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美国大选来到最后时刻,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
来源丨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网、环球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南财快评(作者:张国玺)
美国参众两院在当地时间周三(6日)举行联席会议,确认选举人团投票结果,这也是确定拜登赢得总统大选的最后一步。
当天中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外对大批支持者发表演讲,表示他绝对不会承认败选,“我们将阻止窃取选举”。
随后,大批特朗普支持者强闯国会大厦,正在举行的众议院会议被迫紧急终止撤离。支持者们肆意走进大厦内部,破坏了建筑设施,并同警察爆发激烈冲突。 报道称,一女子在混乱中遭到枪击死亡。华盛顿市长紧急宣布6时开始宵禁,国民警卫队也大批出动赶往华盛顿。
特朗普称绝不会承认败选
据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1月6日中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其支持者游行,并在白宫前向示威群众讲话。 特朗普在讲话中称他将“绝对不会承认败选”。
特朗普继续在讲话中感谢参加游行的群众,并批判“假新闻媒体、大型科技公司”“偷走了”大选。他质疑大选投票结果,并表示他绝对不会承认败选,“我们将阻止窃取选举”。
特朗普继续暗示要求副总统彭斯“做正确的事”,并表示彭斯“绝对有权这样做”,将选票送回各州重新认证。
当天,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人团票结果将在国会进行认证。美国媒体分析,特朗普在认证中翻盘的几率几乎为0。
而副总统彭斯在认证过程中仅有仪式性功能,无权宣布选举人团票无效。
特朗普支持者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
特朗普讲话过后,特朗普的支持者们挥舞着旗帜在国会大厦前进行抗议。部分抗议者与警方发生冲突,警察使用了胡椒喷雾、喷水枪等来驱散示威人群。 国会警察称,当天下午,国会大厦的封锁线被抗议者攻破,人群闯入国会,与警方在国会内部也发生了冲突。
一女子遭枪击身亡!至少5人送院
据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华盛顿特区警察局表示, 早些时候被报在国会大厦内遭枪击的女子已确认死亡,目前还不能确认死者的身份。 据悉,死者被带离国会大厦时处于危急状态,最终死于胸部的枪伤。至少5人被送往医院。
据报道,美国国会警察已经要求包括联邦当局在内的更多执法部门提供协助,以应对无法控制的抗议人群。
另一个执法部门的消息来源说,华盛顿特区大都会警察局已经派出更多部门的警力来协助国会警察。 消息人士称,国会大厦外还发现几个可疑装置。
一名示威者在参议院会议厅。
抗议者坐在佩洛西办公室
华盛顿已开始宵禁
据央视新闻, 当天下午3点左右,国会警察开始组织议员们进行紧急撤离。 华盛顿市长鲍泽下令从当天晚上6点直至7日早上6点实施宵禁,并要求除市长同意或从事必要工作的人员外,任何人不得外出。 截至当晚6点,国会警察仍在清理闯入国会建筑内的抗议者。
抗议者们在华盛顿特区宵禁开始后缓慢从国会大厦撤离。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宣布,国会领导人已决定恢复联席会议,一旦国会大厦危机解除并可以使用后,议员们将继续对选举人票的计票进行认证。 佩洛西在致议员们的一封信中表示:“经过与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斯坦利·霍耶和党鞭吉姆·克莱伯恩的协商,并在致电五角大楼,司法部和副总统之后,我们决定,今晚在国会大厦被批准使用后,我们将继续工作。霍耶领袖将在稍后发布更多指导。”
国民警卫队全员出动!已抓捕至少13名抗议者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美国华盛顿特区警察局局长罗伯特·康提于当地时间1月6日表示,现已抓捕至少13名支持特朗普的国会大厦抗议者,并没收至少5样武器。
康提表示,被抓捕人员中并无华盛顿本地人,警方还在现场继续治暴,维护国会大厦的和平。目前,已有数名警员在治暴工作中受伤。
另据环球网报道,华盛顿特区国民警卫队已全员出动,更多增援部队正赶来。
为应对美国华盛顿特区当前局势,美国军方调动了华盛顿特区所有的国民警卫队力量,同时华盛顿周边多个州也派出国民警卫队和州警察提供支援。
报道称,1月6日下午5点时,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弗·米勒表示,他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上将一起,与副总统彭斯以及参众两院领导人就如何应对这一局势进行磋商。米勒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已经全面启用华盛顿特区的国民警卫队,协助联邦和地方执法部门应对局势。”“我们根据地方当局的要求,提供必要和适当的额外支持。”
美国陆军部长麦卡锡于1月6日晚间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国会警察要求(五角大楼)派遣更多的警卫部队。他表示,这一请求被短暂推迟了大约30分钟,五角大楼官员在批准这一请求前询问了他们具体需要哪些能力支持。
麦卡锡说:“今天下午3点左右,我们调动了华盛顿特区所有的国民警卫队力量。就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有1100人正在基地集合。”麦卡锡补充说,这些国民警卫队队员将为华盛顿警方提供支持,并确保“美国国会大厦内外的安全”,国民警卫队还将与其他联邦机构合作,发挥支持作用。
白宫新闻秘书凯莉·麦肯内妮也在一份声明中证实国民警卫队已经被启用。她在推特上说:“在特朗普的指示下,国民警卫队和其他联邦安全机构已经在路上。”
另外,美国弗吉尼亚州州长拉尔夫·诺瑟姆表示,该州的国民警卫队也正赶往华盛顿。他在社交媒体上说:“根据鲍泽(华盛顿市长)的请求,我们将派出弗吉尼亚州国民警卫队队员以及200名州警察。”
马里兰州州拉里·霍根在1月6日晚些时候表示,他正在动员500名马里兰州国民警卫队队员以“帮助恢复法律和秩序”,还将派出200名马里兰州州警。他在6日晚上的视频讲话中说:“我从未想到过在美国会看到这样的一天,所有美国人都应该对华盛顿遭受袭击而感到愤怒,我不会容忍这种情况,任何美国人都不应该容忍。”
特朗普为混乱进行辩护,推特账户被冻结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月6日下午,特朗普发表视频讲话, 在讲话中他继续指责2020年总统选举是有欺诈的选举,但他呼吁示威者“现在就该回家了,和平地回家”。 特朗普还为下午在国会大厦发生的混乱进行辩护。 特朗普说:“这些都是当神圣的压倒性选举胜利(指特朗普认为自己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被毫不客气地、恶毒地从伟大的爱国者手中剥夺时发生的事。他们已经被长时间不公正地对待了。大家要充满爱与和平地回家。请永远记住这一天!” 社交网站随即在该条发文下提示,称关于选举的声明是存疑的,因担心暴力因素,该条声明无法被转发。据环球网消息,推特安全账号发声明称:“特朗普的账户将被冻结12小时。” 推特声称,如果未来有进一步违反平台规则的情况发生,包括暴力威胁政策等,将会导致账号被永久移除。
拜登:这是叛乱!
据环球网,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 袭击国会不是表达异议,而是无秩序混乱,近乎“煽动叛乱”(sedition),必须马上停止。
此前,拜登发表讲话,呼吁停止暴力活动。他还要求特朗普发表电视讲话,让其支持者停止暴力行为。
“总统的话很重要,不管它是好是坏。在好的时候,他的话可以鼓舞人心。但在最坏情况下,他的话可能会造成煽动。因此,我呼吁特朗普总统现在在电视上履行他的誓言,捍卫宪法,并要求停止暴力行为,”拜登在讲话中说道。
拜登还称这些抗议者是在“暴动”。“威胁民选官员的安全,这不是抗议,这是暴动,”拜登说。“全世界都在看着。和许多其他美国人一样,我感到震惊和悲哀。现在我们的国家进入了如此黑暗的时刻。”
拜登说:“此时此刻,我们的民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侵犯。抗议者袭击了国会大楼,议员和发誓要保护他们的国会警察……国会大厦的混乱景象并不能反映一个真正的美国。我们看到的是一小部分极端分子,现在必须结束了。”
奥巴马:美国极其耻辱的一刻
据海外网,当地时间6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发推称,在美国国会发生的暴力事件是美国极其耻辱的时刻。
据美国CNN等媒体报道,奥巴马在声明中称“历史将记住今天在国会大厦发生的暴力事件”,他称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极其耻辱和令人羞愧的时刻”。他也恳求共和党人“选择现实,并采取措施灭火”。
美资深政客:美国已失去“民主高地”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月6日午夜,美国民主党政治家、曾任前海军部长等职的瑞·玛布斯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直播采访时,痛心疾首地说:“美国以前不这样,美国现在失去了民主高地,跌下了道德神坛。” “过去四年美国的所作所为让美国在全球面前名誉扫地。”
无论是英媒主持人还是接受采访的美国政客,都知道西方世界在摆布其他国家时,曾经制造了什么样的混乱风景。玛布斯说对了一半,外部世界不仅看到了荒谬的美国,也见证了真理,这就是搬起石头定会砸到自己的脚。
曾让世界很多地方陷入混乱的美国,有一天也会内乱迭起,这是胡作非为的代价,也是结果。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布重要提醒!
当前美国疫情形势严峻,1月6日华盛顿特区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当地政府紧急宣布宵禁。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和安全形势,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范,慎重考虑前往公众场所。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
美国紧急求助电话:911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驻美国使馆:+1-202-4952216
驻纽约总领馆:+1-212-6953125
驻旧金山总领馆:+1-415-2168525
驻芝加哥总领馆:+1-312-7800170
驻洛杉矶总领馆:+1-213-8078052
南财快评:特朗普最后的行政命令能走多远?
尽管距离美国总统权力正式交接的日子越来越近,特朗普仍然在不遗余力地提醒美国和世界,此时此刻他还是美国的总统,他还能够发号施令。1月5日,特朗普利用总统权力,签署了他任期内第207个行政命令,再次以“对美国国家安全、外交和经济构成威胁”的理由,禁止任何美国人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8款与中国相关的应用程序进行交易,该行政命令将在颁布日起45天后生效。
行将卸任的特朗普不是第一位在离开白宫前“拼业绩”的跛脚鸭总统,利用行政命令“短平快”的特点巩固离任前的政治遗产也并非特朗普的发明。就美国宪法的规定而言,总统在正式去职前仍然拥有宪法赋予的全部权力,自然也拥有随其所好、甚至“随心所欲”使用权力的自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作为总统立法的特殊形式,行政命令因其成本低、见效快、影响大的特点而受跛脚鸭总统青睐,本身不足为奇。有美国政治学者的研究表明,杜鲁门以来的每一位总统,在其任期最后三个月——也就是2020年11初总统选举结束到明年1月20日权力交接的过渡期,签署行政命令的平均数均高过其任内颁布行政命令的平均数。
通常而言,总统在离任前签署更多行政命令有两种目的:一是为了多快好省地“搞建设”,例如在短期内推动政策议程,或解决一些任内的遗留问题。二是为了掣肘其继任者而“搞破坏”,尤其针对来自不同党派的新总统。特朗普至今仍未公开承认败选,对拜登与民主党怀有巨大的敌意,两人之间的权力过渡更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混乱与动荡。因此,对特朗普而言,无论最后以何种方式离开白宫,在此之前签署与中国有关的行政命令——不管这个命令何时生效或者能否在拜登政府上台后落地,都是损人利己、一举多得的政治投机。
特朗普最新签署的行政命令,首先是延续他上任以来运用总统权力频频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老套路,进一步巩固其对华强硬的政治遗产,同时也借此向他的支持者发出信号,以便卸任后能够继续争取他们的支持。其次,在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尚不明朗的时期,特朗普此刻签署行政命令也是为了固化中美战略竞争的态势,借此为拜登的对华政策形成约束,甚至设置障碍。无论这次的行政命令在特朗普下台后能否发挥实际效力,也无论拜登政府会不会推翻特朗普的命令,特朗普都能以此为政治资本,在卸任后继续借题发挥。
然而特朗普的算盘再精明,也无法改变其即将失去总统权力的现实。特朗普希望通过行政命令“束缚”新政府政策议程的打算,也更多是一厢情愿。事实上,拜登团队已明确表示将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在上任伊始便通过行政手段“冻结”特朗普在权力过渡期造成的破坏性政策影响,也包括签署行政命令废除特朗普的相关行政命令。对即将拥有总统权力的拜登而言,这些都是轻而易举的。同时,无论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将如何制定,中美关系的大局也绝不会被特朗普困兽犹斗的“搅局”所影响。
美股盘中跳水
当地时间1月6日,美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后盘中跳水,道指创下收盘新高,纳指下跌。美股盘中跳水是因为华盛顿采取宵禁措施。 截至当天收盘,道指涨437.80点,涨幅为1.44%,报30829.40点。纳指跌0.61%,报12740.79点,标普500指数涨0.57%,报3748.14点。 工业巨头卡特彼勒股价飙升5.5%。 热门科技股普跌。苹果收跌3.37%,亚马逊收跌2.49%,奈飞收跌3.90%,Facebook收跌2.83%,微软收跌2.59%。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拼多多收跌5.58%,阿里巴巴收跌5.32%,新浪收跌0.76%,搜狐收跌4.47%,京东收跌7.66%,腾讯音乐收涨2.39%,爱奇艺收跌0.16%,网易收涨2.01%,百度收跌4.69%,哔哩哔哩(B站)收涨3.06%。 银行股集体上涨。摩根大通收涨4.70%,高盛收涨5.40%,花旗收涨5.75%,摩根士丹利收涨6.03%,美国银行收涨6.25%,富国银行收涨7.08%。 欧洲股市方面,1月6日,欧股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时,英国富时100指数涨3.47%,报6841.86点;法国CAC40指数涨1.19%,报5630.6点;德国DAX指数涨1.76%,报13891.97点。 大宗商品方面,油价和黄金价格涨跌不一。1月6日,国际油价集体上涨,NYMEX原油涨1.18%,报50.52美元/桶,ICE布油涨1.1%,报54.19美元/桶。COMEX黄金期货下跌1.75%报1920.2美元/盎司。美联储公布FOMC议息政策会议纪要
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公布了2020年12月15日至16日的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称,从长远看,委员会寻求充分就业和2%的通货膨胀率目标。由于通货膨胀率持续低于这一长期目标,委员会预计在一段时间内实现适度高于2%的通货膨胀率,从而使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2%,继而实现长期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为此,委员会将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
会议纪要表示,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0.25%,直到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达到预期,并且通货膨胀率上升到2%。
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围绕美联储资产购买计划的讨论。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美联储表示,将继续每月购买至少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至少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些资产购买有助于促进市场的平稳运作和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从而支持信贷资金流向家庭与企业。
整体来说,在评估货币政策立场时,委员会将充分考量公共卫生、劳动力市场、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金融环境、国际发展等各方面因素。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