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存在的底层思维逻辑惯性
底层思维逻辑的惯性认知
那么底层的思维逻辑是什么呢?就是每个人思考一件事的时候,潜意识里需要避免的,以及潜意识里以前成功的,这些潜意识的惯性逻辑,就是最底层的思维逻辑。
简单的就像是一个人吃饭,中国人直接拿起筷子,这根本就不用额外思考,但是西方人就不知道怎么弄了。反过来,我们走到西方,看见他们的西餐,也要学习这么一个简单的吃饭,就有底层的思维惯性。所有人都存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底层逻辑。
这也是很大一部分人都会出现的思维错误,尤其是年龄越大越是这样。
所有人的思维都有一个底层的行为逻辑,那么这个逻辑怎么来的呢?
就是靠以往的经验与认知积存而成,100%的人的思维底层都是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的思考方式。
但是很多人的经验是固定的,也是对比以往的成功经验为底层思考。
这不能说是错误,但是肯定不是完美的。因为世界在变,思想在变。
那么思维底层跟不上大众思维的变化,就会出现认知的惯性思维。
就像是父母用自认为对的思维教育孩子,要怎样怎样,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的思维惯性是错误的。
被老人套路过的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见到倒地的人不要轻易扶起,因为小心被套路。不要摔到同一个坑里。
在与官员交流的时候,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就是,要送礼办事。否则就办不成。但是行政服务大厅办事公开化,就不用这些了。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不敢去政府办事,所以代办公司才有钱挣。
在与老板交流的时候,很多人是谨慎的,自然就会多个防备心,怕被套路还不自知。但是世界还是好人多。
这些固定化的底层思维,往往会伴随一生,有些人说这些事错的吗?不全部是错的,大部分是对的,这就是对以往经验的肯定。
但是作为企业经营者,出现这些底层的逻辑只会是决策的落后,以及为此付出代价。
因为时代在变化,提高对社会的认知,才是改善底层思维逻辑的最好方法。
那些被捧到天上去的老板,很多时候不接触底层,就会用“何不食肉糜”的荒唐思维,来判断未来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多接触新的东西,多与更多层次的人交流。
不要唯经验论,要以过程和结果论,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为目的,多让别人发言,听取更多任何意见之后,在总结决定。
这也符合《道德经》的无为而治,用别人的意见解决自己的问题,成就感都给别人,但是事实的成功留给自己。做一个只要结果的无名英雄,这才是高明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