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发起人,自己有2个老婆8个孩子,却让全国只生一胎

和安说娱乐 2025-02-01 13:12:41

本文所述内容均有可靠信源,具体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最后。

文|编辑:熙云

前言

一个生了8个孩子,娶了两房太太的人。

却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他就是倡导“一胎计划生育”的发起人马寅初。

而在当时,他的言行和他本人的行为完全不一,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被不少人纷纷吐槽和质疑。

可随着时间推移,计划生育在全国的实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那么当初的他为何自己多生。

却又主张控制人口,言行不一?

其中,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为了一己之私?

一、马寅初一妻一妾 生8个孩子 却倡导计划生育

马寅初,就是最早提出计划生育、当时受尽吐槽的人。

然而,时隔多年,证实了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他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

出生于19世纪末的浙江绍兴。

受到晚清时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他的家庭也很传统。

所以,第一段婚姻就是包办的。

1901年,他年仅19岁,虽然他从心底里不愿接受这段婚姻。

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还是不忍违背。

于是,在父母的安排和撮合下。

他和同乡的一个名叫张团妹的女生结为了夫妻。

张团妹从小生活在农村,不懂得外面的圈圈绕绕,质朴老实。

她不识字、没有文化,只懂得讨好丈夫,对马寅初是百依百顺。

两人婚后没有摩擦、没有矛盾,极其平淡。

而后,她还为马寅初生下了几个女儿,一个儿子。

但很不幸的是,儿子生下来就夭折了。

这不仅对张团妹的打击很大。

而且自此身体受损,此后很难再生育,

在那个年代,没有儿子就继承不了香火,是不受婆家欢迎的。

因此,父母便三番五次,希望他能够再生一个儿子以传宗接代。

所以,在家族压力下,最终让他又纳了一房太太。

也就是当时外界口中称之为的小妾。

1917年,在马寅初35岁时,这名叫王仲贞的女孩儿才13岁。

甚至还是马寅初和原配妻子长女的同学。

尽管他当时已有了张桂君,二人并没有分开。

可他们还是遵循了父母意见,很快的完了婚。

婚后,他们家多子多福的愿望也终于落了地。

孩子数量不断增加,最终拥有了8个子女。

而马寅初父母也得偿所愿,迎来了心心念念的孙子。

可当时的他,或许也没能想到,正是这一多子的决定。

让他的家庭生活几十年后成了马寅初最大的争议来源。

为何会这么说呢?当时的年代难道多子多福竟成了错吗?

当然不是,家庭兴旺固然没错。

可大家争论的点是马寅初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二、完成《新人口论》 计划生育的由来

明明自己不止一任妻子,孩子也多的数不过来。

但却要偏偏提倡全国人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推行一胎计划生育。

马寅初这般行为是为何原因呢?

这就不得不佩服他超前的意识和洞察人心的头脑了。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数量相当庞大。

据记载,1950年中国的人口约为5.5亿。

而到了1959年,即将步入60年代之初,人口激增到了6.6亿。

用时仅不过10年时间,就增长了1.1亿,增长率高达20%。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有限。

各种住房、医疗、教育条件得不到最低保障和要求。

以至于很多新生儿在生下来时就各种疾病缠身。

导致很多家庭就要面临着丧失生命的悲痛。

这,也并不是马寅初只是嘴上说说那么没有真凭实据。

而是他亲自调查、研究,采用了实地问卷等各种数据得出来的。

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

当时数据就显示,我国人口已达到了6亿。

普通人看到这一数据后,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触。

相反,有些底层普通家庭只会觉得人越多越好,免费的劳动力罢了。

可马寅初要不然是能成大事的人呢。

当时他就有超前的意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花费了3年时间。

亲自走访各个省份,对人口增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具体的数据,论证了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

由此他得出了,若要按照1953年国家人口普查。

那么增加率则是平均每年的22%的增长速度。

而不加管控,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那么50年后就是26亿人。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样的数字在如今看来都足够吓人。

可想而知,在当时的那个各种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更可怕。

对此,该如何解决呢?马寅初又会有何行动呢?

俗话说的话,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马寅初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再难也是会坚持下去的。

于是,他便日夜分析数据,整理资料。

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合成了一个长篇报告。

并在1955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

之后又发表了《新人口论》著作,系统的论述了我国当时的人口问题。

或许当时此举在大家看来。

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觉得是无伤大雅的小事。

可就像教育具有滞后性一样,生育同样是如此。

三、教育具有滞后性 人口和生育亦如此

40年前,或者再往前少推几年,21世纪初期。

对于父母那一代人而言,计划生育或许是噩梦般的存在。

当时或许是因人口过多,呈现出了饱和状态。

所以国家就继续实行了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可在那时,对于爷爷奶奶那辈的人来说,多子多孙才是福。

因此,为了应对这一措施,偷偷生孩子的到处都是。

为此被抓进去的也大有人在。

而在计划生育实施后,果然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我国人口增长的幅度得以十分稳定。

由此可见,马寅初当时的提倡是具有远观性的,做法是极其正确的。

但是后来,新的人口问题便出现了。

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少年劳动力严重不足…

很快的,我们就发现了,二胎三胎政策全面放开。

可对比之前,不让生偏要生,放开了却偏偏不积极响应了。

人们的心事还真是难猜。

并且,早在马寅初推行计划生育时,我国人口尚有五六亿,最多十亿。

可如今都14亿人口了,还要鼓励多生。

甚至各个省份各个城市还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

为何人都这么多了还要鼓励三胎呢?

当然,人口问题关乎国之大计,远不止表面这么简单。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72334万,女性人口数量为68844万。

男女之间的差距高达3490万。

或许从数字上,大家对此并没有什么概念。

而换个方式看,这其中就意味着约100个男性中会有5个找不到对象。

尽管比例看似只有1.05,但中国14亿人,基数太大。

因此,两性比例的失衡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加上如今的年轻一代崇尚的是不结婚不生娃。

那么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没有新的婴幼儿出生。

老龄化危机一时间也得不到改善,前后循环。

结语

所以,从马寅初老先生在当时那个封建年代来看。

能有如此见地,的确是难得。

当然透过这件事,也再次说明了人口多少不容忽视。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央视网——人口计生法完成修改 法律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中国金融新闻网 ——马寅初:学贯中西的大家.

新华社2009年09月07日报道——马寅初:诤诤铁骨为真理

百度百科——《马寅初》

澎湃新闻—为什么要延迟退休?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哪些变化?专家解读→

1 阅读:353
和安说娱乐

和安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