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10月22日电(记者 陈斌 李天慧)10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介绍河南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张鑫雨 摄
黄东升介绍,河南是黄河文化孕育、形成、发展的集大成之地,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近年来,河南坚持“高标准规划、系统性保护、创新性发展”,奋力谱写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河南篇章”。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介绍河南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的有关情况 张鑫雨 摄
构建“1+1+N”体系,绘制规划“一张图”
印发《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明确“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行区、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三大战略定位。
编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构建“一核三极引领、一廊九带联动、十大标识支撑”的总体布局,加快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体验地。
统筹编制印发《河南省黄河文物保护利用》《黄河流域(河南段)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河南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子规划,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顶层设计体系。
守护赓续历史文脉,织就遗产“防护网”
全面完成黄河文化资源普查,共梳理出7042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47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488个重大文化遗产,建立了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先后建成开放殷墟、隋唐洛阳城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沿黄世界级大遗址公园保护走廊。
建成开放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等,形成黄河文化博物馆群落。
认真履行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秘书处职能,牵头推动太极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出“黄河之礼·老家河南”非遗数字馆,让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
研究阐释文化价值,筑牢民族“根和魂”
推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核定编制500名,朝着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奋力迈进。
成立夏文化研究中心,组建黄河文化研究院、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等,重点建设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等,加快构筑黄河文化研究高地。
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着力突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郑州双槐树、开封州桥遗址等相继入选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入选总数达55项,在全国遥遥领先。
成功举办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推出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黄河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人民“幸福河”
以“黄河魂·古都韵·中国情”为品牌形象,成立郑汴洛文旅发展共同体,建设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开展“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召开世界研学旅游大会,推出黄河文化研学旅行基地277个、课程437项,打造中小学生“读懂中国”的大课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隋唐洛阳城、万岁山·大宋武侠城、清明上河园等成为文旅融合打卡地,9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5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在黄河沿线成功创建。
规划建设总里程约4810公里的“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其中主线1620公里、支线1710公里、联络线1480公里,串联起黄河沿线38处高热度旅游区、46处中热度旅游区,打造“快旅慢游深体验”的黄河文化旅游廊道。
黄东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历史主动,坚决扛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加快把黄河河南段建设成为连通古今的文脉河、近悦远来的观光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