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95后躺枪上热搜了。原因是因为又宅又丧,并且自己给自己安上了标签:肥宅、秃头、社畜……
80后在忙着还贷款,00后在忙着恋爱写作业,而90后呢?则是不慌不忙地端起了手中的保温杯,还不忘在里面加两粒枸杞,养生成为了90后的主题,也被越来越多的90后所认可。
边拼命赚钱,偏偏穷得要死,这也是大多数90后走上养生路线的症结所在,而“年纪轻轻”就开始养生的行为,也被指责是没有上进心的表现。
这让我想起了《奇葩说》里有过一期辩题:“没有上进心的我,错了吗?”如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回看看,而在精彩的辩论里,却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
我虽然没有上进心,但我依然活得好好的。
实际上,所有人都承认上进心是个好东西。但正如马东所说的,上进心又不只是个好东西。
很多人轻易地把上进心与功利心混为一谈。只有努力工作,开豪车、住豪宅才是衡量上进心的唯一标准,反之就是不思进取。
也许有更为直接的评价标准,那就是只要有钱、有地位,那他就是有上进心的代表。金钱至上的原则在思想领域也表现地淋漓尽致。
但是,没有上进心并不代表我们就错了。
上进心不等于能力。我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成为拿破仑。我们习惯了很多人说的,即使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成为将军,但是你必须努力,我这样说是为你好啊!
而“我为你好”则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一句话,他们所谓的“上进心”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奖励与情感满足,但是用心经营好现在的生活则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快乐。这样的“上进心”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我认为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人生很多事情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左右之分。
我们不应该被上进心左右,而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生活,这样才能优待自己。特别是在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专注于“上心”,而非仅仅是“上进”,盲目的上进也许带来的只有歧途。
“95后”甚至是整个“90后”,他们的又宅又丧并不是没有上进心,反而是对悲观的生活持着乐观的态度的一种对抗。作为90后的一员,我可以在通宵加班以后,端起泡着枸杞的保温杯默默地说:“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