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发展共荣看菏泽的绿色家底有多“丰厚”

中国山东网菏泽 2024-07-01 14:30:49

天高气爽,序属夏初。大河之南,沃野千里。

6月23日至2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在山东举行。

九曲黄河蜿蜒流淌,从菏泽流进齐鲁大地,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菏泽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发展底色绿意更浓,黄河文化焕发新生,一幅人、河、城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01

在治黄的历史上,屡屡泛滥是黄河流域的千年难题。黄河改道、洪涝灾害是历代滩区群众难以忘却的伤痛。随着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战略的实施,一幅壮美的“滩区安居图”破解了世纪难题。

从空中俯瞰东明县长兴集乡兴东社区,一排排红白分明的两层“小洋楼”林林而立、连成一片,学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卫生院、养老中心、商业中心相依而建,在黄河滩区,显得格外耀眼。

兴东社区所处的为长兴集乡8号村台,于2017年5月开始淤筑,2018年1月淤筑完成,累计吹填土方220万立方米,占地面积807亩,规划建设安置房1141套,安置群众4602人。社区按照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小学、幼儿园、便民服务中心、商业商铺等公共设施以及污水处理站、消防站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等生态安全措施到位,绿化、亮化、美化特色鲜明。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兴东社区紧紧扭住农业特色种植“牛鼻子”,发展了虎杖、红花、秋葵、食用菌、火龙果、樱桃等特色种植,丰富了农产品种类,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现已形成1.5万亩虎杖园、1.1万亩红花种植基地、1000亩数字农业产业园及300座食用菌棚等特色农业种植园区,带动就业2200人,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该社区还大力发展“村台经济”,依托村台人口集聚优势,利用商业门市房和富民车间,引进服装加工、吨包生产、电子制造、中草药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55家,提供就业岗位2400个。

“自从搬进了新社区,生活质量高了。以前在村里邻里之间争地边、争树等矛盾经常发生。现在,婆媳、邻里矛盾几乎没有了。”社区居民许志东向记者讲述搬进新区的感受。

02

黄河岸边生态宜居,东明城内风光秀美。近年来,东明县以建设生态宜居名城为目标,精心规划建设“两廊多园”布局的“城市生态客厅”,形成了“城在绿中、景在水中、人在园中”的城市生态格局。

“城市生态客厅”项目以环绕全城的五里河、万福河为主线,打造数十公里生态绿色长廊,沿线布局东明湖公园、体育公园、逍遥湖公园等7个大型主题公园,形成“两廊多园”的生态城市总体框架,市民在移步换景中尽享园林之美,在闹市能享花香之怡。

“城市生态客厅”注重文脉传承,推动文化共融核查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清单,对城区文庙、东明湖、单雄信墓等古遗址、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将庄子故里、黄河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植入“城市生态客厅”建设细节,为公园各类景观赋名,开展漆水旧址修复等文化景观建设,设置徐懋公、单雄信雕塑等城市地标,全面体现东明文化元素,推动历史文化遗产融为城市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

天地形胜,城以盛民,而文明兴焉。东明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书写着城市的飞速发展,见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座座高楼大厦刷新城市的天际线,一条条宽阔道路连接“最后一公里”,一个个美丽公园用绿色述说宜居。城市建设,让88万东明人生活更美好。

03

沿着黄河蜿蜒向前,这里是好汉之乡——菏泽郓城。

郓城,背依黄河,涛涛黄河水千百年来滋润孕育出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从宋江湖的八百里水泊梁山,到好汉城的灯火辉煌,从宋金河的“侠义水道”,到如今灯火辉煌的现代化城区。郓城,这座“千年古县”,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宋金河,又名“宋江河”,从黄河流出,不仅让两岸区域成了鱼米之乡,更是宛如一条秀美的“飘带”,让“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景色在郓城绚丽绽放。

秉持“依水塑城乡,因水兴产业,以水促生态”的发展思路,郓城在改造完成宋金河一二期工程和跃进河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北沙河等治理工程建设,打造“水上郓城”。实施城区水系生态治理工程,创建了跃进河、宋金河等3条城市生态景观带和7条绿色发展轴,城区近半数现代化小区滨水而建、临水而居,城市充满了灵气。

宋金河静静流淌,郓城县博物馆坐落在河岸默默陪伴,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黄河绵延郓城28公里,先后流经郓城县的张鲁集、李集、黄集3镇,奔腾的河水为郓城带来了独特的“堌堆文化”。

郓城县博物馆 孙炜拍摄

郓城县博物馆里有一处展台,摆放的是1963年在黄河沿岸“肖堌堆”遗址采集的石斧和石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还可以看到明显的打磨痕迹。

走出博物馆,放眼郓州大地,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大道、一幢幢崭新靓丽的高楼、一个个优雅宜人的住宅小区、一处处功能齐全的便民场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风景树木……大街小巷,均是一片欣欣向荣,描绘出一幅生态宜居的优美城市画卷,这是郓城自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来的巨大变化。

04

在黄河水的滋养下,菏泽牡丹独占春色,千古长艳。近年来,菏泽立足牡丹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让小小牡丹衍生出众多特色产品,实现了从“一朵花”到整个牡丹产业链的“华丽绽放”。市水务集团旗下的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引领菏泽牡丹产业创新发展的龙头企业。

“牡丹浑身都是宝,在食品、美妆、医药等领域都能发挥出独属于牡丹的独特功效。”尧舜牡丹产业研究院院长吴震生拿着一瓶牡丹鲜花精油告诉记者,“最初,牡丹产品并不受消费者认可。如今,像这种鲜花精油每公斤价格可达10万余元。”尧舜牡丹研发的超临界牡丹鲜花精油萃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萃取的鲜花精油纯度高,还可保留牡丹的活性成分,使功效最大化。

在科技的加持下,尧舜牡丹产品目前已经涵盖牡丹食品、保健食品、日用洗护、高档化妆品等九大品类159个单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销往国外,其中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酚牙膏、牡丹面膜等产品持续热销。

05

黄河水脉与牡丹花脉相融,更是在菏泽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遗产。曹州木雕、黄泥古陶、巨野工笔画、面塑、牡丹瓷、曹州堆画……走进菏泽非遗传承馆,赏析文创产品,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解,动手体验非遗技艺,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底蕴,展开了一段文化旅途。

一个是古朴生香、粗犷豪放的传统古陶制品,一个是色彩斑斓、玲珑剔透的现代精美瓷器。两个看似有着鲜明对比的产品,却展示了黄泥古陶制作工艺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这也是黄河文化流传给我们的艺术魅力。

相传“陶朱公”范蠡退隐菏泽,潜心研制泥陶工艺,鼎革造型,促进陶业。黄泥古陶因其原料为特殊的黄河澄泥,故称黄泥古陶。黄泥古陶传统制作全部采用手工工艺,主要材料选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下5-8米处的黄泥,从选材到烧制需要二十多道工艺。目前,黄泥古陶在继承传统手工艺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大胆使用了浮雕、高浮雕、镂空等新技法,色泽上突破了传统的灰、红、黑三色,运用高新技术焙烧出了橘黄、石青、仿青铜、石碣等颜色。

此外,在展馆内还为菏泽市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了“非遗大师工作室”,实现大师现场匠心手造、非遗文化传承、网络直播推广销售“三位一体”的线上线下互动互通的创新研学体验模式。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菏泽大地,日日新,又日新。

大众网记者 张芳 菏泽报道

0 阅读:5
中国山东网菏泽

中国山东网菏泽

在这里,感知菏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