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光荣之家”牌子,是让自己去拿,拿回去后自己悬挂的呢?

社会解码者 2025-02-03 22:43:42

在这个充满荣耀与光辉的时代,每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子都承载着无数家庭的骄傲与自豪。然而,你是否曾注意到,有多少这样的牌子,是需要军属自己亲自去拿,再默默挂在家中的门楣上?这样的做法,真的合适吗?

一、一块牌子的“波折之旅”

近日,一篇短文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文中,一位军校学员的母亲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与失落。她的孩子刚刚踏入军校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学员,但家中却始终未见到那块象征着荣耀的“光荣之家”牌子。当她满怀期待地前往社区询问时,却遭遇了三次推诿。直到她明确表示要向上级反映,社区才勉强将牌子交给她,而那时,牌子甚至没有了固定用的钉子。

这位母亲的遭遇,让人不禁心生寒意。一块小小的牌子,为何会如此波折?这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军人荣誉的淡漠与忽视?

二、荣耀的传承与彰显

“光荣之家”的牌子,绝非一块普通的金属牌。它承载着家族的荣耀,是光耀门楣的传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军功爵制度早已有之。秦汉时期,将士的荣耀被刻在竹简上,由官吏郑重地送至家门口;唐代长安城,功勋柱上刻着立功将士的名字,供人敬仰。

时至今日,虽然时代变迁,但军人的荣耀与地位依然不变。2018年,光荣牌悬挂办法开始施行,明确要求举行悬挂仪式,且要简朴、庄重、热烈。这不仅仅是一块牌子的发放,更是一次对军人荣誉的彰显与传承。

三、上门悬挂,为何难以落实?

尽管有明确的政策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上门悬挂光荣牌的做法却并未得到全面落实。有些战友反映,新兵退伍回家,现役军人时期的牌子都还未悬挂。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如此重要的仪式,却会遭遇如此尴尬的境地?

是基层工作的疏忽,还是对军人荣誉的轻视?或许,两者都有。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现象都不应该存在。因为,每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子,都代表着国家对军人的尊重与关怀。

四、值得称赞的“光荣使者”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的做法值得称赞。比如江苏徐州,他们组建了由退伍军人、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光荣使者”队伍,上门悬挂光荣牌。这样的做法,不仅体现了对军人荣誉的尊重,更让军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而山东省临沂市更是独具特色,他们电子光荣牌与实体牌同步发放。通过扫码,就能查看军人立功受奖的记录。这样的创新举措,不仅让军人的荣耀更加直观可感,更让社会对军人的尊重与敬仰更加深入人心。

五、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为了更好地落实上门悬挂光荣牌的政策,建议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光荣牌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现役军人家庭、退役军人家庭以及“三属”家庭的发放对象及数量。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发放过程中的疏漏与重复,更可以确保每一块牌子都能准确无误地送达到军属的手中。

六、铭记荣耀,勿忘初心

“光荣之家”的牌子虽小,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无比重大。它不仅是军属的骄傲与自豪,更是国家对待英雄的态度与立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这份荣耀与光辉,勿忘初心,继续前行。

在基层工作中,或许会有许多琐碎与繁杂的事情需要处理。但请记住,悬挂在门楣上的“光荣之家”牌子不只是一块金属牌,它更是连接国家与军属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因此,请务必重视这项工作,做好上门悬挂光荣牌这件小事。

结语:让荣耀之光永远闪耀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里,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让“光荣之家”的荣耀之光永远闪耀在每一个军人的心中和家庭的门楣之上。让这份荣耀与光辉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与源泉,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与经历。让我们一起为军人荣誉发声,为“光荣之家”的荣耀与光辉点赞!

0 阅读:4
社会解码者

社会解码者

墨涵洞察社会,剖析真相,每日精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