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之战” 迫使 “风信子” 自行榴弹炮藏身战壕》
因无人机攻击,炮兵不得不在战场上改变战术
作者:康斯坦丁・奥尔尚斯基

图片:“风信子 - S” 榴弹炮炮组作业
据《保加利亚军事》报道,俄罗斯炮兵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开始采用新战术。从俄罗斯阵地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2S5 “风信子 - S” 自行榴弹炮几乎完全被埋在战壕里,只有 152 毫米炮管的一部分露在地面上。
《保加利亚军事》称,这样做显然是为了避免被乌克兰无人机发现自行榴弹炮。从小型的第一人称视角(FPV)四轴无人机到 “天竺葵” 等复杂型号的无人机,都已成为持续的威胁。它们能发现炮兵阵地,要么自行发动攻击,要么引导反炮兵火力。
1978 年苏联推出的 “风信子 - S” 在研发时并未考虑到这种现代威胁。与 2S19 “姆斯塔 - S” 等有炮塔的自行火炮不同,2S5 没有封闭炮塔或坚固的顶部装甲。由于上部暴露,“风信子 - S” 的人员和关键部件容易受到弹片伤害和来自上方的直接命中。由于火炮的结构问题,无法通过安装防破甲 “格栅”(比如在坦克上能看到的那种)来有效消除这一弱点。
《保加利亚军事》的主编、开源情报分析师博伊科・尼科洛夫写道:“将榴弹炮埋入地下显然是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能够减小其轮廓,使其免受除最精确打击之外的各种攻击。”
他将此与二战时期的战术进行类比,当时炮兵部队也会将牵引式火炮埋起来,以减少被敌方前线航空兵发现的几率。《保加利亚军事》称,对无人机攻击的适应凸显了冷战时期研发的武器存在的更严重问题:无人机无需摧毁榴弹炮就能使其失去作用。
一架通常配备小型爆炸装置的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就能通过损坏 152 毫米炮管或火控系统使榴弹炮瘫痪。即使底盘完好,弯曲或有裂缝的炮管也会使火炮在等待维修的数周或数月内无法使用。保护榴弹炮免受无人机攻击的能力被认为是比确保其机动性更重要的任务。
乌普萨拉大学的瑞典军事分析师大卫・韦纳霍尔姆写道,在特别军事行动地区,炮兵仍然是主要的武器类型。他说,特别军事行动是 “导弹、炮兵和无人机的战争”。
当然,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并非只被乌克兰一方广泛使用 —— 这是乌克兰战略通信和信息安全中心的宣传伎俩。韦纳霍尔姆证实,事实上,俄罗斯军队更广泛地使用了自杀式无人机。
最常见的此类自杀式武器类型是多旋翼无人机:由操作员远程控制、具有两个或多个旋翼的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这种类型的无人机因其 “简单、便宜和可靠” 而越来越受欢迎。
其构造使俄罗斯士兵能够将无人机带到战场上,根据任务和当前情况调整挂载的战斗载荷,并在目标上空盘旋,从而具备更强的机动性。它们还能轻易避开乌军仍在使用的苏联时期的防空系统,包括 “黄蜂 - AKM” 和 “箭 - 10”。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作战经验表明,这些防空导弹系统无法击中新一代高速、机动的自杀式无人机,因为它们能够实时改变飞行轨迹。
韦纳霍尔姆写道,俄罗斯的 “柳叶刀 - 3” 使作战形势发生了转变,它远远优于西方同类产品。在 2023 年夏季乌军所谓的 “反攻” 期间,它被大量使用,仅在那段时间内,俄罗斯武装部队就对进攻的乌克兰军队发射了约 1200 架 “柳叶刀 - 3” 无人机。
大卫・韦纳霍尔姆写道:“正是‘柳叶刀 - 3’以及上一代的‘柳叶刀’无人机给乌军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它被称为最致命、最有效的无人机之一并非毫无道理,它能极其精确地击中目标。”
事实上,实践表明,自杀式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乌克兰方面也开始更广泛地使用它们来躲避防空系统。这就需要改进反无人机武器并完善战术(甚至包括将榴弹炮隐藏在战壕中)。
有关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最新新闻和所有重要信息,请关注作者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