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积电被美国“邀请”迁移,是从2023年开始执行的。当年美国总统拜登借着《芯片投资法案》“要求”台积电公司在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新开工厂,并为他们提供十亿美元的补偿。当时美国表示这只是“普通生产线迁移计划”,也就是说台积电核心技术还可以留在台岛,只在美国建立厂房和生产中心就行了;这种要求对于台湾来说根本无法拒绝,因为台当局在国际上依赖美国的支持。尽管张忠谋对此有异议,在台积电搬迁的时候还说了“想在美国复制台湾工厂模式,是做不到的”。

但自从台积电搬往美国之后,一切都不受控制了。2024年美媒曝出拜登政府又提出新要求,让“一部分技术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包括这些开发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台当局依旧同意。特朗普日前在共和党策略会议上表示,近期将对外国生产的计算机芯片、半导体、药品等课征关税;为了应对特朗普的讹诈,台积电宣布将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美国,建设三座晶圆厂及相关设施,这一决定在半导体行业引发热议,因为有消息人士称台积电还准备采取下一步转移动作,他们很可能要被掏空。

14日外媒报道,在特朗普一再动用关税威胁,以及诱导民进党政府“签署协议”的条件下,台积电为避免后续芯片关税重拳,正加速美国厂建置脚步,除亚利桑那州第三期晶圆厂提前在6月动土,比原先内部规划提早至少一年。另外,关于3nm的生产线,现在也在逐步迁往美国,岛内的技术已经有落后于美国的趋势了。台积电大规模投资美国,可能会引发市场供需失衡。大量产能集中在美国,可能导致全球其他地区的产能受到美国的严重制约。

有分析认为,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新一代半导体晶圆的“首发地”很可能就是在美国而不是中国台湾。这原本就是一笔赔本生意,因为业内人士统计,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比台湾高出30% - 50%,这使得台积电在美国运营工厂的人力成本大幅增加。再加上美国的土地、能源成本也相对较高,以及可能面临的供应链配套不完善问题,都将极大提升台积电的生产成本。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当地缺乏半导体产业链的成熟配套,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都需要从其他地区运输,成本很高;但即便是如此,他们都要不顾一切将工厂迁往美国。

值得一提的还有,台岛民进党当局对美国一再退让,所以若美国通过政策手段强制要求台积电分享技术,或者在关键技术岗位安排美方人员,台积电也不太可能拒绝,他们的技术独立性将难以保障。业内人士也认为,等到美国政府完全“拿下”台积电,掌握其生产力之后,美国必然会出台更多限制措施,要求台积电配合其政治战略,这将使台积电在全球市场的运营受到更多政治因素干扰。到时候美国政府就会将台积电纳入他们的“全球芯片计划”中的一环,强制台积电停止为中国企业供货,这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不过到时候台湾也就变得更加“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