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有人去说一个事,说有一次他跟一个朋友去餐厅吃饭,刚好那天下起来了大雨。他这个朋友,就想去跟服务员借一把伞,因为餐厅里边没有公用的伞,但是服务员有伞。因为雨大,服务员就有点儿犹豫,因为觉得这个伞被他借走了,还能不能拿回来。
他就跟那个服务员保证说,“我保证,保证明天给你送过来。我住的也不远,你今天这样子帮我忙,我怎么可能会就昧了你的伞,不给你送回来呢?”服务员一想也是,就把伞借给他了。
结果过了两三天,他到这个朋友家,发现那个伞,在朋友家扔着呢。他就跟那个朋友说,“你为什么没有给人家送回去啊?你当时不是答应的好好的吗,说要把这个伞给人家送回去?”然后这个人就说,“哎呀,我在他那吃饭,吃了那么多钱,这一把伞才多少钱呀?就当是他送给我的赠品吧。”
然后这个人就说,“可是你在那吃饭,是那个饭店老板挣钱,你这个伞不给人家送回去,是人家服务员吃亏,这个好像不太合适吧?”然后他的那个朋友就说,“那有啥不合适的,一个伞才值多少钱呀?十块八块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么个事情。
然后说这个事情的那个人,就觉得,“哎呀,我的这个朋友比较自私啊,你看那个说好了给人家送过去,他自己就是嫌麻烦就不给人家送。”当然这个是太自私了哈。
但是我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简单说一两句这个里边涉及的心理现象。就是他这个朋友,他后边在被别人问,你为什么不把伞给人家送回去的时候,其实他是说出来了一些理由。
比如一个理由是说,我在那个饭店吃了那么多钱的饭,让他们已经赚了很多钱,然后我拿一个伞,这也就当是个赠品吧,这个伞也不值多少钱。这是他给出的理由。
他后面又强调了这个伞不值多少钱,这个理由在他自己感觉中,这当然是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对吧。难道我不是花了好多钱吗?难道我这个伞不是不值钱吗?
但是我们设想一下,他如果当时外面下着大雨,然后特别急需用伞的时候,他跟那个服务员说,我希望你能够把这个伞赠予给我。因为我在你这花了很多钱吃饭,然后这个伞也不值几个钱。你赠送给我,虽然是你自己有一点点损失,但是你的老板从我这赚了很多的钱。甚至他还可以跟服务员说,你用这种方式让顾客感到更满意。虽然你可能损失一把伞,但也许你的老板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会给你补偿。
他这个理,为什么没有在借伞的时候说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当时想,我无论如何要把伞借到,这是我当时最需要做的事情。我要是跟那个服务员说,我希望你把这个伞送给我,那服务员可能就不愿意送了。服务员觉得这毕竟是我个人的损失,哪怕是小损失。如果向他保证说我这个伞,我一定会还给你的,那服务员借给他的概率就会更大。
但是事后为什么又要讲这个道理呢?
因为他没还伞这件事,被他自己的朋友质疑了。这个时候他觉得我需要说一个理由,好让人觉得我这么做也有道理,这个时候他就把这个理拿出来了。这个时候拿出来这个理的目的,就是可以通过这样去说,然后自己就不用去还伞了。还伞毕竟挺麻烦的,可能还要走老长一段路。
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人的动机之后,我们就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了。这个里面的心理学的道理,就是说,其实啊,我们听别人去讲理的时候,不单单要看他讲的这个理有没有理,还要看他为什么要讲这个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这么讲?为什么在另外的时候换一种样子去讲他的道理,看看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而不要只看他讲的这个道理本身是多有理多没理。
要知道他背后的动机,其实我们就更能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更能清楚我们可能怎么样去和他相处。
END
关注我们
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
让生活有温度。
作者 | 朱建军
编辑 | 内小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