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将领韩梅村是1933年长城抗战的亲历者,当时任第17军25师73旅146团的中校团附,这个第17军是新成立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徐庭瑶任军长,下面的三个师长分别是第25师师长关麟征,第83师师长刘戡,第2师长黄杰,妥妥的中央军。而第25师以下,第73旅旅长杜聿明,第145团团长戴安澜,第146团团长梁恺。第75旅的旅长是张耀明,第73旅是从安徽蚌埠一带坐火车最先到达北平附近的。
关于当时的长城抗战为什么失败,最后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而告终,韩梅村在其回忆录中,表述得相当有道理。
第一、指导思想错了。蒋介石的总体指导思想竟然是:“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其实,是把重点放到了外交上。
第二、三支抗日力量,各怀不同目的。东北军15万大军入关,不作抵抗;第29军打得好,得不到蒋介石的后勤支持,还想借机吞并了他们;中央军急调华北,物资、人心、战术等皆无准备,拿打旧军阀的战术对抗现代化装备的日军,打不到一块去。另外还有一些令人担忧,随时都有可能当汉奸、“带路党”的杂牌武装,包括崔兴武、孙殿英、刘桂棠、李守信等部,这些人的名字,听听都让人感觉到头皮发麻。同时还有冯占海、邓文、擅自新、李海书等抗日义勇军4万余人,也跑到了关内。这么多部队,集结于冀北及热河、察哈尔沿长城狭窄的一线,先不说打仗,吃饭问题咋解决,恐怕蒋介石都没有准备足够的柴米油盐。
第三、士气低落,军心焕散,除第29军打得顽强之外,东北军简直把仗打成了笑话。就拿汤二虎的部队来说,日军刚刚到了热河边境,邵本良团便当了汉奸。而汤二虎及其儿子、亲信统治热河三年,除了残害人民,把税收预征到民国30年之外,“连针鼻大一点好事都没做过。”这样的统治者,老百姓会支持他们抗日吗?而新来的中央军,也好不到哪儿去,就拿梁恺这个146团来说,部队刚刚开到北平附近,他们不是秣马厉兵,加强战备,而是一个个跑到北平城,享受花花世界去了,而且团长和三个营长,都去了。还有一个营长叫钟西彤的,因为嫖娼得了淋病,后来传给了他的未婚妻,害得女孩左腿瘫痪,还打上了官司。另外一个少校团附,还是个黄埔四期生,叫王铮的,竟然请长假到北平隐居去了。
第四、仓促应战,毫无章法。长城抗战,可谓是打得窝囊,跑到前线的第25师,刚一开战,师长关麟征便负伤撤出阵地,还牺牲了一个团长叫王润波的。战死千余,在撤退、逃跑的路上,被打死打伤三千多人。当第9军团总指挥杨杰提出迂回作战计划时,何应钦立即叫停,并向蒋介石建议,调走了杨杰。而各部实施的小规模迂回攻击、袭击、反冲锋等战术,也被何应钦严令叫停,怕日军反扑。由于不让基层指挥官主动寻求战机,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刘戡所部第83师,三天伤亡三千余人,气得刘戡拔枪自尽,未遂。
第五、最后形成了日军将领在“打中谈”,而中方将领却是在“谈中打”,一直到双方政治协定落幕,中国军队才结束被动挨打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