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是专门为0~12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而设计的,并依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脚的生长发育特点而设计适合他们穿着的鞋子,讲究轻巧、透气、舒适、适合脚型健康生长等特点。
童鞋质量的好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儿童的足部非常娇嫩,正处在骨骼发育期,一旦童鞋含有有害物质或者鞋底硬度、耐磨性等物理、化学方法不符合标准要求,不仅影响穿着舒适度,还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儿童鞋类产品开展了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发现部分产品的外底耐磨性能存在安全风险。外底耐磨性能是考核鞋类产品的外底材料的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成鞋穿着耐久性的体现,是穿着寿命的重要考核指标。从儿童鞋的穿用安全性考虑,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的危害主要是鞋子外底在正常穿着中会磨损严重或磨透而无法穿用,成鞋因磨损发生变形,影响穿着舒适度,鞋底花纹容易被磨掉,影响防滑性能。大大降低了鞋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
结合本次风险监测结果,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儿童鞋类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规的渠道购买。选购儿童鞋类产品应尽量选择正规商场或者品牌专卖店购买,不要购买“三无”商品。
2.消费者在选购儿童鞋时,可以采用“一折、二闻、三看、四摸、五试”的方式。
“一折”:对折鞋底,正确的弯压应在前掌1/3处(足弓下),保证鞋底的曲挠线,与儿童脚的曲挠线相吻合。
“二闻”:选购时应先闻一下产品是否具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有,则可能是有害物质甲醛含量超标。尽量选择无气味或气味较淡的鞋子,略有一点淡淡的橡胶味也是正常的;
“三看”:有些童鞋为了迎合小朋友的喜好,上面七七八八的堆了一堆小零件,像珠子、亮片等等。可是这些零件并不牢固,小孩子又都喜欢拉拉拽拽的,在这过程中很容易勒伤小手,而被拽下来的零件要是被孩子吞食,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避免选择深色纺织品,因为深色产品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可能性大些。左右脚比对查看童鞋的外观有无瑕疵或缺陷;选用品牌型号、标识齐全、标注清晰的产品,注意查看鞋身、鞋盒和合格证上的标识信息。鞋类商品标识应包括:商标、产品名称、材质、鞋号、货号、颜色、质量等级、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三包规定等信息。保留好小票、发票等重要凭证,遇到质量问题及时维权;
“四摸”:捏一下鞋子前面的包头和后脚跟,应有一定的硬度,防止磕碰砸伤;双手对拧一下鞋子,太过容易变形的不要买,稳定性差,易崴脚。用手触摸鞋腔,看有无不平整、刺手现象,触摸附件边缘,感知是否粗糙或者锋利,拽拉小附件,检查安装是否牢固;
“五试”:优先选择有粘扣带固定连接帮面的儿童鞋。若选择有鞋带的鞋时,行走前尤其要注意鞋带是否绑紧,这样可保证鞋子与脚面较好地贴合,防止在走路过程中因鞋带松脱引发绊倒风险,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试穿鞋子时尽可能左右脚同时试穿,看鞋子是否舒适合脚,接触足部的鞋垫应有一定的厚度、软度及回弹性是否合适,以降低足底部压力,减轻疲劳。行走时脚不在鞋内滑动。选择帮面材质柔软、透气性好,鞋底具有一定回弹性、并附有花纹的,且硬度合适的儿童鞋。
总之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跟风,看什么流行就非要买什么,给孩子买鞋舒服最重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孩子们都能穿一双舒服的鞋,更好地去奔跑、去探索、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