为国库省下20万两白银,皇帝的饮食跟平民百姓一样只有四菜一汤,就连龙袍都有好几个补丁,可能他也不知道就这些补丁都得好几千两白银,可就算皇帝节俭,而上下官员却奢靡成风,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最后,只能导致节俭下来的钱都成为“战争赔款”。
当时的中国已经积贫已久,没有不世出的帝王,没法从根本解决问题,虽道光竭尽全力,也不能拯救中国,而道光皇帝死后,咸丰皇帝继位,咸丰在登基之初也是20多岁的青年,看到社会这样,也努力改变过,对军机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清洗,对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进行清洗,重用一些年轻的汉人官员,对外,不承认西方列强对《南京条约》的修改。颇有英明君王的架势。
可咸丰还是小看了中国的问题,高看了自己的能力,事实证明,他提拔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成为了以后清朝的柱石,可他的一系列措施,引起了西方列强的反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让咸丰皇帝怀疑自己的措施究竟是对是错,只能在万分无奈下逃亡热河。
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结果却越来越糟,咸丰皇帝在心力交瘁下,放弃了想要改变中国的局面,转而摆烂,在热河行宫听戏,他对听戏已经到了痴迷,对后宫妃子无节制的宠幸,可能他已经不想改变,还不如成为其中的一员,他还迷上了抽大烟,在迷失自己的道路上一去不返,最后,身体终于撑不住了,在咸丰11年的时候,驾崩。他至死也没有回到北京城,没有看到太平天国的覆灭。
咸丰留下遗诏,给年幼的同治皇帝留下了顾命八大臣,也留下了太后辅政,他希望太后和八大臣互相牵制,可以保证同治的皇权不至于旁落,希望大清的疾病可以痊愈,可他不知道慈禧太后最终打败了八大臣,毒死了慈安太后,独揽皇权,小皇帝成为了傀儡,清朝的病越来越重,最终不可拯救。
纵观咸丰的一生,也想励精图治,挽救大清,最后发现自己能力不足,就摆烂,死后也为了清朝着想,最后弄巧成拙,成为了清朝的罪人,他的一生大部分都是无奈,是对大臣的失望,对百姓的失望。
道光一点也不节俭,查下他的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