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
据《后汉书》记载,在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宦官打压士林、贵族)”期间,袁绍的表现非常有意思。
他和被宦官打压的士林高层,有非常好的私交,这帮高层还曾经常问计于袁绍,袁绍也经常帮助他们,这时和他们针锋相对的宦官团体,曾这说袁绍:
袁本初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何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袁绍不光靠帮士林人士的忙刷名声,还有阴养死士的行为,宦官团体对他的动机产生了强烈的质疑,袁家的头面人物袁隗,曾批评袁绍的这种不和谐行为,但是袁绍就是不为所动。
那么袁绍当年到底想干什么呢?
其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袁绍这是有了不臣之心,他想当皇上。
东汉王朝后来的崩塌,袁绍也是“居功至伟”,他看准外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蹇硕的关系不睦以后,极力唆使何进扩大报复面,和整个宦官团体斗争,当时士族已经被宦官压制,朝堂上唯二的两支力量,就是外戚和宦官。
如果外戚和宦官争个你死我活,那么阴养私士的袁绍就能捡个大漏了,但是后来因为外镇武官董卓等人的介入,袁绍的A计划失败了。
而董卓等人介入的原因,也不是什么匡扶社稷,保家卫国,而是也想过把皇帝的瘾,但是董卓因为根基浅薄,所以给了袁绍实施B计划的机会,如果要不是曹操在官渡一战狙击了袁绍的势头,那么袁绍可能还是有机会争夺皇位。
袁绍的美梦至死也没能成真,但是他那个同族的兄弟袁术,却很是过了一把皇帝的瘾。
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袁绍是东汉王朝真正的世家出品,他家挂着“四世三公”的名号,这么个足以与国同休的世家大族,竟然连续出了两个想改朝换代的人......
除了袁绍、袁术和董卓之外,有当皇帝念想的人还有很多。
早在袁绍动手之前,东汉皇族出身的刘焉,就看出了东汉王朝将要崩塌的前兆,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就跑去外地当土皇帝了,史书中虽然说刘焉当年的目的是为了躲避即将出现的乱世,但也很隐晦的给出了真实答案。
当年刘焉本想去交州,但是因为他后来听说益州有龙气,这才跑去的益州,而且造成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理论基础,正是刘焉提出的“废史立牧”(地方官允许军政一把抓),你说这老小子当年真实目的是去避难吗,他难道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
后来曹操和袁绍虎狼相争时,坐拥十万甲兵,富有荆州之地的皇族刘表,也没有趁机为东汉朝廷出力,而是选择了坐山观虎斗,你猜他当时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公孙瓒当年本是皇族刘虞的麾下,但是他最后却超度了自己的老领导,自己当上了辽东王,如果不是袁绍,公孙瓒也是稳稳的土皇帝,汉中的张鲁在汉中搞政教合一成功之后,曾跃跃越试,后来是他身边的谋士劝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才没有急着露头。
其他的各路地头蛇,当年恐怕都有乘风化龙的心思,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逐鹿天下的只剩了刘备、曹操、孙权三人,他们三人后来基本都奠定了自家的基业,各家也都走出过皇帝,被曹操一手提拔的司马懿,后来又窜了曹魏的大权,然后司马氏一族,最终完成了自己家的霸业。
也就是说东汉末年的群雄,基本上没有一个人不想当皇帝的,而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个,则是因为这些都在史书中明明白白的写着。
但是东汉末年可不光是有一群枭雄啊,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老百姓呢,他们当年就没有自己的理想吗,他们的理想也是想当皇帝吗?
其实史书中对他们的理想也不是一点都没提过,只不过写的很隐晦,史书在写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时,曾给过一个农民起义的原因:
寒不敢衣,饥不敢食......
老百姓一天到晚的为生存而拼命,怎么可能还会有当皇帝的奢望,那种当皇帝的远大理想,注定只属于一小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