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曾经,李嘉诚的商业帝国触角遍及全球,坐拥43个港口,风光无限。如今,接手这些港口的,却是看似低调的贝莱德。

但你可能不知道,贝莱德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它实际上早已悄然成为中国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幕后”股东。
信息来源:《贝莱德增持中国工商银行、中兴通讯、友邦保险股份至5%以上》金融界,2025-03-03
贝莱德公司究竟有多“富”?十万亿美元,什么概念?超过欧洲所有国家GDP总和。这还只是贝莱德直接管理的资产,算上间接影响的,足足二十万亿美元,能跟中国掰掰手腕。手握如此巨额财富,也难怪美国媒体会说它“能掌握半个地球”。

贝莱德,这家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不是一天长成的参天大树。它的掌舵者是一个名叫拉里·芬克的普通美国中产家庭出身的犹太人。
没有显赫家世,全凭对金融市场的敏锐嗅觉和过人胆识,芬克硬是把贝莱德从无名小卒,打造成了如今的金融巨擘。
芬克是怎么做到的?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政府正为一堆烂账坏债焦头烂额,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芬克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主动请缨,揽下了这活。

他开发的“阿拉丁”网络金融系统,在清理这些金融垃圾时大显身手,不仅帮政府解决了难题,还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信任。这,成了贝莱德日后腾飞的关键一步。
如果说,帮政府处理不良资产是贝莱德的“投名状”,那么,与美国政府、美联储的深度绑定,则为它的快速崛起插上了翅膀。借着这股“东风”,贝莱德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坐上了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头把交椅。

如今的贝莱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处理烂摊子的角色,而是深入全球经济的各个角落。从能源、矿产到基础设施,从科技、互联网到军工,处处都有它的身影。
贝莱德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对外投资上,更在于其与美国权力核心的紧密联系。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经济委员会等这些关键部门,都有不少官员来自贝莱德。

更别提那些退休后选择到贝莱德担任高级顾问的政要和经济官员了,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贝莱德拥有了难以撼动的地位。
当然,它在全球的投资布局,那也叫一个错综复杂。
揭秘贝莱德的全球资本棋局先说说日本,它早就把东京电力公司收入囊中,而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核污水排放,出事的核电站也归它管。这核污水排海的事,贝莱德很可能还从中捞了一笔。

再看看俄乌冲突,贝莱德的“阿拉丁”系统,在开战前三个月就开始疯狂买入军工企业的股票,就好像提前知道要打仗一样。更绝的是,它还提前跟乌克兰签了战后重建协议,这下好了,不管谁输谁赢,它都稳赚不赔。

新冠疫情期间,贝莱德更是玩了一把大的。拉里·芬克(Larry Fink)直接砸了5000亿美元抄底美国市场。
结果,美国政府紧接着就推出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贝莱德又大赚特赚。这家公司就好像开了“上帝视角”,总能提前布局,精准踩点,让人不得不怀疑,它是不是有什么内部消息,或者有什么超能力。

在中国,贝莱德也没闲着,投了不少钱。从BAT这些互联网巨头,到小米、美团这些后起之秀,再到吉利、比亚迪这些老牌车企,还有蔚来、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几乎你能想到的中国知名企业,都有贝莱德的影子。
它甚至还把触角伸到了中国的金融保险行业,是中国人民保险的股东,也是中国人寿的股东。这种两头通吃的策略,让贝莱德在全球赚翻了天。

那么,贝莱德和美国政府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贝莱德,这家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跟美国政府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铁。它不仅是政府高官的“人才储备库”和“养老院”,更厉害的是,它能直接参与到美国政策的制定中。

这一切,都得从贝莱德的掌门人拉里·芬克说起。芬克这人,深谙权力场的游戏规则。早些年,他就开始主动向美国政府靠拢。

特朗普上台,芬克立马心领神会,把公司里搞多元化的部门给撤了,明摆着是给特朗普的政策站台。
更绝的是,特朗普前脚说要“收回”巴拿马运河,芬克后脚就主动请缨,要帮着总统把这块战略要地给拿下。
要知道,特朗普自家的钱,都交给贝莱德打理。这份信任,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坊间传言,贝莱德当年收购李嘉诚的港口资产,就是芬克给特朗普送上的一份“大礼”。

说到李嘉诚出售港口这事,就更让人捏把汗了。巴拿马运河,那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水道”,谁控制了它,谁就等于扼住了全球贸易的咽喉。
现在,李嘉诚把港口卖给了跟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的贝莱德。有人觉得,李嘉诚这是在玩火,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商业交易,没必要过度解读。
但不管怎么说,贝莱德的这一系列操作,都实实在在地给我们提了个醒,金融领域的风险,可不能掉以轻心。
笔者认为如今,全球经济紧密相连,金融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贝莱德的崛起,既展示了金融资本的巨大力量,也暴露了金融渗透的潜在风险。
中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防范外部金融风险,守住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