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曹丕为何不趁机进攻东吴或者蜀汉?反倒是毫无作为?

此中有真意 2024-11-22 17:15:01

前言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刘备因为要给关羽报仇,亲自带着大批人马去攻打东吴,孙权呢,就任命陆逊当总指挥,带着军队来迎战。

夷陵之战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退保北方,刘备势如破竹,占据荆南四郡以及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后又入蜀占据益州,留大将关羽坐镇荆州五郡。刘备占据蜀川后,孙权因为刘备不还荆州而怀恨在心,尤其是荆州居于建业上游,这直接威胁到孙权在江东政权的安全,而且这里还是蜀国和魏国争夺中原的重要地方,东吴只有把南郡占了,才算真正让东吴稳定下来。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北伐曹魏,威震华夏,但曹操采纳谋士建议,利用孙、刘之间的矛盾,劝孙权向荆州进击关羽后方。孙权趁关羽与曹军于樊城交战之时,遣大将吕蒙偷袭荆州南郡治所江陵。江陵守将糜芳投降东吴,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被吴将俘杀。孙权占领荆州六郡,吴、蜀联盟关系破裂。

曹丕的三种选择及各方意见

夷陵之战爆发后,曹丕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当时,曹魏内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声音。

不管吴蜀争斗

趁机灭吴

顶尖谋士刘晔计划在吴蜀决战时,魏国出兵进攻吴国。刘晔认为,孙权的臣服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能是真心归降。在吴蜀两国当中,吴国的实力要强于蜀国。如果魏国能趁机灭吴,那么灭蜀就只是时间问题。

坐山观虎斗

御史大夫王朗觉得应等吴蜀两国大战结束、两败俱伤时再出兵,可渔翁得利。王朗并非曹丕的嫡系,甚至不是曹操的嫡系,所以他需要尽可能从曹丕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尽量符合曹丕心意的方案。他认为现在出兵不是最佳时机,应等待双方消耗殆尽后再行动。

曹丕最终决策及原因

夷陵之战时坐山观虎斗

刘备和孙权开战时,曹丕选择听从贾诩和王朗的话,坐山观虎斗。一是想等吴蜀分出胜负后再行动,二是曹魏内部也有诸多问题需要处理,如曹丕刚刚登基,魏蜀吴三家需重新构建关系;国内面临天灾、瘟疫、人心不稳、家族内部矛盾及北方边境叛乱等问题。

曹丕继位后,曹魏政权动荡不安。曹丕需要进行内部清洗,他与曹植的竞争激烈,双方势力错综复杂。朝中仍有不少忠于汉室的重臣,他们对曹丕称帝心存不满。军方也不稳定,臧霸所部和青州兵擅自离开就是危险信号。在曹操去世后,张掖郡人张进挟持太守反叛,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也在河西作乱。为了坐稳皇位,曹丕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调整军队系统,无暇发动大规模战争。

曹魏想要插手夷陵之战困难重重。与蜀汉没有联手基础,对东吴也没有出兵借口。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双方皆以汉室继承人自居,互相称对方为 “反贼”,根本无法合作。而东吴早在曹操时期就已向其称臣,曹丕称帝后仍主动称臣,曹魏难以在东吴被攻击时对其动兵。曹魏兵力多在西线,调集军队需要时间。自建安十六年起,曹军主力就在孙权和马超两线来回折返,疲惫不堪。曹操去世前,“汉中之战” 刚结束,曹魏主力尚在陈仓、长安一线,且夏侯尚护送曹操灵柩返回邺城安葬,导致中原兵力空虚。南下时机难以掌控。一旦曹魏大举南下,孙吴可能会与蜀汉再度联手抗曹,所以曹军必须在吴蜀打得难解难分、短期内难以和解时挥军南下,但夷陵之战中双方对峙时间长,决战又太过短暂,曹丕根本没有反应时间。

夷陵之战后出兵东吴

夷陵之战结束几个月后,曹丕出兵东吴,选择了刘晔的方案。他认为此时是最佳机会,吴蜀双方都已损耗极大。但曹丕千算万算,漏算了两件事:一是曹魏大军内部爆发瘟疫,战斗力大减;二是镇守江陵的朱然出乎意料地能打,在曹魏名将连续围攻六个月后依然能守住江陵。曹丕最初的战争目标就是东吴。夷陵之战进行中,刘备势如破竹,曹丕认为东吴必然不是对手,便做好了发兵东吴的准备。虽然最终东吴获胜,但曹丕认为东吴在战争中也耗费巨大,军士疲惫,凭借魏军的实力能够战胜东吴。

曹丕喜欢先难后易,他认为一旦能战胜东吴,就可以趁大胜之势进攻蜀汉,一举统一天下。再者,孙权在夷陵之战初期向曹魏称臣,后来发现曹魏不给予帮助且有增兵动向,便断绝了与曹魏的关系,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让曹丕面子受挫。曹丕出兵东吴后,曹军主力与东吴军队展开激战。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但朱然固守江陵,再加上曹军军中爆发瘟疫,曹丕只能与孙权讲和。这次伐吴虽然曹丕做了充分准备,但最终无功而返。

曹丕不攻蜀汉的原因

东吴实力更强,是主要战略敌人:东吴在夷陵之战后实力大增,曹魏朝堂主流意见认为蜀汉是小国,名将关羽已死,不足为惧,而东吴才是最大战略敌人,所以曹魏把主要军事力量部署在与东吴接壤的国境上。自关羽失荆州后,孙权强占原属于刘备的荆州三郡,成为曹魏之后三国中的第二大势力,实力远超蜀汉。曹魏朝堂普遍认为蜀汉没有拿得出手的将领,对外征战实力不足,难以对曹魏构成威胁。东吴因得到荆州三郡的人口和地盘,实力大增,被视为最大战略敌人。

曹魏周边除了蜀汉、东吴政权外,还有辽东公孙氏政权以及西北的匈奴人、乌桓人和鲜卑人虎视眈眈。其中,对曹魏威胁最大的是东吴,其次是蜀汉,再次是辽东公孙氏,最后才是西北的游牧民族。基于不能同时发起两场战争的原则,曹魏只能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战略进攻。若进攻蜀汉,南方的东吴可能趁虚而入;而进攻东吴,蜀汉此时没有对外发动战争的能力,不会对曹魏构成背后威胁。防蜀攻吴成为曹魏政权的既定战略。攻蜀风险大,攻吴战略威胁小:从战略上看,曹魏不能同时发起两场战争。如果攻蜀,南方东吴可能趁虚而入,且从关中及雍凉一线南下攻打蜀汉,道路难走,天气多变,风险极大。而攻吴,荆州到淮阳一带是平原地势,有利于展开军队作战,且夷陵之战后处于冬季长江枯水期,吴军水军实力大打折扣。

关羽失去荆州后,曹魏与蜀汉的国界变为汉中到关中的八百里秦川之地到荆州上庸郡与益州巴郡的交界处。曹魏若要进攻蜀汉,需将中部荆州战区和东部合肥战区的大量军队调往关中地区,这意味着将今天驻扎在安徽、江苏、河南、湖北一带的军队调到陕西,然后穿越蜀道进入汉中,大规模的调动耗时费力。

从关中及雍凉一线南下攻打蜀汉,道路条件恶劣。从关中到汉中只有五条路可走,且大多是建在悬崖上的栈道。曹真伐蜀在子午谷走了一个月还未走到汉中,就因天气原因被迫撤退。曹真之子曹爽伐蜀也以失败告终。当时汉中由大将魏延防守,蜀汉可利用天险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步。即便曹魏集中全国一半以上的兵力攻打蜀汉,若因道路或天气原因失败,东吴可能发起进攻,曹魏将面临极大风险。而且,一旦失败,从关中前线撤回荆州或合肥又是上千公里,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曹丕不攻东吴的原因

被孙权称臣迷惑:夷陵之战前,孙权先是向曹操主动称臣,后又向曹丕称臣。在襄樊之战时,孙权就通过示好举动与曹操联手击败关羽。黄初二年,孙权因袭杀关羽收荆襄之地,害怕刘备报复,便假意与曹丕遣使修好奉章,并遣于禁等还。曹丕遂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在夷陵之战爆发时,孙权所在的吴国名义上属于曹魏王朝。在古代战争中讲究名正言顺,曹丕此时找不出攻打东吴的借口。若曹丕此时讨伐隶属于曹魏的吴国,难以向天下交代。等到夷陵之战结束后,曹丕征召孙权的太子登入朝为质被拒,这才找到了出兵讨伐东吴的借口,可惜已错过最佳时机。

相对于曹操,曹丕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缺乏战场上的历练。曹操在官渡之战时能抓住偷袭袁绍粮草的机会取得胜利,而曹丕在夷陵之战爆发之际却未能做出及时且正确的选择。如果曹操在世,很可能会抓住机会攻打东吴,让东吴陷入两线作战,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巩固自身地位:曹丕刚刚完成篡汉称帝这一重要工作,需要花费时间巩固自己的位置。

延康元年十月初一,魏王曹丕下诏收殓、祭奠阵亡将士;十三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黄初三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之后西域复通,设立戊己校尉;三月,封皇长子曹叡为平原王,弟弟曹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四月,封曹植为鄄城王;九月,立贵人郭女王为皇后。曹丕在称帝后需要处理诸多事务,无暇在夷陵之战爆发之际做出正确选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