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现在的我们已经发现了5000多颗位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这些系外行星有大有小,围绕着不同类型的恒星运行。在它们之中,有一颗被命名为“开普勒-452b”的行星在发现之后就备受关注,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条件与地球非常相似,并因此被认为是很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开普勒-452b”(kepler-452b)是科学家在天鹅座方向发现的一颗“超级地球”,距离我们大约1800光年。简单来讲,“超级地球”是指那些比地球更大的类地行星,而观测数据表明,“开普勒-452b”正是一颗类地行星,并且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半径约为地球的1.5倍,所以它可以说是一颗标准的“超级地球”。
“开普勒-452b”围绕着一颗名为“开普勒-452”(kepler-452)的恒星运行,这是一颗与太阳一样的G型主序星,并且这颗恒星的质量只比太阳大3.7%,半径也只有太阳的1.11倍,表面温度约为5757 K ,非常接近太阳的表面温度5778K,由此可见,从主恒星这方面来讲,“开普勒-452b”与地球的条件是非常相似的。
另一方面来讲,“开普勒-452b”的自身条件也与地球很相似,除了都是岩石行星之外,它还与地球一样都位于其主恒星的宜居带之中。
假如一颗行星距离主恒星太近,其表面的水就会蒸发,距离主恒星太远,水则会冻结,而只有在一个合适的距离范围之内,行星表面的水才会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而根据我们对已知生命的认知,液态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就将这种“合适的距离范围”称为宜居带。
与地球相比,“开普勒-452b”与主恒星的距离只是稍微远了一点,平均距离约为1.04个天文单位,所以它同样也是位于其主恒星的宜居带之中,也很可能因此而具备了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
“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约为385个地球日,也就是说,那里的一年相当于我们地球上的385天,由于与主恒星距离合适,它并没有被“潮汐锁定”,因此在这颗“超级地球”上,也会像地球一样是有昼夜交替的。
更重要的是,“开普勒-452b”的主恒星诞生于大约65亿年前,而根据恒星演化模型来估算,在其主恒星诞生5亿年之后,“开普勒-452b”就一直位于宜居带之中,也就是说,它在宜居带里待了60亿年。
作为对比,地球的年龄也“只有”大约45.5亿年,而根据现有的古生物研究,至少在37.7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生命,据此我们不难推测出,在“开普勒-452b”这颗“超级地球”上,很可能存在生命,毕竟它的各种条件都与地球相似,并且还为生命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非常充足的时间。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开普勒-452b”的表面重力大约是地球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在这颗“超级地球”上真的存在生命,那么它们就将会承受更大的重力,在这种情况下,那里的生命就可能会倾向于向更矮小或更扁平的形态演化,以减少重力对它们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开普勒-452b”在宜居带里待了长达60亿年的时间,我们甚至还不能排除那里演化出了智慧文明的可能,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就有一定的可能向宇宙深空发射无线电波,就像我们人类文明一样。
正因为如此,致力于搜索地外文明(SETI)的研究人员对“开普勒-452b”很感兴趣,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