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在信件中说:我对中国传统武术失去了信心,包括咏春拳

张安邦 2020-12-16 17:38:35

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1969年1月4日,李小龙从洛杉矶贝莱尔家中致信远在澳大利亚的咏春拳师兄、也是发小张卓庆师傅,表达思念之情的同时,讨论武学是两人永恒的话题。这里先通过这封信来聊聊李小龙是哪国人?他的功夫是不是中国功夫?然后再聊聊提问者的疑惑。在信中,李小龙欣喜的分享:三个全美全接触空手道冠军师从与他,此事,也让“中国人”在武坛名声大噪。接着李小龙称自己坚持认为自己的拳法就是中国功夫,但是他对几乎全部中国传统武术已然逝去了信心,因为李小龙觉得他们都在纸上谈兵,包括他以当下的眼光审视的咏春拳在内,这个打击面是非常广的,在当今武林看来也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何况是在半个世纪前?

问题中提到的信件的信封原件图片

李小龙由此念想,已经是水到渠成,此时,他来美国近十年,美国的开放式的武学环境给了他自由发展的长足空间,尤其是他与黄泽民师傅这一战更是成为他武学嬗变的直接导火索,当然这一战,张安邦已经在很多文章中说过,跟所谓传授外国人功夫没有多少关系,属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内部矛盾,李小龙属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集大成者,但是这件事上其实跟民族大义、武林规矩关系不大,个人恩怨才是主因。李小龙师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快言快语,也有意气风发、情绪使然!

张卓庆与李小龙在香港合影

其实这封信之前,也就是信中李小龙提到的过去五年,他开始带上护头、拳套、护甲、护膝和护腿等,开展全接触也就是拳拳到肉的实战训练,此时的他的目标就是真实的实战,李小龙在信中提到完全应对街头实战,其实在奥克兰就已经偏向街头真打,但是据李小龙弟子巴斯帝罗师父回忆:李小龙在洛杉矶的训练更安全、更高效,采用了全副护具,打起来就像拳击加上腿,进行最激烈的时候,我们就在水泥地上练习MMA了。巴斯帝罗曾不止一次在中国大陆讲拳时说,他和李小龙在水泥地上就开始尝试MMA了。可见其他龙弟子的言论是真实的,李小龙打起来确实没有限制、没有规则,做到了无法、无限!也就是完全脱离了咏春拳,正如在本封信件中所言:我(李小龙)将我的拳法命名为截拳道,我没有局限于咏春拳,因为若论实效性,我认为咏春拳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这也是李小龙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要强的李小龙除了战胜自己,还要超越师兄弟,虽然他们出国后再无相见,但是信件中的对功夫、学业、事业,甚至置业的交流,都说明两人少年时代也是彼此互相追赶的对象!

上图:张卓庆与李小龙弟子黄锦铭编辑出版了《咏春拳与截拳道之比较》一书,能将两位武术家结合在一本书里,也只有《黑带》杂志有如此的号召力!张卓庆师傅也是李小龙纪念活动的常客,他除了跟黄锦铭师傅合作出书,也跟另一位重要的李小龙弟子伊鲁山度大师多次合作推广武术。

此封信件收入到李小龙原著之一的信件合辑里——1998年出版的李小龙信件合集《Letters Of Dragon:Correspondence》中,当然也有很多没有收入的信件,大家可以关注张安邦,我已经公开了一些。这本李小龙原著也有中文译本,最早是2011年尧俊芳编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引进出版的《李小龙:功夫之王的另一面》,实事求是翻译功底不错,但是对李小龙本人缺乏一些研究和了解。今年,也就是202年,后浪出版又重新编译出版此书,命名为《李小龙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译者李倩功底极高,对李小龙研究颇透,这不是恭维,不是因为后浪每年赠书给我,我就桃枝以桃、报之以李,不是的,确实是近年来翻译功底最深的一个,包括她翻译的李小龙原著《生活的哲学》,略胜之前所有李小龙中文译作,不是 她太厉害,后来者总会少走先行者的弯路。

关注张安邦,聊聊李小龙,说说截拳道!也欢迎大家来我工作室喝茶聊天,教拳养家之余,武馆开成了茶馆,多交些朋友呗!

注:文系原创,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谢谢!

0 阅读:153
评论列表
  • 2020-12-18 11:54

    这就尴尬了呀

  • 2020-12-20 07:44

    然而李小龙一辈子没有上过擂台,没有一场格斗比赛记录可查找。

  • 2020-12-21 20:11

    在传武中李小龙属走火入魔了

张安邦

简介:记录一位教拳师父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