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君子欲成大器,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中华大家读书汇 2025-01-05 12:28:46

人生逆袭之路,从“底层思维”的改变开始的,“从众心理”,个体很容易在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跟风。

妄图长久得利之事,不要做,人人趋之若鹜争抢之处不要去,当今互联网时代创业的大浪潮,市场一旦出现某个机会,就会有大量的人趋之若鹜。

任何机会一旦被大家争相追逐,说明它已经不再是机会了,老话说得好,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

如果一件事一直都能让大家轻松获利,说明后来者一定都是来接盘的,如同击鼓传花的游戏,都在找下一个接盘人,这时轻易插足进去,赚不到钱不说,还可能把老本搭进去,比如近些年兴起的种种“商机”。

《南村辍耕录》说:“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无论做哪个行业,没有点钻研精神,没有股子痴迷劲儿,而是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恐怕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除了少数天才之外,没有谁可以样样精通,与其跟随别人的脚步去不停转行,不如专精一处,安心把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

任何时候,任何人,坐得住,才立得起。正如古人云:“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长久的利益,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就像拥有美丽外表的毒蘑菇,诱惑之下隐藏着致命的毒素。

学会适时放手,避免贪恋一时之快,才能行稳致远,在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之地,往往竞争惨烈,资源殆尽。

真正的机会往往藏于人迹罕至处,需有独到的眼光与勇气,敢于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就像渔人撒网,并不会去很多捕鱼人的地方,而在那静谧偏僻的水域,才能捕获丰饶的鱼。

三国时期,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的兴起,正是对“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这一智慧的生动诠释。

以刘备为例,早期的他并未急于争夺中原之地——这一众人瞩目的“众争之地”,而是选择了相对偏远的荆州与益州作为根基,巧妙地避开了与其他强敌的直接冲突。

在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指导下,刘备一步步稳固基业,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这一策略的成功,正是在于刘备能够洞悉时局,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是以长远眼光布局,选择了一个虽非众人瞩目的区域,却能逐步壮大,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切莫贪图长久的利益,也不要涉足竞争激烈的场所,趋炎附势终是祸,见利忘义乃大忌,追求长利常失长久,欲获瞬间繁华而贪得无厌,最终终将自食其果。

浮华不是福缘,坦然才是福运。当代之世,人皆因利而动,因害而退,保持心灵的从容和理性的清醒,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竞争激烈之地充满机遇,也暗藏祸患,固守心内宁静,不被利诱冲昏头脑,保持自我的本真,智慧地选择自己的天地,方见人生的从容。

于繁杂中存清明,于喧嚣中守内心之静,瓦釜雷鸣不如独善其身,若想无忧于世,需懂得避争让利之道,以至诚为本,以淡泊明志。

于浮沉中行稳致远,终究得见云开月明,人生长路,非一路繁花,持恒者方立大功,仁爱者必有厚福。

学会取舍,方能悠然自得,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去做损害长期有利的事情;也不要去众人争抢的地方,因为那里可能有危险。这句话是曾国藩为后世留下的锦囊劝诫。

有时一些眼前的利益看起来十分诱人,要在心中多打几个问号,保持理性的态度和质疑的精神,当所有人都一窝蜂,一股脑竞相追逐的地方,或许就是埋伏着各类陷阱,保持清醒与克制。

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也不冒险去追随竞相追逐的地方,保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远见和智慧,走自己的路,不盲目跟随他人的脚步。

真正的智者懂得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探寻新的增长点,而不是固守旧有的利益格局。

在职业规划和投资理财等领域,不宜一味追求热门行业或短期高收益项目,而应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和社会发展趋势,选择有潜力且竞争相对较小的方向,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在个人修养上,又能否在物欲横流中,不断自我提升,不盲目跟风,坚持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于企业家而言,则是在市场红海中寻找差异化竞争,以创新引领未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识破表象,抓住本质。

曾国藩的这句名言,不仅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深切寄语,面对诱惑与挑战,应怀有审慎之心,勇于探索未知,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在人生旅途中,要铭记“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的智慧,便能行稳致远,笑看云卷云舒,成就一番不凡事业。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1 阅读:17
中华大家读书汇

中华大家读书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