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告诉我们:没有的才是最有用的

秋天小熊 2020-11-03 09:16:27

01 无用即有用

庄子告诉我们一句话:“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之无用只用”。 意思是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那些看似无用的事与物,实际上却有更大用处。

有一次,庄子带弟子到外面游玩,来到一座山下,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一条大河旁边。庄子就问旁边伐木者也就是砍树的人:“这么大的树,你怎么不砍呢?”伐木者看了一眼不屑一顾地说:“这何足为奇,这种树不中用,用它做船吧,会沉;用来做棺材呢,很快就腐烂了;用来做器具呢又很容易坏;用来做门窗,木头的汁液一直不干;用来做柱子呢,很容易被虫蛀。因此这是一种不成材的木头,是无用的树,所以,能长这么大也没有人来砍。”

庄子听了这话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那些有用的树,都因为有用而被砍伐了。而这颗能存活万年,恰恰正是因为它的无用。”大家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有时候也有用处,弟子听了恍然大悟。

我们需要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的时间,就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做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02天下无弃物

昨天在路边散步,看到一个环卫工人和一个拾荒老人,因为一个地上的塑料瓶子吵起来了,就我们随手丢弃的东西,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宝贝,有时还需要靠抢的。

朱熹的《不弃自文》里说:“天下无弃物”,在圣人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用的。

的确,任何东西都是有用的。粪土放对了地方就是肥料,塑料瓶在我们眼中是垃圾,在别人眼中可以换钱。我们要会发现事物看似没有的价值,然后去雕琢它。所谓蠢才,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03 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

庄子《逍遥游》里有个故事,庄子有个朋友叫惠子,惠子常常会被他自己的逻辑困住,他经常就会去找庄子。

有一次,他很烦恼又去找庄子,他说:“有个国王送给我一个种子,跟我说这个种子是个宝贝,我就种下去,慢慢看它发芽、攀登、开花,最后结果。果然结了一个瓠瓜,可是瓠瓜越长越大,像房子一样,惠子就开始烦恼。烦恼这个东西是做水瓢的,它现在长这么大,如果要去舀水,可以盛五石之江,瓢的重量我根本举不起来。所以我就烦恼”。

庄子听了就哈哈大笑说:“它不能做水瓢,这么大像船一样,你就乘它浮于江湖之上,岂不是很好吗”。

原来有用与无用只是在于每个人的看法而已。庄子告诉一个道理: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我们头脑里都有个对物质的“用”,而我们常常被“用”困住,庄子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么短视,不要太过于有目的性,只想到水瓢,而不能想到转化。

04 结语

钱钟书先生说过一段话:“你喝了一杯茶,觉得很美好;你洗了一件衣服晾在外面觉得很美好;你看到今天的春风拂过杨柳飘觉得很美好。不是因为这些东西,而是因为你心无挂碍,所以他们才显得美好”。从这个无聊当中去找到特别美好的感觉,无聊也变得特别美好,这叫“偷得浮生半日闲,”无聊也能变美好。

所以,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用和无用、美好和无聊,都是可以转化的。人们通常都看到了有用的东西,但这些所谓有用的东西最后都沦为被宰割被使用的下场,真正“无用”的东西反而乐得清闲,逍遥自得。

2 阅读: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