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稀土战略遇挫,开采狂潮难解中国依赖症

流夏聊 2025-03-28 16:45:30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动员全美增产稀土的关键时刻,加利福尼亚芒廷帕斯矿场的重型机械昼夜轰鸣。然而这座全球第二大稀土矿的矿石,却有66%正通过集装箱漂洋过海运往中国,这记现实重锤彻底击碎了华盛顿"稀土自主"的幻想。

特朗普政府近期启动《国防生产法》紧急权力,试图通过扩大开采摆脱对华依赖。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稀土开采量占全球12%,但加工能力仅占7%。

芒廷帕斯矿的困境极具代表性:该矿虽储备着价值千亿美元的镧、钕等战略资源,却因本土缺乏提炼技术,不得不将原矿送往中国包头、赣州的冶炼厂。《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企业每吨稀土精矿需支付中国加工商4000美元,而最终成品进口价高达2.3万美元。

首先是全产业链技术壁垒,从矿山智能化开采到17种稀土元素分离提纯,中国掌握着13800项相关专利,占全球总量的86%。其次是成本控制能力,江西赣州建立的"矿山-冶炼-应用"产业集群,使稀土加工成本比美国低40%。

更重要的是环境治理标准,中国研发的离子型稀土绿色开采技术,将水资源消耗降低70%,而美国同类项目因环保争议屡遭搁置。

得克萨斯州规划中的蓝鲸稀土加工厂,尽管获得五角大楼2.35亿美元资助,却因废水处理技术不达标,三年未能取得环评许可。更讽刺的是,该厂设计采用的萃取剂配方,仍需向中国包头稀土研究院购买专利授权。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指出,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需至少8年时间和270亿美元投入,这还不包括突破中国专利封锁的代价。

中国自2023年起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已将航空级钕铁硼磁材纳入限制清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被迫承认,F-35战斗机生产线因钕元素短缺面临停工风险。尽管特朗普宣称要与乌克兰签署稀土供应协议,但基辅当局控制的扎波罗热矿区基础设施在战火中损毁严重,专家估算其复产至少需要5年。

当美国矿业巨头MP Materials的卡车每日向长滩港运送300吨稀土精矿时,中国冶炼厂的离心机正以99.999%的纯度提取着战略资源。

正如新美国安全中心能源专家辛格所言:"控制矿山只是起点,真正的权力属于掌握元素分离技术的国家。"对于志在重振制造业的美国而言,稀土自主之路或许比穿越撒哈拉沙漠更漫长。

0 阅读:7
流夏聊

流夏聊

分享国际领域的见闻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