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你要老婆吗?”曾几何时,这句来自电影《牧马人》的台词,成为了网络上最受欢迎的流行语。然而,很少有人了解,这部影片是著名导演谢晋于1982年执导的,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
为何这样一部电影直到现在仍然被观众们所喜爱呢?或许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中蕴含的美好生活本质吧!然而,与剧中许灵钧的圆满结局不同,剧外的谢晋一生经历了诸多磨难......
出身于名门,性情仁义的才俊1923年,谢晋诞生于浙江上虞的一个富裕家庭。
据说谢晋是东晋名士谢安的第五十三代后裔。
因此,谢晋出生后,父母便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堪称大家闺秀,更是亲自对儿子进行启蒙教育。从谢晋刚开始学说话时,他便跟随母亲读诗书、研习古籍。
当谢晋该上学时,父亲选择全家迁往上海,以便让儿子获得更优质的教育。然而,随着淞沪会战的爆发,即使在上海,也无法找到一张书桌。
无奈之际,父亲只好把谢晋送往香港就读中学,期望他的学习能够持续进行。香港的生活为谢晋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闲暇时他常常前往电影院欣赏最新的影片,逐渐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渐渐地,为了观看戏剧,谢晋甚至不再上课,开始频繁缺课,参与各类话剧表演的培训。得知此消息,谢晋的父亲怒不可遏。
毕竟作为曾经的显赫世家,谢氏家族自古有着家规,其中清楚规定,绝不可与戏子为伍。谢晋的举动在父亲眼里无疑是“违背家规”的不孝行径。
因此,谢晋在香港待不到一年时间,就被父亲召回上海,每天生活在父母的监视之中。尽管如此,谢晋依然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报考了华光戏剧专科学校和金星电影训练班。
1941年高中文凭获得后,谢晋毫不犹豫地前往四川,加入重庆中国青年剧社任职。在这里,谢晋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分享表演经验,探讨戏剧与电影,这对谢晋提供了极大的精神鼓励。
就在这段求学时光中,谢晋邂逅了他一生的挚爱,徐大雯。
实际上,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外出求学的女学生常常遭受各种欺凌。身材魁梧的谢晋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经常出面制止对女同学的欺凌行为。
1943年的一天,谢晋在外游玩时,恰好目睹有人试图欺负就读于邻近女子中学的徐大雯。正义感满满的谢晋立刻冲上前,一把将徐大雯护在了身后。
众所周知,谢晋不好对付,小混混们见徐大雯被他救下,只是狠狠地说了几句狠话,便转身离去。然而出于安全考虑,谢晋最终决定亲自陪同徐大雯返回学校。
在聊天的过程中,谢晋逐渐察觉到,徐大雯是一个典型的文艺女孩,她平时喜欢阅读、唱歌、跳舞,常常到学校观看话剧排练。
于是,这两个相似的灵魂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深深地吸引了彼此。然而,当时的社会十分传统。他们的关系受到了周围人的嘲讽与反对。
尤其是徐大雯,背负上了“不得体”的骂名。无奈之际,徐大雯只能选择前往舅舅家继续她的学业。1946年,徐大雯高中毕业后,此时已经返回上海的谢晋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接她到上海。
在徐大雯到达家中后,谢晋立刻请求父母为他们筹备三媒六聘,以盛大的方式迎娶徐大雯入门,甚至特邀了自己的老师、民国著名才子洪深来担任主婚人。那时距谢晋首次见到徐大雯,已过去了三年多。然而,他依然为心爱的女孩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为徐大雯洗去了身上的污点。这样的举动,实在是深情不已啊!
02 电影事业间接导致父母的离世谢晋结婚后,父母出于“成家立业”的考量,开始不再约束他的职业发展。因此,在1947年,谢晋再次报考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专攻导演专业。
这次是他首次系统地学习电影导演的相关知识,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在讲授专业理论的同时,还会带领学生亲身观察电影制作的全过程。这段时间的学习,为谢晋日后的电影导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他的电影梦想逐步接近实现。自1950年起,谢晋便加入剧组,开启了他的创作生涯,先后担任了《哑妻》《妇女代表》《鸡毛信》等影片的助理导演。
到1954年,“身历百战”的谢晋成功独立执导了他人生中的首部作品《蓝桥会》,给观众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20世纪60年代,谢晋迎来了其导演生涯的辉煌时刻,凭借《红色娘子军》一举成名。
该片不仅观影人数达到6亿,还在国内外多个电影节上获得众多奖项,为谢晋赢得了“电影使者”的美称。事业上的成就,使谢晋开始了对电影艺术的持续探索,力求突破现实主义的限制。然而,过于激进的创作方式也给他带来了困扰。
尤其是《舞台姐妹》这部影片,因其题材的大胆而受到当时社会的严厉批评。甚至连谢晋的父母也受到影响,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多的纷争,最终因绝望相继选择自尽。谢晋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整个家庭,痛苦不已,只能通过酗酒来缓解各种压力。即使在多年后,随着时代的演变,谢晋的诸多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他也重新回到了电影界。
然而,谢晋酗酒的习惯却丝毫没有改善,反而愈发严重。因为此时的他再次遭遇了人生的重击。
03 与妻子迎来了四个孩子自从与徐大雯结婚后,谢晋便一直期待着孩子的出生。
他希望能够像父亲教导自己那样来教育孩子,继续传承谢氏家族的精神和风范。然而,他没有预料到,徐大雯所生的第一个女儿谢青青出生不久后便被诊断为轻度智力障碍。
这个结果对于谢晋来说,毫无疑问是一记晴天霹雳。他和徐大雯原以为第一个孩子的降生象征着家庭的幸福,没想到却迎来了一个不完整的灵魂。
然而,谢晋和徐大雯并没有因此嫌弃女儿,而是日复一日地守护在女儿身旁,悉心照料她的饮食与生活起居。他们甚至连保姆都不愿意雇佣。他们担心智力残疾的女儿在他人照看下可能会受到任何伤害。父母的关爱,虽然未能完全治愈谢青青的残疾,但确实使她恢复到与常人相近的状态,不仅能够独立生活,还能逐渐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后来,谢青青遇见了她的爱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谢晋夫妇在女儿出生的第二年迎来了健康的大儿子谢衍。谢衍从小就乖巧顺从,长大后继承了父亲谢晋的导演天赋。他执导的电影《女儿红》使影后周迅焕发光彩。谢衍的降生稍微填补了谢晋内心的遗憾。
望着聪明的大儿子,谢晋最初认为大女儿的智力缺陷只是一次偶然,因此与徐大雯又生了两个孩子。然而,没料到这两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
三儿子谢建庆,自小就受到哮喘困扰,身体虚弱无力,智力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四儿子谢佳庆的情况更加严峻,他在7岁时便患上癫痫,导致智力发展很早就停滞不前。
小三和小四的残疾,使他们成为了其他孩子欺负的目标。谢晋下班回家的时候,常常在路口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被丢在垃圾堆里,无助地坐在那里。
每当目睹这样的情景,谢晋总是强忍泪水将孩子们抱回家,耐心地为他们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谢晋常常避开妻子,独自一人站在院子里静静流泪。他搞不清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才会使“报应”降临在孩子身上。
为了为孩子们寻找治疗方案,忙于工作的谢晋多次往返于各大医疗机构。没想到在医生的详细检查后,却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医生认为,谢建庆和谢佳庆的残疾很可能是谢晋年轻时长期饮酒所造成的。
得知医生的回答,谢晋心中充满了自责与痛苦,他之前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们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为了补偿孩子们,谢晋把自己所有的温暖和耐心都倾注在他们身上。他会赞扬谢佳庆能够独立穿鞋,出门时会为他撑伞,同时表扬谢建庆会将拖鞋放在鞋架上。
甚至连他们为自己的自行车打气时,谢晋也不禁流下泪水,称赞他们是“乖儿子”。有时在工作间隙,谢晋会抽出时间回家,耐心地哄着儿子们洗澡,还帮他们刮胡子和剪头发。
遗憾的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谢晋,即使他如此关爱自己的孩子们,依然无法阻止他们的离去。04 一生中经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谢晋首个失去的孩子,便是他的三儿子谢建庆。由于哮喘的原因,谢建庆的健康状况始终逊色于他的哥哥和弟弟。
在他38岁时,一场意外的感冒让谢建庆完全垮掉了。尽管谢晋竭尽所能,试图挽救儿子的生命,但却无法阻止生命的消逝。望着生命维持仪器上的心跳曲线逐渐消失,谢晋无法控制地痛哭出声。
他因儿子的离去而感到悲伤,亦为他短暂的生命感到心痛,竟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谢建庆的去世,无疑让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唯有最小的儿子“阿四”,对死亡和哥哥的去世毫无意识,只是傻傻地笑着。
望着儿子天真的面容,谢晋愈加忧虑他的未来,只能反复叮嘱大儿子谢衍今后要好好照料弟弟。
没想到,白发人经历黑发人的悲剧,再次在他身上重演。2008年,终身未育的谢衍意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已至药无补救的境地。
这一年的谢晋85岁,正值享受天年之时。然而,他引以为豪的大儿子却要先于他离开。
这让谢晋再次回想起当年的医生诊断,他愈加坚信,是由于自己的酗酒,导致了孩子们命运的悲剧。在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之下,大儿子去世两个月后,谢晋也在悲痛与苦涩中,离开了人世。
在他去世后的某段时间内,关于他“突然去世”的传言甚是盛行。作为遗孀的徐大雯不得不披荆斩棘,跟污蔑者在法庭上抗争。她无法容忍丈夫的清白声誉受到侵害,但此时她早已独自一人,孤立无援。
在遭遇家庭和声誉的双重打击后,徐大雯逐渐难以忍受孤独和疾病的折磨。八年后,她艰难地走到丈夫的墓前,向这段漫长而艰辛的生命告别。
谢家也即将迎来终局,2022年12月23日,被寄托于女儿和女婿的小儿子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去世。
结语:作为中国第三代导演的杰出代表,谢晋在其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众多广受欢迎的作品。
他对电影艺术的探索,也为中国电影的进步增添了重要的贡献。
遗憾的是,生活总是充满了不完美。谢晋的人生经历了父母的离世、子女的残疾,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痛,饱受磨难,令人感到无比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