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东省原副省长,1967年被迫害致死,孙子官至正国级

雅可谈过去 2024-03-17 09:11:40

在河北省西部、石家庄市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地区,有一座县城,名为平山县。

平山县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又一批平山子弟从这里出发,走上革命之路,为新中国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他叫栗再温,曾担任山东省副省长的职务。

栗再温有哪些特殊的经历呢?

1908年,栗再温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杜家庄南沟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杜家庄南沟位于深山之中,是一个非常闭塞的小村庄,但在栗再温的带领下,共产主义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一个满门忠烈的革命之家。

早年时期的栗再温主要在家乡读书,曾就读于县立洪子店高小,于1924年考入北平私立大同中学,在此期间,栗再温广泛阅读进步书刊与报纸,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懂得了革命的许多道理,并有了一个崇拜的革命偶像,他就是李大钊。

1927年5月,在同学贺仲莲的介绍下,栗再温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府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栗再温没有畏惧,仍然坚持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栗再温担任中共山西特委书记,在学校建立党的组织,还组建了山西革命互济会、左翼作家联盟、山西文化总同盟等进步团体。

1934年底,被营救出狱的栗再温回到家乡平山,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开始参与县委的领导工作,在此期间,栗再温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号召农民入党,并创建了平山红军游击队。

1936年3月,栗再温领导的游击队砸下口盐店,震惊了河北、山西两省,使阎锡山不得不抽重兵布防,有力配合了红军东渡黄河的军事行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栗再温参与了晋察冀四分区抗日地区的开辟,并担任冀西四特委书记,于1940年奉调延安,担任中央党校行政处长、组织科长等职务,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一定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栗再温先后担任晋察冀边区贸易公司监委书记、晋察冀边区石家庄办事处副主任、华北总工会筹委会主任等职务,为共和国的创建立下了大功。

新中国成立后,栗再温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书记处书记、党委书记等职务,于1960年被调到山东担任副省长。

1963年河北、山东等地爆发特大洪水,在中央的指示下,栗再温组织住在“恩洼县”的158个村庄8.8万人安全撤出,完成破堤任务,然后又连续奋战七昼夜,控制了堤口塌方,防止了德州一带数十万人民被淹。

1966年,中华大地上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当时有许多红卫兵到处破坏文物,为了保护国家文物,栗再温受到红卫兵的批斗,被关入“牛棚”,1967年2月,栗再温忧愤成疾,在狱中被迫害致死,终年59岁。

1979年,中共山东省委正式为栗再温平反,恢复一切名誉,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此外,在栗再温的影响下,栗家先后有27人走上革命道路,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举家革命”,栗再温有一个侄子叫栗政清,在1936年牺牲于天津的日本监狱,年仅20岁,栗再温另一个侄子栗政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壮烈牺牲于陕西扶眉,年仅26岁。

栗政通在革命的十几年里,曾为家乡亲人寄过多封“战地家书”,最后一封写道:

“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

栗政通牺牲的第二年(1950年),他的一个侄子在河北平山老家降生,父亲以“战地家书”之意为儿子取名“战书”,表达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按照辈分,栗战书是栗再温的侄孙,在党和国家的呵护下,栗战书一步步成长起来,后来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务,成为正国级领导人。

19 阅读:12820

雅可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