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心脏病发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享年88岁。台湾当局为蒋介石举行了一场极其隆重的葬礼,并将蒋介石的遗体停放在国父纪念馆五天,以供民众们瞻仰悼念。
纪念活动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灵堂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老人,只见他在宋美龄秘书的搀扶下,慢慢走近了蒋介石的灵柩。
在蒋介石的遗体前,他慢慢俯下身去,最后一次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蒋介石的遗容,手指微颤地抚了抚蒋介石的水晶棺。
老人面容凝重的看了许久之后,直起身来,又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图|蒋介石葬礼上的宋美龄等人
前来吊唁的人都对这个老人的身份十分好奇,直到看到老人送来的挽联,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老人,就是与蒋介石缠斗了半生的张学良。
而张学良留在蒋介石葬礼上的这16个字,也高度概括了他这一生和蒋介石之间的恩恩怨怨。
恩怨开始:东北易帜张学良与蒋介石的交往是从1928年开始的,但其实早在1927年,张学良就曾试图和蒋介石联络,希望可以“罢战言和,共商国是。”
在接受北京记者采访时,张学良表示:“余等平日主张,无论何党何派,不分畛域,倘以富国利民为前提,与余等宗旨不悖,均可合作。南北双方原无不解之仇,倘能互蠲成见,自有合作之可能。”
图|张学良早期照片
不过因为张学良身份特殊,纵使有“免胄寻盟之真意”,也只能囿于“军令如山”与“父命难违”,未能如愿与蒋介石言和。
直到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张学良才与蒋介石有了更多的接触。
彼时,张作霖被日本侵略军密谋炸死,北方局势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从前线赶回沈阳,继承了父亲职务并成功的稳定了东北的局势。
登上政治舞台之后的张学良就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今后的东北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摆在张学良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和日本人合作、割据东北闭关自守以及和服从南京政府。
图|皇姑屯事件是是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就是死于日本人之手,而且张学良在国家主权上的立场坚定,誓死不做日本人的傀儡,所以第一条路行不通;
至于第二条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残忍暴虐的日本侵略军的野心之下,想要独善其身自是不可能的。
所以张学良只有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合作这一条路可以走。
不过当时国民党的内部也并没有完成统一,阎、桂、冯等军阀拥兵自重,都与蒋介石貌神合离。虽然他们都想拉拢张学良,扩充己方势力,但是张学良始终认为只有蒋介石才是有实力能够统一中国的人。
图|青年时期意气风发的蒋介石
张学良向蒋介石抛出了橄榄枝,正巧蒋介石也开始着手改善南京与东北之间的关系,两个人意见统一,交集便逐渐多了起来。
任职后不久,张学良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对国民政府态度谅解,并愿与国民政府谈判,根据平等之和平条件。”
同时,张学良为了表示自己与蒋介石谈判的诚意,还邀请何成浚前来共商事宜,并且将关内奉军全部撤退到了关外。
蒋介石接收到张学良的和谈信号,决定亲自北上,与张学良洽商定和谈的事宜,并在7月3日时顺利抵达了北平。
图|张学良与蒋介石合影
蒋介石以为这是一个解决东北问题的大好时机,所以抵达北京以后,还特意给留守南京主持大局的谭延闿发去指令:“奉方事现由中负责接洽,如有该处代表来京商承者,请转知国府各委员一概拒绝,以免纷歧。”
蒋介石亲自担任与奉方谈判的主导人,足见蒋介石对收归奉军的重视。
不过“易帜”一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张学良与蒋介石联手,日本侵略军无论如何都不会愿意的。
当日本侵略军看到张学良多次表达与蒋介石和谈的意愿后,警铃大作,开始想方设法地组织东北“易帜”。
日本方面开始致电张学良给他施压:“为今之计,东北宜以保境安民为重,勿过于向南方采取接近态度。”
图|任职奉军陆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团长的张学良
面对日本人的威胁,张学良选择了视而不见,并且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和谈的态度和决心:“学良爱乡爱国,不甘后人,决无妨害统一之意。”
从决定“易帜”到完成“易帜”,历时七个月的时间,在突破了日本侵略军的干涉和阻挠,并在利益冲突下双方各自协商让步之后,东北易帜完成。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张作相等通电全国:
“仰承先大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图|张学良与蒋介石合影
东北易帜对于蒋介石与张学良来说,是一场“双赢”。
蒋介石通过张学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张学良也成功地保住了东北,并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实力派。
同样,蒋介石与张学良的联手,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同时,也成功的让日本侵略军的野心落空。
东北易帜是张学良与蒋介石正式联系和交往之后,由两人共同参与而促成的第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两个人恩怨开始的重要节点。
关系加深:中原大战在中原大战中,张学良为蒋介石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物资提供、人员补充和提供战场便利等多个方面。
东北易帜之后,南京政府虽然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但是其实内部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图|宴会上笑容满面的蒋介石
蒋介石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实力,便开始设计削弱各地方势力,不过他的做法也很快引起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各派人员的不满。
蒋介石为了巩固中央统治削弱地方势力的做法是引起中原大战的直接原因。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不管是战争时长还是规模之大,都是继北伐战争之后中国军阀战争史上又一罕见的战争。
这场战争,几乎牵动了中国境内大大小小全部的军阀,而在所有军阀势力中,唯一没有被卷入战争的就是张学良。
图|中原大战示意图
对于这次军阀混战,起初张学良是抱着中立的态度,为了倡导和平解决问题,张学良还拿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劝导,力陈和平的重要性。
在一次演讲中,张学良说道:
“余于19岁时即参加战争,历年来对于战争不论其为战胜或失败,均感万分痛苦。余因战事至马牧集(在河南省东部陇海铁路线上,今称虞城)附近视察,该地人民多躺卧地上,面黄肌瘦,呻吟憔悴,痛苦不堪言状。盖人民之所以流离失所者,全因军人之压迫,而军人之所以压迫人民者,又因战事之发生,故内战实为罪恶之母。”而“内争之肇始,并非全体将士之意旨,不过一二军阀为争夺地盘而已。”
图|意气风发的张学良
同时,张学良还与众位同僚们分析当下中国的局势,称:“十数年来,战祸频仍,人民既无生路,国是日在飘摇,以致外侮侵凌,亦日甚一日。”
所以他倡导军阀应该:“莫若先弭战祸,一致抵御外侮。”
张学良体谅常年战火蔓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所以坚持和平宗旨。不过张学良的主张注定很难做到。
当时国内情况复杂,张学良代表东北进行“易帜”之后,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东北当局的独立性,可是它仍旧是一个依附于中央政府的地方政府,在进行很多外交活动的时候仍旧需要中央政府的出面。
图|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失去家园
在别人劝解张学良反蒋的时候,张学良曾经说过:“际此时局,处境较具苦衷,外交问题,今后仍与宁府联络进行,不便与南京政府断绝关系。”
也因此,在中原大战时期,张学良则更加偏向于蒋介石一方。
在给徐源泉、何成浚的电报中,张学良说道:“东北情形特殊,想为兄所洞鉴,一切行动,每难如愿,但于国家大局有所裨益,在可能范围中,必当尽力赴之也。”
“弟无论情势如何,必尽绵薄,以酬我兄爱护之殷,兼报介公知遇之厚。”
图|张学良与宋美龄合影
张学良站队蒋介石,首先就是以己之力接济蒋介石。
蒋介石要求张学良:“军事行动,粮饷不可稍缺,请拨借高粱200石,运送来沪,作为骑兵之用。”
不久,再次致电张学良:“晋阎叛变,业已调军队痛击,惟兵马粮草,必须充足,请拨借高粱100石,运输至青岛,交陈调元查收,作为军马之用。”
除了粮食,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在面对阎锡山等人的请求时,张学良一律婉拒了,而在面对蒋介石的弹药请求是时,张学良则始终抱着“东北兵工厂应源源供应之”的态度。
图|张学良与蒋介石夫妇合影
除了物资上面的协助,还在战场上支持蒋方行动。
在蒋介石的日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到青岛部队已完全上陆,集中胶州;兵力虽只一师,而青岛为奉天海军所在地,我陆军得以上陆,在逆方观之,必疑奉天方面已加入我战线矣!且青岛可以上陆,则天津亦可以上陆,阎锡山之后方动摇矣。奉军虽未加入作战,而于我之政略战略,皆占先一着矣。”
可见,张学良始终在尽力协助蒋介石的军队,甚至帮助李韫珩部登陆青岛,这在宁蒋和晋阎军事势力之消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张学良与蒋介石合影
同时,张学良还帮助蒋介石保荐官员以补充蒋介石一方职位上的人员空缺。
不过张学良虽然在行动上支持蒋介石,在关系与蒋介石的从属关系也更加明确,但是张学良从来没有对外宣称与蒋介石站在一起,也拒绝入关助蒋。
直到8月14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发来电报,称:
“今晨我右翼军已占领济南城外之隆兴山一带,左翼军占领长清西南之归忌镇。晋军崩溃已无问题。尚望力请汉兄从速出兵平津与石家庄堵截,勿使晋军片甲退入娘子关,以求根本解决。”
图|张学良(中间坐者)和张学曾、张学思的合影
此前张学良碍于中原大战胜负难分,所以一直没有公开帮助蒋介石,如今听到蒋介石一方占据绝对的优势以后,便坚定了追随蒋介石的决心。
同时,为了拉拢张学良,蒋介石也是煞费苦心。蒋介石以高官和让出华北地盘相许,并在财政和出兵华北的军费予以满足。
待到时机成熟,张学良便以“调停”的名义带领十万大军进关,接收平津,终结了历时七个月 的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是蒋介石与张学良的第二次合作,在战争的过程中张学良始终倾向与南京政府,为了促进和保卫国家和平,张学良还出兵助蒋,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与蒋介石关系。
图|张学良与蒋介石合影
张学良率军入关,平息了战火,扭转了时局,帮助蒋介石在政治与军事上战胜了对手,让冯、阎、桂各派军阀都失去了与蒋介石分庭抗争的实力,成功帮助蒋介石稳住了地位。
张学良在关键时刻拉了蒋介石一把,也为蒋介石铺平了之后的道路,是有恩与蒋介石的。
蒋以怨报恩: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一心帮助蒋介石,也在蒋介石的提携下成为了国民党政府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中原大战中,张学良为了帮助蒋介石赢下战争入关,被蒋介石命令进行善后工作。张学良在关内停留,便无暇顾及东北,军队也没能及时调回东北,这就给了日本侵略军以可乘之机。
图|蒋介石与宋美龄合影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还未等张学良采取措施,蒋介石的指令便一封接着一封的飞到张学良的手上。
蒋介石主张,对于日本军方的侵略一律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在事变发生以前,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命令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如何挑衅,我方应不予以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
事变发生以后,蒋介石又开始秘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置可也。”
因为当时的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命令是绝对服从的态度,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从情感上,张学良始终奉行着“一切听命于中央”的思想。
图|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所以,张学良遵从了蒋介石的指令,采取“不抵抗主义”,也是蒋介石与张学良这一错误的决定,导致了仅仅四个月的时间,整个东三省就全部沦落到日本侵略者的手中。
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开始声讨蒋介石与张学良消极抵抗的行为。
蒋介石为了保全自己的名义,暗示张学良:“现在中国大局危险万状,你我两人好比共乘一只漏船,必须先下去一人,才能挽救船沉,你看谁先下去好?”
张学良明白蒋介石想让自己成为那个替罪羊,所以只能按照蒋介石的意思电报全国,称:
“此次蒋公北来,会商之下,益觉余今日之引咎辞职,即所以效忠党国,巩固中央之最善方法。故毅然下野,以谢国人,……而余本身只知为国,余皆不复计也。”
图|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民众
其实张学良拿出与蒋介石的电报往来,就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那个时候张学良对蒋介石言听计从,对蒋介石的所有决策的正确性也都深信不疑,所以他选择替蒋介石背下这口黑锅,蒋介石也毫不犹豫的将丧失国土的罪名推到他的身上。
从“九一八”事变中不难看出,蒋介石对于此前张学良的恩情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还有点恩将仇报的意思,不仅让张学良失去了让自己登上政治舞台的家乡,更让他担上了不抵抗的罪责,被人们嘲讽是个“不抵抗将军”。
冲突爆发:西安事变在此之后,张学良便出国考察去了。从国外回来以后,张学良仍旧是对蒋介石存有幻想的,也支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张学良出任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一职,率东北军进驻西北,围剿刚到陕北立足未稳的中国共产党。
图|张学良与蒋介石合影
不过在交战的过程中,张学良却多次败给共产党,这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在蒋介石多番的批评之下,官兵们对蒋介石采取的内战政策反抗情绪也是日益高涨。
尤其是东北军,曾经就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担下了不少的骂名,如今跟共产党打还屡屡受挫,很快众人便发现“剿共”是没有出路的。
这个时候张学良也开始不满蒋介石的政策,多次给蒋介石发去电报请求蒋介石与共产党联手一同抗日。
没想到蒋介石对于张学良的诉求不仅不予理会,更是对张学良的这一想法进行了斥责。
图|蒋介石正在演讲
在洛阳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一再声明:“你们要知道,日本是皮肤之患,不足为虑共产党才是心腹之患,必须彻底消灭,剿共是国家根本大计,决不能动摇。”
蒋介石的做法让张学良痛心不已,也让张学良坚定了武力促进国共合作的决心。
1936年11月底,张学良与杨虎城召开了秘密会议,决定电请蒋来西安,面谏蒋介石。
蒋介石飞抵西安以后,张学良借助学生游行的契机向蒋介石请愿,请求蒋介石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再次遭到了蒋介石的训斥。
盛怒之下的蒋介石还威胁到:“你和杨虎城只有服从中央剿共命令,将部队开赴剿共前线,否则,东北军调往福建,西北军调往安徽。”
图|张学良与杨虎城合影
眼看着面谏无用,张学良与杨虎城被迫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开始对张学良与杨虎城软硬皆施,要求他们释放蒋介石。
张学良与杨虎城丝毫不为所动,在回复孔祥熙云时说道:“文日之举,纯为积极实现抗日救国主张,如中央确能改变政策,积极领导抗日,行动实现后,用我则愿作先锋,罪我亦愿束身归罪,否则,毅亡无方,空言洽商,非弟本意云云。”
复蒋鼎文电云:
“文日之举,纯为爱国家,……总之,抗日主张如不能实现,难送委座返京,南京同仁如能平一时之忿气,为整个事体打算,则一切一切不难办到;否则,不顾大局,必欲用武力以对内,须知弟等发动此种惊人大事,岂能视同儿戏?一条生命早已置之度外。为自卫计,绝不惮起与之周旋。谁造内乱,谁误国家,自有天下后世之公论也。”
图|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在西安事变发生以后,宋美龄一直力主和解,她认为“此事若处理得宜,必能得合乎常情之解决。”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发生以后抵触的情绪也很强烈,被张学良扣押以后,蒋介石直言:“余亦宁死不受胁迫。”甚至为了反抗张学良兵谏不惜绝食。
最后,宋美龄决定亲赴西安,这个时候蒋介石的态度仍是:“切不可来!务请转达余妻,待余死后来收余骨可也。”
可是等到宋美龄真的来到西安,蒋介石大为感动,态度也不再如之前那般强硬。
图|宋美龄与蒋介石合影
后来,宋美龄代替蒋介石与周总理、张学良与杨虎城约谈,会议中,宋美龄同意停止内战,表示以后不“剿共”了,并对周恩来千里迢迢来调解表示感激。
西安事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张学良与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为表忠心,张学良还亲自护送蒋介石回京。
不过刚刚抵达南京,张学良就失去了自由,被蒋介石监禁,这一困,就是五十多年。
在蒋介石的葬礼上,张学良没有过多开心或者难过的情绪,只是面容严肃地见了蒋介石最后一面,送了他最后一程。
图蒋介石返回南京
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的恩恩怨怨,张学良用一副挽联概括了出来:“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张学良对蒋介石是信任的、是忠诚的,是蒋介石的专断和猜忌葬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让他失去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将军。
蒋介石会败给中共,也是有原因的。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