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如果国内那么缺数理化人才,IT行业还会有35岁年龄危机吗?

之柔看国际 2025-01-13 03:00:58

全球之旅|我在美国——旧金山

大家好,我是申典启,一个实地走访世界各地,关注全球华人的旅行者。

2024年,我已经抵达美国西岸,接下来会途经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其中有大量美国一流的企业的员工,但是我还希望去更多美国不同的大厂。

01

美国硅谷排名第一的私立学校的华人留学生小黄

今天我见到知名教育博主黄斌的儿子了,他现在就读于美国硅谷,所有华人家长都梦寐以求,没有之一,是唯一的私立学校——harker学校。硅谷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聚集的学校,也可以说是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而在硅谷排名第一的私立学校,必然都是硅谷人中龙凤。

我问小黄,在这么一所顶尖的私立学校读书,会感觉有学历压力吗?小黄说,我们学校可能和其他学校不一样,会存在压力的,毕竟好的大学就那么几所,名额是有限的。

小黄现在高4(美国高中4年),他即将面临升大学的问题。他们每50个人,都会有一个助教帮助学生,给学生填报大学的建议。

小黄现在是harker学校中的前5%,他的理想是进MIT。小黄是典目前采访到最小的华人嘉宾,但是讲话非常礼貌得体,很真诚正派的小伙子。

02

典参访苹果公司全球总部

到了硅谷,必然要去苹果打卡的,我跟苹果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1年前,买了第一台苹果手机。没错,我是一个苹果用户,仅此而已……但是买苹果就是这样,你用了苹果系统之后,你就买新手机就会买苹果新款,买电脑也会买MacBook,买耳机,买手表全变成苹果配套。

今天,我又见到了我2019年见过面的老张,记得5年前,他已经带我参观过了苹果这栋对外开放的游客中心。这次有时间,我们坐下来聊一聊,因为他1978年生,所以可以给我更多信息,特别是他1997年高考,去西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系。等于说,他坐上了计算机行业起飞的风口。

他给我讲了他长达30年工作跨度,不同时代的码农的工资水平,非常具有参考意义,这简直是活化石。

老张和我讨论了“中国人才流失的问题”。因为老张的背景很厉害,他从小在吉林大学校园内长大,他父亲是吉林大学的教授,他1995年开始就喜欢玩电脑,迷上计算机,这也是为什么1997年他会那么早报考计算机系的原因。我问,很多中国拔尖的人才都到了美国,你会觉得中国的数理化人才流失了,对中国损失很大吗?他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如果国内那么缺数理化人才,IT行业还会有35岁年龄危机吗?”(国内根本不缺人)

我突然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之前也问了好几个硅谷80后的码农,他们觉得国内的数理化人才是量产的,出去1万,国内还有999万……

03

在硅谷,软件比硬件工资高一倍!

今天我还见到了美光的芯片工程师小杜。小杜是江苏徐州人,26岁,本科到了硅谷,之后一直留下来。在硅谷现在是做芯片工程师。

在硅谷,软硬件的工作工资差异巨大,我在谷歌、meta等互联网公司见到的华人普遍有30万年薪,但是芯片(硬件)工程师的工资为15~20万美金。以小杜为例,他所有费用相加税前在19万左右。(不过加州的税收政策,从码农身上拔了一层皮,所以软硬件税后工资差不会特别大)

我问他美光是做啥的?他说,具体就是做存储卡的这部分,比如一个记忆卡的产品生产上游(生产存储卡中某个重要零部件)。说回工资的问题。前天我见到的高通的芯片工程师,我今天我又见到了美光的芯片工程师小杜,工资都普遍在15~20万美元。相对于最近我普查的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基本在30万美元以上。可以看出,在硅谷,软件和硬件工作的工资差距达到一倍!我问小杜,你原先知道软件硬件工资差距这么大吗?小杜说,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不知道,找工作了才知道工资差异大。

不过这两年,美国就业市场对码农的人才也趋于饱和(因为近10年互联网高速发展,美国大学也源源不断的提供扩招的互联网专业毕业生),所以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已经不再吃香(人才过剩)。包括这几年,一些互联网大厂开始裁员。未来谁也说不准,反正现在读计算机专业和10年前不一样,已经不再是香饽饽了。

我们一起去吃了一个硅谷湖南菜的天花板“留湘”,小杜告诉我,这个餐馆在硅谷就有5家分店!

今天是周四,过去之后座无虚席,而且出餐挺快,翻桌率很高,看上去特别赚钱。这家餐馆的菜很好吃,非常辣,一吃嘴唇就红了……重点是,餐厅里清一色全都是中国大陆人……

0 阅读:29
之柔看国际

之柔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