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曾志重返井冈山,看望流落在民间的儿子,留下几张全家福

月下影参差 2025-01-04 09:46:39

1987年,曾志重返井冈山,看望流落在民间的儿子,留下几张全家福

1987年深秋,井冈山大船村。一辆黑色轿车悄然驶入,打破了山村的宁静。车门开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缓步而出。她身着黑色西装,目光中透着期待与忐忑。这位老人竟是曾志,昔日的革命英雄,如今的高级干部。她此行的目的,竟是为了见一个分别近60年的亲生骨肉。

【革命年代的无奈抉择】

谁能想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母亲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孩子?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可在1928年的井冈山,17岁的曾志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那时的曾志,刚刚失去丈夫,独自怀着身孕来到井冈山。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她邂逅了第二任丈夫蔡协民,很快又有了新的孩子。可惜好景不长,国民党的围剿日益猛烈,带着襁褓中的婴儿逃命,无异于自寻死路。

权衡再三,曾志咬牙做出了一个看似残忍的选择将刚出生26天的儿子托付给当地一户姓石的人家。她以为,等打江山的事业成功了,很快就能接回孩子。哪知这一别,竟是漫长的23年。

【命运弄人,23年后的重逢】

1951年,一个意外的机会让曾志重燃希望。中央派出慰问团前往井冈山,曾志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恳求慰问团帮忙寻子。

慰问团的同志们到了井冈山,挨家挨户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得到一个重要线索大船村有个叫石来发的年轻人,极有可能就是曾志当年留下的孩子。

这消息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曾志寻子的漫漫长路。她激动万分,立马着手安排与儿子见面的事宜。

【相认时刻,尴尬与温情交织】

1951年,在组织的安排下,曾志和石来发终于在广州见面了。这对阔别23年的母子,此刻却显得无比陌生。

曾志已是广州市的要员,举止优雅。而石来发则是个黝黑瘦小的农村小伙,见到这位“大官”时紧张得手足无措。两人相对而立,一时无言,空气中弥漫着尴尬。

曾志强忍泪水,上前紧紧拥抱住儿子。她心中五味杂陈既为找到儿子而欣喜,又为错过儿子的成长而愧疚。石来发也很激动,但更多的是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素未谋面的“大官”会如此动情地抱着他。

经过解释,石来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但当曾志提出让他留在广州工作时,石来发却婉拒了。

“我得回去守着瞎眼的外婆,给她养老送终。”石来发说,“人得讲良心啊!”

这番朴实的话语,让曾志既欣慰又心酸。她的儿子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懂得知恩图报、善良正直。这不正是她希望培养的下一代吗?

就这样,母子俩匆匆相聚后又分别。石来发回到了井冈山,继续过着平凡的农民生活。而曾志则带着思念,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身世之谜,一波三折】

196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石来发得知自己可能是蔡协民的儿子。这个消息让他欣喜若狂,立马跑去改名换姓,自称蔡石红。他的两个儿子也随之改姓蔡。

可谁曾想,这个决定日后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困扰。

直到1998年,曾志去世后,石来发才从曾志的女儿陶斯亮口中得知真相他其实是夏明震的遗腹子!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石来发劈得外焦里嫩。他陷入了身份的混乱之中从小姓石,后来改姓蔡,现在却发现自己是夏家的后人。这让他脑子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乱成一团。

更让石来发纠结的是,他已经以蔡氏后人的身份入了族谱。如今突然改姓,似乎有些不妥。可若不改,又对不起生父夏明震。这可真是进退两难,左右为难。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石来发最终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本人和已经确定名字的家人不再改姓,但往后新添的人口将姓“石夏”。

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文章。“石夏”不仅是对养父和生父的双重纪念,更是对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亲情故事的最好诠释。

1987年,曾志再次回到井冈山。这次,她特意抽出时间,去看望儿子一家。在石来发家中,三代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临别时,他们还拍下了几张珍贵的全家福。

这些照片,成为了这个特殊家庭最宝贵的记忆。照片中,曾志满脸慈祥,石来发一家人则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仿佛弥补了那些失去的岁月。

1998年6月,曾志去世。遵照她的遗愿,骨灰被安葬在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旁的树林里。墓碑上刻着“魂归井冈”四个字,诉说着她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深厚感情。

有人说,曾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母亲的一生。她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切,甚至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骨肉。然而,命运终究眷顾了这对母子,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得以相认、团聚。

也有人说,石来发的故事,是另一种人生。他没有沾母亲的光,而是选择了默默无闻的农民生活。但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成就了他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品格。

“石夏”这个姓氏,承载了太多故事革命者的牺牲、母子的离别与重逢、养育之恩与血缘之亲。。。。。。它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家族新的开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