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数十年,蒙古面积比内蒙古大,资源比内蒙古多,但经济收入却不到内蒙古的十五分之一。而且还陷入了,夹在中俄之间度日的地理困境。虽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但却没有出海口,成了他最大的劣势,虽然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出海不便,严重制约了蒙古国的发展。反观内蒙古,虽然距离大海仍有一部分距离,却因处在中国这个大家庭,经济发展极快,2023年以24627亿元的经济收入,是蒙古1345亿元收入的15倍之多。不禁让人去想,如果当初蒙古没有以外蒙古的名义独立,它今日的经济会不会更好?那么问题来了,外蒙古当初为何要独立?它独立的代价究竟有多大?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观看的时候,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谢谢。
全球第二大内陆国全球没有哪个国家,比蒙古更安全。虽然蒙古本身的经济也不强,武器装备也不出奇,兵力更是普普通通。但是以蒙古的地理位置,它足以笑傲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即便是美国,想要进出蒙古,都不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蒙古地处中俄之间,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进出蒙古,都需要借道中国或者俄罗斯。
如果是一般的经济往来,与中俄两国打个招呼,基本都能通过,如果是不怀好意,只要中俄不点头,蒙古就能稳坐钓鱼台。所以就有人说,只要蒙古不得罪中俄两国,那么它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
除了安全没有忧虑这一优势外,蒙古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陆地面积极大,拥有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排名全球第二大的内陆国。而且蒙古人口不多,只有350万人,用地广人稀来形容它,是在合适不过的。
而且蒙古全国有近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这让蒙古其他地区的人口,更是非常稀少。常常走上几公里,还看不到一个人。
乌兰巴托,聚集蒙古近一半的人口,不是没有理由的。蒙古境内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而乌兰巴托附近却有一个丰沛的河流,基本不愁水资源。
地理方面,乌兰巴托地处狼居胥山与博克多汗山之间,能阻挡来自北方的寒流,再加上乌兰巴托附近资源比较多,有较多的工作机会,所以当过度放牧,导致蒙古荒漠化极为严重后。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岛乌兰巴托寻找就业机会。再让乌兰巴托成了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后,其中超过七成都是年轻人,也让乌兰巴托成了全球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事实上,蒙古原本可以有更好的前途,如果它没有独立的话。
外蒙古因何独立如果外蒙当初没有独立变成蒙古国,以它自身的矿产资源,大概会过的比今日好。最差也不会以远高内蒙古的面积,和矿产资源储量,GDP却不到内蒙古的15分之1。2023年内蒙古GDP约为24627亿元,蒙古GDP约为198亿美元。后者按照1:7.11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408亿元。差距之大,肉眼可见。
所以说,原本蒙古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却自己把路走窄了。是故很多人看到今时今日,不禁去想,蒙古会不会后悔当初独立的选择。事实上,外蒙独立是基于历史根源的。
外蒙就是我们熟知的草原,生活的多是游牧民族。在清朝覆灭之前,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游牧民族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国北方草原上,当然不仅只有蒙古国,还有今日的内蒙古,以及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都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从秦汉时期开始,这里就生活着许多游牧民族,曾经给中原王朝带来极大生存压力的游牧民族,都出自这里,比如匈奴,突厥等等。直到13世纪,蒙古人崛起,在铁木真的带领下,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帝国,传到忽必烈时,蒙古人南下消灭南宋。建立元朝,统治数十年后,明朝成立,元朝退居草原,变成北元,在对抗与臣服见来回徘徊。
直到清朝崛起,清朝以强大的实力,征服了蒙古高原,蒙古高原才正式纳入中华民族的版图之中。
不过清朝并非一蹴而就全境拿下蒙古高原的,而是分阶段,分批次先后拿下。清朝率先取得漠南蒙古的结盟,共同对抗明朝,入驻中原建立清朝后,又陆续打败漠北等蒙古。
所以后期虽然清朝收回蒙古高原全境,但是蒙古内部与清朝关系不一样,有亲疏远近之分。所以在治理上,蒙古一开始有直接管理的内属蒙古和以及由札萨克世袭统治的外藩蒙古之分。到了后期外藩蒙古又有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之分。
到了清朝中后期,蒙古区分比较清楚了,内外蒙古也在清朝文书中出现,其中内蒙古指的就是内札萨克蒙古的49旗。外蒙古指的是喀尔喀蒙古或者外札萨克蒙古86旗。
内蒙古因归顺较早,而且多次和清朝皇室联姻,所以关系密切。外蒙古,则是清朝使用武力收复,所以关系比较疏离。对清朝没有内蒙古这么强的归属感,再加上蒙古帝国昔日辉煌的影响,外蒙古一有机会就想独立。而清朝衰落,给了它独立的机会。
外蒙独立代价有多大如果没有沙俄以及后来苏联在背后扶持,即便外蒙古想独立的心思再迫切,它也不可能成功独立。
虽然清朝通过武力全境控制蒙古高原,但是外蒙古的心思一直不在清朝这边,反而受蒙古帝国影响极大,一有机会就想独立。
沙俄在向东扩张后,在了解到外蒙古与清朝的间隙后,就想利用这段关系,为沙俄谋私利。沙俄一方面和外蒙古瓜分唐努乌梁海,一方面支持外蒙古独立。
清朝末期,清朝开始在外蒙古推行新政,侵犯了蒙古王公贵族们的利益,于是就想独立,沙俄在得知消息后,果断支持外蒙独立,这样自己才有机会拿到更多的好处。
1911年,外蒙古在沙俄支持下,首次宣布独立。但是没有获得清朝认可,虽然后期辛亥革命爆发,但随后成立的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都没有承认外蒙古,甚至袁世凯时期,还打算派兵到外蒙。但遭到沙俄强烈反对。
虽然后来苏联取代沙俄,但是对待外蒙的态度,却没有丝毫改变。仍然积极促使外蒙独立。契机来到1945年,蒋介石为了得到苏联支持,于是签署条约认可外蒙可以公民自决是否独立。
1945年通过公投后,蒙古宣布独立,次年得到蒋介石政府的承认。自此蒙古成为苏联的紧密盟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得到苏联援助,再加上同属社会主义大家庭,新中国也认可了蒙古国。
不顾虽然蒙古独立了,但代价极大,其中一个代价就是没有出海口。我国内蒙古虽然同样没有沿海优势,但通过兄弟省份吉林可以直接出海,方便快捷。蒙古国想要出海则要麻烦的多。其次独立之后,我国和苏联关系一度交恶,夹在中间的蒙古,可谓是艰难度日。后来苏联解体,俄罗斯成立,蒙古虽然不用惶惶不可终日了。但来自苏联的援助却没有了,自己也没有发展起来。如果蒙古还留在我们这里,也不会和内蒙古有着这么大的差距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呼啸山庄
在图们江出海口,有一座俄朝铁路大桥,横档在图们江出海口,这座俄朝铁路大桥建得过于低矮,使得中国这边的的大海船不能通过。
呼啸山庄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元朝时期中国的疆域面积,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4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前苏联的两倍,另一个说法是5000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元朝时期中国的疆域,是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国。
呼啸山庄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中方代表团长是索额图,俄方代表团长是戈洛文,索额图提出三个中俄划界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戈洛文对这个方案表示反对,第二个方案:是以东西伯利亚的勒拿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戈洛文对这个方案仍然反对,第三个方案是以远东的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乌第河以南,包括库页岛,都属于中国的版图,俄国的戈洛文提出,中俄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国界,索额图对此坚决反对,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以索额图提出的第三个方案最终签定完成。
呼啸山庄
俄罗斯人是欧洲人,它们的土地在欧洲,亚洲没有它们的土地。
呼啸山庄
西伯利亚分东、中、西三个地区,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勒拿河以东为界,中西伯利亚高原以叶尼塞河以东为界,西伯利亚平原以乌拉尔山脉以东为界。
呼啸山庄
元朝时期的北京政府,在西伯利亚地区,设立的行政编制叫做岭北行省,岭北行省在叶尼塞河流域,设立行政管辖,命名为谦州,叶尼塞河也有个中文名字叫做谦河。
呼啸山庄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康熙皇帝和索额图,提出中俄两国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地区属中国版图,以西地区属俄国版图。
呼啸山庄
清朝鼎盛时期很厉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康熙皇帝和索额图,提出中俄两国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地区属中国版图,以西地区属俄国版图。
呼啸山庄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索额图提出三个中俄划界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第二个方案:是以东西伯利亚的勒拿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第三个方案是以远东的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乌第河以南,包括库页岛,都属于中国的版图。
呼啸山庄
元朝时期,岭北行省在叶尼塞河流域,设立行政管辖,命名为谦州,叶尼塞河也有个中文名字叫做谦河。
呼啸山庄
在图们江出海口,有一座俄朝铁路大桥,横档在图们江出海口,这座俄朝铁路大桥建得过于低矮,使得中国这边的的大海船不能通过。
用户10xxx73
对中俄帽似有利,对蒙古是请君入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