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渠故居及刘开渠故事二则

醉翁刘尧 2024-04-04 12:10:45

刘开渠故居及刘开渠故事二则

作者的家就在刘开渠故居后边

一、刘开渠故居

刘开渠故居位于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杜集经济开发区)罗里行政村刘窑自然村。现存的刘开渠故居是三间青砖小瓦坐北朝南的典型明代建筑。刘开渠1904年4月就出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坎坷的童年。16岁去北京求学中间只回来一次。直到1986年8月,他才又回到了阔别60余年的这三间老屋,当时受到了淮北市各级领导及众多乡亲特别热情隆重的欢迎和接待。

刘开渠故居后院原来有西厢房五间,东厢房五间,南屋过道一间,牛屋两间,农具储藏两间,炮楼一座。文革中被毁,只剩下刘开渠出生的主房堂屋三间。故居土改时,因是地主成分,刘开渠的父亲刘肇宽一家搬出这个房子。2014年4月刘开渠故居被淮北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4月对刘开渠故居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恢复原貌。

据老年人回忆,瓦屋院门口朝东,三进三出的院落,门前有台阶两边有雕龙画凤的石龛,大门安有滚龙门嵌子。第一进院落是宅大门与二门之间,这里是待客空间。一般来说,客人进到前院之后就要止步了,不能进入二门。除非你的身份特别尊贵,或是院子主人亲近的访客,这才可以被请进内院。第二进院落是二门(垂花门)与三门之间(三门不一定是门)。这里是家族成员生活的区域,家长长辈以及子嗣住在这里。按照规定,长辈住正房,晚辈住东西厢房。

三进三出的院子,第三进院落在三门之后,也就是正房后面。这里在四合院最为隐秘,所以家中小姐可以住在这里,有女仆陪侍。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就是说的三进三出院子的最后的“进”。据说是刘墉江南私访路过刘窑续为本家所安置,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先刘开渠故居只是当时的后院。大门、前院和会客厅都毁于战火。

故事:

刘开渠画伙伴捉蚂蚱

刘开渠在童年就表现出惊人的画画天赋。有一天,刘开渠和几个小伙伴去刘家山窝去割草,割草累了,就打闹嬉戏,在山沟里捉蚂蚱。刘开渠看到名叫斧头的小伙伴,光着一只脚,猫着腰,举着鞋捉蚂蚱,草箕子里只有一把草,歪倒在一边。刘开渠先在地上画,回家又在纸上画了出了,交给斧头的父亲手里,斧头的父亲非常惊讶,看到画面场景,动作,惟妙惟肖,赞不绝口,大田(刘开渠乳名)奇才。事情至今村民仍会提起。

(刘长权 搜集整理)

刘开渠卖画

刘开渠年轻时,在上海的日子过得相当窘迫。一日,他画了一只老虎拿到街上去卖。这幅画引起了一个外国人的注意。外国人问:“你要多少钱才肯卖掉它?”他说:“500美元。”外国人觉得太贵,又问:“能不能少点儿?”他淡淡地说:“不能!”随之,将画撕得粉碎。

外国人被他的举动惊呆了:“年轻人,干嘛要这样呢?你生气了吗?”

刘开渠平静地说:“不,先生,我没生气。我卖500美元是因为我认为这幅画值这个价钱。而您跟我讨价还价,说明您觉得它不值这个价,显然这幅作品不能令您满意。我会越来越努力,作出越来越好的画作,直到令客人满意为止。所以我撕了这幅画,因为它不够好。”

那时刘开渠,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青年。

虽然刘开渠缺钱,可他从没因此而降低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标准,也没有让尘世的物质诱惑影响他的追求。这种追求使他不断努力并最终成为一名雕塑大师。

(刘长权 搜集整理)

刘长权自吟诗并书

作者简介:

刘长权,号醉翁,笔名刘尧醉翁,男 ,汉族, 1954年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刘窑村(雕塑大师刘开渠故居在此)。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高级书画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淮北市书法协会会员,濉溪美协常务理事,淮北市杜集区刘开渠故居诗词书画社社长。

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书画展。在2015年,2016年两次庐山杯大赛中获银奖。2017年全国“一带一路”书画大赛银奖。2017庐山杯全国大赛银奖。2017安徽省百名书画家最具实力奖。2018年9月庐山杯大赛金奖!诗词发表于中华诗词网络平台及各诗词网站,散见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安徽卷》、《烈山文艺》、《八省荟萃》等。

兴趣爱好维系书画信念,本着学以博能,习以演进,修以明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学以致用。古人云: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这就是我的信条。

0 阅读:0
醉翁刘尧

醉翁刘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