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战争的意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掠夺资源
夏朝和商朝时,战争多是为了掠夺土地、财物等资源,以满足本部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争夺霸权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各国为了争夺霸主地位,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如城濮之战中晋国击败楚国,成为春秋一霸.
兼并土地
战国时期,战争的主要意图转变为兼并他国土地,实现统一。各国不断发动战争,以削弱和消灭其他诸侯国,如秦国通过一系列战争,逐步兼并六国.
维护统治
当政权受到内部或外部威胁时,统治者会发动战争以维护统治。如周公东征,平定武庚之乱,稳固了西周的统治.
实现政治理想
先秦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将战争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的手段。如孟子虽主张“仁政”,但也认为在必要时可以通过战争来推行“仁政”,实现天下统一.
【楚灭杞之战】 周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军在淳于(今山东泰安东南)攻灭杞国的作战。杞国是东部小诸侯国,位于齐鲁两国之间(今山东新泰、宁阳、泰安三县交界地区)建都淳于。它初亲鲁,经常赴会盟及专程朝鲁。但鲁辄以不敬为由,多次攻杞并占其田。后杞改附于晋。晋曾两次代其向鲁索田,并联合诸侯为其修建都城。楚国攻灭蔡国(参见《楚灭蔡之战》条)后,继续向东扩张。当时,吴国(今江苏一带)已被越国攻灭,而原有吴国控制下的江、淮以北地区尚未被强国占领。楚国遂乘机调兵东进,于二十四年,发兵攻打杞国。楚国大军迅速进入杞境,一举击败杞军,攻克杞都淳于,灭亡杞国,将疆域扩展至泗水一带。
【秦攻义渠之战】周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秦军进攻义渠国(今甘肃庆阳西南)的作战。义渠是古西戎族一支建立的国家,疆土很大,占有今甘肃、陕西北部及宁夏部分地区,南与秦国接壤。它原为游牧民族,因与中原交往甚多,已逐渐发展为以农业畜牧为生,为防御秦军的侵袭,筑有大量城邑。秦厉共公初年曾向秦献礼,以求通好。但因其国势力较强,对秦具有潜在威胁。二十五年,秦国为扩大势力,确保北部安全,集中兵力进攻义渠。义渠无备,在实力强大的秦军突袭下,都城义渠迅速被击破,义渠王被俘。由于义渠都城以外的兵力尚多,秦军暂时无力长期占领,不久便撤军回国。
【南郑反秦之战】 周定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41年)南郑(今陕西汉中)人反抗秦国统治的作战。十八年(前451年)秦军攻占蜀国的南郑(参见《秦攻蜀南郑之战》条)后,按秦国制度,统治甚严,引起南郑人的强烈不满。秦躁公二年(即周定王二十八年),在秦军占领达10年时,南郑人举兵反秦。他们击败守军,暂时掌握了当地政权。但不久,秦又派兵前来镇压,重新控制了南郑。
【楚灭莒之战】 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楚国军队攻灭莒国(今山东莒县)的作战。莒国为东部小国,处于齐、越、楚三强包围之中,面临被兼并的严峻局面为寻求大国保护,莒遂亲附于越,而不结好于齐楚。楚灭杞后,继续向东扩展,于十年,一举攻克莒城,灭亡莒国。至此,莒国由西周时封已姓国(一说曹姓)起,经数百年而亡。楚国在江、淮以北的势力更为强大。
【义渠攻秦之战】 周考王十一年(公元前430年),义渠军于渭水以北地区进攻秦国的作战。周定王二十五年(前444年),秦军曾袭破义渠国都,给其沉重打击(参见《秦攻义渠之战》条),经过14年的准备,义渠逐渐恢复了国力,遂于周考王十一年,派出大批军队,突然南下进攻秦国。秦国无备,措手不及。义渠军长驱直入,连败秦军,并大肆抢掠,一直攻到渭水北岸,才撤军回国。
【韩攻郑之战】 周威烈王三年(公元前423年),韩军进攻郑国(今河南中部)的作战。晋国自“晋阳之战”(参见《晋阳之战》条)击灭知氏,韩、赵、魏三分其地后,公室名存实亡。晋君“反朝韩、赵、魏之君”(《史记·晋世家》),成为三家的附庸。三家各自建立政权,实际上已成为三个独立的诸侯国(公元前403年,方由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韩国占有今山西南部及河南中部地区,都城仍在其采邑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因韩国位于秦、魏、楚三大国包围之中,难以向西南方向发展,只有与其东南边界毗邻的郑国实力弱小。三年,韩为扩大其势力范围,首先进攻郑国。郑幽公率军迎战,失败被杀。郑人立其弟骀继位,即郑绣公。由于韩都远在黄河以北,暂时无力完全控制郑地,故击败郑国后即撤军。
【魏攻秦河西之战】 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军攻取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位于今山西西南、陕西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强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自文侯执政以来,任用了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与军队的改革,使国家日益富强。吴起在魏国推行征兵制,选练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其“武卒”能全副武装,带三天的粮食“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
魏国欲向西发展,夺取秦国东部河西之地。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因内部权力之争,频繁更换君王,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统治,亦未完成社会变革,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弱于魏国。魏大将军吴起采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七年,魏军首先在河西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修筑城池,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即发兵进攻少梁,阻止魏军修城。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进行备战。秦军沿黄河边修筑防御工事,以阻止魏军向外扩张。十三年(前413年),魏军准备完毕,开始向河西秦军进攻,深入至秦纵深的郑(今陕西华县西南)地附近,大败秦军。
十四年(前412年),魏文侯又命太子击率军攻克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驱其民而占其地。十七年(前409年)魏军经过三年休整,再度发起进攻以扩大战果,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临晋(即王城,今陕西大荔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两城邑,并在临晋筑城。十八年(前408年),魏军复克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邰阳(又作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两城邑,亦在洛阴筑城屯兵驻守。至此,魏军已尽占河西之地。秦军则节节败退,至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邑(今陕西蒲城东南)以防御魏军,阻其继续西进。河西之战中,魏国采用先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再大举进攻,后扩大战果的方略,有效地完成了进攻河西之地的作战,将秦军赶到洛水一带,扩大了魏国势力,给秦国以沉重的打击。
【少梁之战】周威烈王七年至八年(公元前419-前418年),在魏攻秦河西之战中,魏军与秦军争夺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的作战。魏国与秦国隔黄河相对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以西黄河与汾水交会处的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是魏国重要战略据点。为在河西建立牢固的前进基地,魏文侯于二十七年(即周威烈王七年)派军在汾阴对岸的少梁筑城。这对秦国的东部边境和河西地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秦灵公闻讯,立即派兵进击少梁。但因魏军早有充分准备,秦军无功而返,次年,秦军再次组织进攻,仍未能击退魏军。魏军继续加强少梁筑城。秦军为阻止少梁魏军向外扩展。在少梁附近濒临黄河修筑了繁庞城(今陕西韩城东南)及其他防御工程。魏军保住了少梁前进基地,为大规模进攻河西创造了有利条件。
【魏秦郑之战】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在魏攻秦河西之战中,魏军进攻秦国郑(今陕西华县西南)地区的作战。魏在少梁立足已稳后(参见《少梁之战》条),秦为进一步加强防御,十一年(前415年),又增修了繁庞城,并在其以北的籍姑(今陕西韩城北下峪附近)再筑一城。魏军为打破秦军对少梁的封锁性防御,于十三年避开敌人主要防御方向,由河曲(今山西风陵渡黄河转变处)附近渡过黄河,沿渭水南岸向秦军迅速组织进攻,双方在郑附近交战。秦军战败。经过充分准备,集中优势兵力,出其不意,攻敌无备,向秦渭南腹地实施突袭,使秦军仓促应战,是魏军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繁庞之战】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在魏攻秦河西之战中,魏军进攻秦国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的作战。十三年,深入至秦国渭南,在郑地予秦军以一定打击后(参见《魏秦郑之战》条),于十四年开始将主攻方向转至河西地区。文侯令公子击率军,首先进攻紧靠少梁的秦军据点繁庞,以扫除进军障碍和解除侧背威胁。经短期围攻,城破。魏军将城中秦民驱逐出去,兼并了该城土地,并在城中留兵驻守,使与少梁联成一片,扩大了在河西的根据地。
【临晋元里之战】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在魏攻秦河西之战中,魏军进攻秦国临晋(即王城,今陕西大荔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的作战十三年至十四年(前413一前412年),魏军深入秦国腹地,经三年休整,转入扩大并巩固河西统治区的进攻作战。在十七年,分别攻占了秦的临晋和元里,并在两地重修和增筑新城,派兵驻守。至此,在河西地区南境的洛水北岸和河西地区中部,各有一魏军据点,使河西大部分土地,均处于魏军控制之下,初步实现了占领河西的战略企图。
【洛阴邰阳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在魏攻秦河西之战中,魏军进攻秦国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邰阳(即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的作战,魏军于十七年(前409年)建立临晋、元里两军事据点、初步控制河西地区后(参见《临晋元里之战》条),乘势于十八年再度向秦发动进攻。此时,秦军已无力组织有效的抗击。魏军以强大实力,连续击败秦军,攻克洛阴、邰阳,控制了渭水、洛水与黄河交汇处附近地区。同时在洛阴、邰阳筑城驻守,防备秦军反击。秦军在遭到沉重打击后,被迫撤退至洛水一带,沿洛水修筑防御工事,并在重泉(今陕西蒲城东南)筑城,采取守势作战,防止魏军继续西进。至此,魏军已夺取了全部河西地区,完全达到了确保都城和西部边境安全及阻遏秦军向东扩展的战略目的,为以后全力向中原地区扩张奠定了基础。
【魏平晋乱】 周威烈王十年(公元前416年),魏军在晋都新田(称绛,今山西侯马西北)平息动乱的行动。晋国原是中原诸侯大国,因国内魏、韩、赵三家崛起,而严重削弱,仅有新田等少数城邑。十年,幽公在一天夜里私出邑中,淫妇人,被人杀死。晋国无君,顿时大乱。魏文侯连忙派出大军进入新田,诛杀乱者,稳定了社会秩序。魏文侯立幽公之子止为晋国君,即晋烈公
【越灭滕郯之战】 周威烈王十一至十二年(公元前415-前414年),越军攻灭滕国(今山东滕州境)、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作战。滕、郯均为泗水与沭水之间的诸侯小国,原皆依附于鲁。
越灭吴以“泗上地与楚(《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楚乘势向东扩张,先后灭杞与莒。滕、郯两国也都处于楚国势力控制之下,对越都琅琊(今山东胶南西南)构成威胁。越为遏制楚军东#的势头,决定向杞、莒以南的泗东地区进击。十一年军灭滕,第二年又灭郯,并俘获其国君郯子鸪,将势力发展到泗上地区,在战略上切断了杞,莒军与后方的联系。
【齐攻魏黄城阳狐之战】 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齐军在黄城(今山东冠县南)阳狐(今河北大名东北)进攻晋军的作战。齐国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田氏消灭了国氏,高氏等旧贵族反对势力后掌握了齐国的军、政大权,积极向外护张。十三年,齐国大夫田白(即田庄子)率领军队突然进攻魏国东部边城。魏军措手不及,齐军一举攻占魏国护卫黄河的重要据点黄城,并堕毁城墙。接着,齐军又渡过黄河,迅速包围阳狐。【楚攻魏上洛之战】 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楚军进攻魏国上洛(今陕西洛南)以南地区的作战.魏自“三家分晋”独自建国以来,魏文侯将主要力量使用于西、北方向。连年与秦争夺河西地区,并远征中山国。楚遂趁机向魏的西南边境扩张。十三年,楚国调集大军,突然进攻魏国。魏国防守力量薄弱。楚军一直攻至上洛。
【齐攻鲁莒安阳之战】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齐军进攻鲁国莒邑(今山东邹城、鱼台间)和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地区的作战。齐宣公四十四年(即周威烈王十四年),为扩大势力,宣公派大夫田白(即田庄子)率军进攻南邻鲁国。鲁无备,齐军进入鲁境,一直攻到莒和安阳,给鲁国沉重打击。第二年(前411年),齐军又进攻鲁国,取都邑。
【齐攻赵平邑之战】周威烈王十五年(公元前411年),齐军进攻赵国平邑(今河南南乐东北)的作战。十三年(前413年),齐军攻破并堕毁魏国东部边境重要据点黄城后(参见《齐攻魏黄城阳狐之战》条),威胁到赵国东南部安全。赵为加强边防力量,确保都城中牟的安全,于十四年(前412年)又在黄城以南、黄河与漯水交会处之平邑修筑城池,防守黄河。齐国深感赵国此举对自己西进不利,遂于十五年,以齐田氏公子居思率领齐军进攻赵国,包围了平邑。因赵国有备,防守力量较强,齐军无功而返。
【魏攻宋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军进攻宋国(今河南东部一带)的作战。十八年,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文侯率魏军进攻东邻宋国。宋国是中原诸侯国,都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抵挡不住魏军攻势。魏军以优势兵力攻入宋国境内,击败宋军,给宋国沉重打击。
【魏灭中山之战】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一前406年),魏军在顾(今河北定州)攻灭中山国的作战。从十三年(前413年)开始,魏国连年向秦进攻,至十六年,已占领繁庞等地,确立了优势地位,遂将矛头对准中山国(今河北西南部),积极进行战争准备。他任命名将乐羊为主将,又向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交涉借道。中山国是春秋时期白狄鲜虞建立的国家,都城设在顾。十八年,魏已完全占领了秦的河西地区,又击败宋国,遂命乐羊率领魏军,越过赵国进攻中山。魏军攻入中山国,进抵顾城。
中山国君武公得知乐羊前来,便把他在中山国的儿子杀死,割其肉烧汤,并派人送给乐羊喝,以示抵抗的决心。乐羊竟喝其汤,食其肉,表明自己顽强进攻的意志。乐羊指挥魏军,加紧围攻顾城,魏文侯又给予全力支持。中山军拼命抵抗,顽强防守。经过三年作战,中山军力量消耗已尽。二十年,魏军终于攻克顾城,占领中山国全境。魏文侯随即命太子击镇守中山地,而封乐羊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中山国亡。
【韩攻郑雍丘之战】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军进攻郑国雍丘(今河南杞县)的作战。三年(前423年),韩败郑后(参见《韩攻郑之战》条),为便于继续向实力较弱的东方扩展,在韩景子即位后,将国都迁至阳翟(今河南禹州),距郑都郑(今河南新郑)不足百里。十八年,韩再次出兵攻郑。由手郑国未防韩军突然进攻,韩军迅速顺利地深入郑国东部,一举攻占雍丘。郑为加强国防能力,对郑都以北的重要城邑京(今河南荥阳南),进行了修筑加固,将其建为战略基地。
【齐攻鲁郝之战】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齐军进攻鲁国邮邑(今山东宁阳东北)的作战。齐国自田氏专政之后,为扩大势力,不断向邻国进攻。在南方,与其毗邻的鲁国首当其冲。十四年(前412年)及十五年,齐连续攻占鲁的莒、安阳和都邑后(参见《齐攻鲁莒安阳之战》条)。十八年,齐再次出兵攻鲁,迅速击破鲁军的抵抗,蚕食了鲁国北部重邑邮。鲁国疆域更为缩小,实力严重削弱。
【郑攻韩负黍之战】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郑军在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进攻韩军的作战。十八年,韩军占领郑国的东部要邑雍丘后(参见《韩攻郑雍丘之战》条),郑国积极进行战备,将其北部要邑京增修加固成军事基地。次年(即十九年),郑国出兵西进,向韩国中部地区进攻,企图切断韩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与其北方广大领土的联系。郑军在负黍大败韩军,报复了韩国。
【齐攻卫贯丘之战】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齐军进攻卫国贯丘(今山东曹县西南)的作战。齐国蚕食了南邻鲁国的部分土地后(参见《齐攻鲁莒安阳之战》及《齐攻鲁邸之战》条),又将打击目标转向西邻卫国。卫国位于赵齐之间,地控黄河东西两岸。齐为孤立卫国和取得战略上的有利地位,于十九年,与卫的南邻郑国在西城会盟。然后,齐军迅速攻入卫境,攻占卫东南部要邑贯丘,与前占鲁国的莒和安阳,连成一片,使疆域又向西推进一步。
【三晋与齐廪丘之战】周威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405 年),赵、魏、韩联军在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与齐军的交战。这年,齐国田氏主田悼子去世,其子田和继位。大夫田布杀死大夫公孙孙。廪丘大夫公孙会(田会)遂据邑叛齐,降入赵国。齐宣公命田布率数万齐军数千乘战车,围攻廪丘。赵烈侯当即联合魏、韩,共同出兵增援廪丘。赵将孔屑(即孔青)率领5万精兵与魏将翟角(即翟员)所率魏军和韩军会合后,驰抵丘附近的龙泽与围城齐军列阵大战。联军大胜,歼灭齐军3万人,缴获战车2000乘。田布狼狈败逃,齐国遂失丘这是战国前期一次大规模使用战车的作战。
【三晋攻齐长城之战】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韩、赵、魏联军进攻齐国长城(今山东平阴、沂源、五莲、胶南一带)地区的作战。齐军在廪丘遭歼灭性打击后,齐国实力有所削弱。赵、韩、魏三国为进一步打击齐国,经周威烈王同意以周王名义,再次组成三国联军,于二十二年由韩景子(即韩景侯)、赵烈子(即赵烈侯)和魏将翟员统率,大举攻齐。齐国新败,无力阻挡联军。联军长驱直入,深入齐长城以内的纵深腹地,再度给齐国沉重打击。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封韩、赵、魏三国君王为诸侯。
【秦攻魏阳狐之战】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秦军在阳狐(今山西垣曲东南)以西地区进攻魏国的作战。秦自魏夺取其河西地区,被迫为守势。经过数年准备,其实力有所恢复。乘三晋(魏、赵、韩)主要力量使用于齐、楚而对秦国麻痹疏忽之机,秦国于元年,对魏进行了一次侦察性的进攻。它避开防守严密的河西正面,秦军出丽谷关,由韩、魏交界处北渡黄河,深入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以东百余里的阳狐地区。
【三晋攻楚乘丘之战】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魏、韩、赵联军在乘丘(今山东巨野西南)以西地区进攻楚军的作战。魏、韩、赵联军攻齐连续获胜(参见《三晋与齐廪丘之战》、《三晋攻齐长城之战》条),基本上遏制住齐国向外扩张的势头后,将打击目标移向楚国。楚国占领泗上地区并灭掉杞、莒后,势力已伸至鲁国以北。所占城邑,与齐、鲁两国的边疆交错相邻。二年,三国军队再次联合,东进攻楚。它一路击败楚军,直攻打到乘丘(一说至桑丘,今山东兖州西),方撤军返回。
【郑攻韩阳霍之战】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
郑军进攻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的作战。韩国迁都阳翟,目的在于吞并郑国以拓展疆域。郑国为保生存,在郑公率领下,积极反击。两国经常交战。周威烈王十八年(前 408年),韩国曾攻取郑国雍丘(参见《韩攻郑雍丘之战》条)。十九年(前407年),郑军又在韩国负黍击败韩军(参见《郑攻韩负黍之战》条)。周安王二年,郑国乘韩国主力与赵、魏联合进攻楚国之机,再次派兵突袭韩国,包围了韩都阳翟。但由于兵力薄弱,久攻不下。当韩军主力由乘丘返回时,郑军迅速撤军回国。
【楚攻周室之战】周安王四年(公元前398年),楚军进攻周王室(今河南洛阳至巩义一带)的作战。在各诸侯国纷纷崛起的情况下,周王朝此时已由西周时的一统大国变为中原小国。四年,楚国为了扩大势力,派出军队攻入周地,一举击败了周军,给周王室以沉重打击,然后撤军。
【楚攻郑郑之战】周安王四年(公元前398年),军进攻郑国都城郑(今河南新郑)的作战。国(今河南中部)是位于韩、楚之间,西与周王室相邻的中原小国楚、韩等大国均欲吞并郑国,扩张实力,以造成各自的有利地位。四年,楚国出兵进攻周王室,然后转兵东向攻入郑境,击败郑军,进而包围了郑都郑。城内郑人非常恐慌,杀死主张抗楚的丞相驷子阳,以取悦楚国。楚以郑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克,遂撤军。
【秦攻绵诸之战】 周安王七年(公元前395年),秦军进攻绵诸国(今甘肃天水东)的作战。绵诸是古西戎族人建立的政权,其民以游牧为生,活动于陇西一带东与秦国为邻。秦为控制西戎,扩大疆域,在穆公及厉共公时,曾出兵击之,虽获胜利,但因其流动性强,均未能达到歼灭目的。七年,秦国再次调动大军进攻绵诸,攻入其境,一举将绵诸军击败。其族部分迁至瓜州(今甘肃敦煌地区),一部西走葱岭。秦在其地设绵诸道,安置降服人民。以后秦国主要致力于东进中原,无暇西顾。入瓜州者势复强盛,至汉时名之田月氏。
【齐攻鲁最之战】周安王八年(公元前394年),齐军与鲁军在最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的交战。齐国自两度受挫于魏、韩、赵三国联军后(参见《三晋与齐廪丘之战》、《三晋攻齐长城之战》条),军事实力有所削弱。经十年休整,国力恢复并大为增长。八年,它再度向外扩张,首先向疆域日趋缩小的南邻鲁国进攻,未遇有力抵抗,迅速近逼鲁都(今山东曲阜东),占领了距都城仅数十里的最邑。鲁国自知力量太小,急向韩国求救。韩国立即派出大军前往救援。齐军得知韩军到来,主动撤军回国。与此同时,在周威烈王十九年(前407年)被郑国(今河南中部)占领的原韩国城邑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也乘机叛郑归韩。
【魏攻郑酸枣之战】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魏军攻占郑国酸枣邑(今河南延津西南)的作战。战国时期,争城夺地已成为战争的主要目的。郑国地处中原中心,经济发达,交通方便,是各诸侯强国争夺的主要目标。魏国此时正力图向黄河以南发展,于九年,派兵攻郑。一举击败郑军,占领酸枣。魏军随即在此修筑城墙,留兵成守,将其建设为向南扩展的前进基地。
【秦魏汪之战】 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魏军在汪邑(今陕西澄城境,洛水东岸)击败秦军的进攻作战。秦魏两国为扩大疆域,一直在争夺河西地区(今陕西、山西间黄河南段以西),秦国多败(参见《魏攻秦河西之战》条)。继秦攻魏阳狐(今山西垣曲东南,参见《秦攻魏阳狐之战》条)之后,魏国于九年,调动军队由河西进攻秦国洛水防御工事线上的重要据点汪邑。秦军战。双方在汪郊列阵大战,魏军击败秦军,巩固了河地区
【楚攻韩负黍之战】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军攻占韩国城邑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的作战。负黍亦称黄城,原为周王室的城邑,春秋末期被郑国夺占,战国时又为韩国所有。周威烈王十九年(前407年),郑军攻韩,夺回了负黍(参见《郑攻韩负黍之战》条)。周安王八年(前394年),负黍人又叛郑归韩(参见《齐攻鲁最之战》条)。九年楚为报复三晋攻楚之役(参见《三晋攻楚乘丘之战》条),乘负黍新叛,内部人心不一之机,派出军队进攻韩国。楚军迅速攻入韩国腹地,一举击败韩军,夺取了负黍城邑。该城又为楚所有。
【三晋攻楚大梁榆关之战】 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魏、韩、赵联军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以南)进攻楚军的作战。魏、韩、赵原系由晋分裂而成的三个诸侯大国,常为共同利益而联合行动。为争夺中原地区,周安王二年(前400年),三国出兵进攻楚国。九年(前393年),楚国发兵攻打韩国(参见《攻韩负黍之战》条)。这一年,三国联军再次进攻楚国。联军实力强大,迅速攻入楚境。楚国急调动军队在大梁迎战。联军一举击败楚军。魏军占领大梁。楚军退走郑国的榆关。联军紧追不舍,再败楚军。楚国战败后,以厚礼送给秦国,与其消除旧怨,重新结好,共同对付三晋。魏、韩、赵三国恐腹背受敌,遂停止进攻。
【秦攻韩宜阳之战】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秦军进攻韩国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地区的作战。这年,魏、韩、赵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楚军连续战败。楚国送厚礼与秦国再度结盟,共同对付三国(参见《三晋攻楚大梁榆关之战》条)。秦国多年来欲东进向中原发展,均为魏所阻遏,未能如。它乘三国兵力攻楚良机,派兵进攻较弱的韩国。韩国主力在外攻楚,国内兵力空虚。秦军出函谷关后,迅速进入韩境,直接攻打大城宜阳,连克宜阳地区六座城邑。此战,秦国打开了东进的大门,获取了向中原扩展的前进基地,同时也遏制了魏、韩、赵三国联军对楚国的攻势。
【秦魏武城之战】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秦军与魏军在武城(今陕西华县东)的交战。秦国在与魏国长期争夺河西的战争中,失去了大片土地,时常准备收复失地。十二年,秦国派出军队,突然进攻魏国河西地区。秦军迅速攻至武城,河西魏军连忙出动迎战:两军在武城地区摆开阵势大战,结果双方势均力敌,互有得失,不分胜负。
【齐攻魏襄陵之战】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齐军攻占魏国城邑襄陵(今河南睢县)的作战。三晋攻楚,击败楚军于大梁、榆关后,魏将大梁、榆关地区占为己有,并乘势兼并了宋国的要邑襄陵等地。当魏将主要兵力转向西方与秦军大战时,齐国利用魏军西进造成东部兵力薄弱的机会,突然出兵攻打魏国东部重邑襄陵。魏军来不及救援。齐军一举击败守城魏军,攻占襄陵。
【鲁攻齐平陆之战】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鲁军与齐军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北)地区的交战。齐国为向中原地区发展,长期欲兼并鲁国。鲁国对齐国常有戒备。两国为领土之争经常互动干戈。十二年,齐军正忙于攻打魏国襄陵(今河南睢县)时(参见《襄陵之战》条),鲁国乘机派兵攻齐,进至平陆地区。齐军未加防备,仓促应战,被鲁军击败。
【秦魏阴晋之战】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魏军在阴晋(今陕西华阴东)反击秦军的作战。魏文侯在位时,国力强盛,曾派出大批军队攻取了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秦军退守洛水一带(参见《魏攻秦河西之战》条)。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经过数年的准备,秦国于周安王元年(前401年)开始进攻魏国,九年(前393年)与魏国战于汪(今陕西澄城境),十二年(前390年)又与之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企图夺回河西要地(参见《秦攻魏阳狐之战》《秦魏汪之战》、《秦魏武城之战》条)。魏国军队则全力与秦军作战。
十三年,秦国再次调集50万人大军,浩浩荡荡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秦军在阴晋城外布下营垒,形势危急。魏国在河西驻守一支精锐军队。西河郡守吴起,激励军队保持高昂士气。他请国君魏武侯举行庆功宴会,使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皆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以示不忘。此法行使了三年。秦军一进攻河西,魏军立即有数万士兵不待命令而自动穿戴甲胄,要求作战。
面对这次秦军大规模进攻,吴起请魏武侯派5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为步兵,由自己率领反击秦军。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500乘、骑兵3000人。战前一天,吴起向三军发布命令说,诸吏士都应当跟我一起去同敌作战,无论车兵、骑兵和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吴子·励士》)。然后,吴起率领魏军在阴晋向秦军发起反击。这一天,魏军人虽少,却个个奋勇杀敌,以一挡十。魏军经反复冲杀,将50万秦军打得大败,取得了辉煌战果。此战,吴起面对强大的秦军,通过激励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军的士气,显著地增强了战斗力,以少数精兵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保卫了河西战略要地,有效地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
【秦蜀南郑之战】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秦军和蜀军争夺南郑(今陕西汉中)的作战。南郑位于秦、蜀两国之间,为两国在兼并战争中必争之重要城邑。它原为蜀地,后被秦军占领。周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南郑人平秦,后秦国又控制南郑。周安王十五年,蜀国乘秦国忙于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争夺土地,无暇顾及南郑之机,派出军队突然北进至秦国南部,击败秦军,攻占南郑。秦国得知消息后,连忙调集大军,翻越秦岭南攻蜀军。秦军战斗力较强,很快进至南郑,一举击败蜀军,夺回南郑要地。
【秦魏武下之战】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秦军与魏军在武下(今陕西华县东)的交战。魏国完全占领秦河西地区并设西河郡后,秦国一直图谋收复之。十三年(前389年),秦军大举攻魏,被魏军击败(参见《秦魏阴晋之战》条)。十五年,魏军向秦国腹地进攻。秦国早有准备,派出大军迎战。两军在武下大战,秦军击败魏军,抓获魏军将领识,保住了武下。
【赵公子朝之乱】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赵国公子朝引导魏军袭击赵都邯郸(今河北境),企夺取政权的叛乱。二年(前400年)赵国君烈侯去世,其弟武公执掌政权。武公执政到第十三年(前387年),也亡逝。赵国便拥立烈侯之子赵章为国君,即赵敬侯。十六年,都城由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迁到邯郸。武公之子公子朝因未能继位,而发动叛乱。失败后跑到魏国,请求魏国派兵攻赵,帮他夺取政权。魏武侯欲趁机控制赵国,遂出兵助公子朝攻赵。公子朝引导魏军,袭击赵都邯郸。赵国已有防备,调集大批军队奋力抵抗。魏军攻邯郸不克,兵败而回。公子朝也随之逃亡到魏国。此前韩、赵、魏三国关系密切,经常联合对外作战,经此战后,赵、魏之间开始产生矛盾。
【齐攻鲁曲阜之战】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齐军进攻鲁国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东)的作战齐国长期欲兼并鲁国(今山东南部),鲁国也有戒备。两国为领土之争,经常互动干戈。十二年(前390年),鲁国曾派军队击败齐军(参见《鲁攻齐平陆之战》条)。十五年(前387年),齐国实际掌权的田和,在浊泽(今河南白沙水库东)与魏武侯相会,由武侯代向周王和各诸侯国君说情。次年周王正式承认田和为侯,称太公元年。二年(即周安王十七年),齐国调集大军突然进入鲁国境内,攻打鲁都曲阜。鲁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齐军一举击败鲁军,攻破曲阜,给鲁国沉重打击。田和死,齐军便撤军回国。
【韩攻郑阳城之战】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韩军进攻郑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作战。韩国自景侯时由宜阳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后,极力向心。两国常有领土之争。十七年,韩国调集大军攻入郑国境内,矛头直指阳城。郑军抵挡不住韩军攻势。韩军一举击败郑军,攻克阳城。郑国进一步被削弱。
【韩攻宋彭城之战】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韩军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对宋军的进攻作战。宋国是中原诸侯小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大致在昭公未期或悼公时,齐、楚、魏、韩等大国向中原地区扩展,宋国为减少威胁,将都城由睢阳(今河南商丘南)迁至彭城,但仍是大国兼并的目标。十七年,韩国调集大军,先攻占了郑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参见《韩攻郑阳城之战》条),接着又突然攻入宋国纵深,攻打宋都彭城。宋军毫无防备,措手不及,抵挡不住韩军进攻。韩军一举击败宋军,占领彭城,并抓获了宋君宋休公(一说宋悼公)。但宋国远离韩国本土,韩军无法长期据守彭城,不久便释放了宋休公,撤军回国。
【齐与魏赵廪丘之战】 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齐军在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与魏、赵两国军队的作战。廪丘原为齐国东部城邑,周威烈二十年(前405年)反叛归赵。齐国攻廪丘,反被赵、魏、韩三国联军打得大败,以后廪丘又入于魏国。这年,齐国突然调集军队进攻魏国东部,企图夺回廪丘。齐军猛烈攻打廪丘城邑。此时,魏武侯方继位不久,在干涉赵国内部权力之争,攻打邯郸失败(参见《赵公子朝之乱》条)后,正致力于巩固西部国防,亲自率大臣巡视河西,一时措手不及,无法立即调兵增援,遂向赵国求救。赵国闻讯后,派出大军前往救援。赵军迅速赶到廪丘与齐军大战。齐军不敌赵军攻势,战败而回。廪丘之急随之而解。
【赵楚与魏卫濮阳棘蒲之战】 周安王十九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 383-379年),赵、楚两国军队与魏、卫军队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南)棘蒲(今河北魏县南)等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作战。魏、韩、赵由晋分裂为三国以来,长期联合向外扩展。在与齐、楚等国的战争中,魏国占领了中原东北部的大片土地,韩国也夺取了郑、宋的部分土地,唯独赵国未能从战争中获得利益。赵烈侯实行改革,使国家得到了发展。赵敬侯继位(前386年)迁都邯郸后,国势日益强大。
尤其在击退帮助公子朝叛乱的魏军后,赵魏之间开始产生裂痕。虽然在齐军进攻魏廪丘时,赵国曾出兵相救(参见《齐与魏赵廪丘之战》条),但因利害矛盾关系,三国间很难再恢复原来的合作关系。三国均以本国利益为行动准则,各自图谋扩展。赵敬侯选择了卫国(今河南北部一带),作为其打击的目标。十九年,赵国派出大批军队,突然进攻卫国都城濮阳。卫君仓皇至魏请援。为了阻止赵国势力发展,二十年,武侯亲自率领军队救卫攻赵。魏军在免台(约在今河南濮阳附近)与赵军交战,大败赵军。同年,魏国又联合齐国,再度调兵进攻赵国。
卫军也乘机攻取赵国刚平,并进而攻打赵国故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引起邯郸城内朝野一片混乱。赵国急向楚国求援。二十一年,楚国为了遏制魏国势力,派出军队与赵军联合夹攻魏军。楚军连连击败魏军,一直攻到黄河岸边。赵军亦由黄河北进行反击,于棘蒲大败魏军,收复了大片失地。二十三年,赵军又攻克魏国黄城(今河南内黄西北),再败魏军。至此,持续四年之久的濮阳、棘蒲大战才告结束。战后,赵国和楚国的势力略有扩大,魏国的势力有所削弱,但魏国称霸中原的局面仍没有改变。
【濮阳之战】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在赵楚与魏卫濮阳棘蒲之战中,赵军进攻卫国都城濮阳(今河南濮阳南)的作战。卫国是中原东部的诸侯小国,占有今河南、山东之间的北部地区。其南北均为魏统治区,东邻齐国,西与赵隔黄河相对。卫国小力弱,为四邻强国争夺之目标。赵强大后,首先将进攻矛头指向卫国。出军占领卫北部的刚平(今河南清丰西南),并筑城积粮,集结部队,作兼并卫国的基地。十九年,赵国准备毕,向卫都发动进攻,“车不舍人不休”(《战国策·齐丘》),兼程奔袭,迅即近逼濮阳城郊。卫军仓促应战,据城死守。他们用土将八座城门全部堵塞。但在赵军强下二门被毁,卫国形势岌岌可危。卫国君主仓惶奔魏援。魏武侯为遏制赵国势力发展,被甲执剑亲率魏军赴卫国,进攻赵军。魏、赵两军在免台(约在今河南濮附近)大战,魏军击败赵军,赵军退回国内。
【刚平中牟之战】 周安王二十年(公元前382年)在赵楚与魏卫濮阳棘蒲之战中,魏、齐、卫联军在刚平(今河南清丰西南)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进攻赵军的作战。魏军援卫在免台大败赵军后(参见《濮阳之战》条),为进一步打击赵国,于二十年,又与齐国联合,同卫国一起组成三国联军,由魏武侯被甲执剑亲自率领大举进攻赵国。卫军借魏、齐两国军队之助,一举攻克被赵军强占的北部城邑刚平,摧毁了赵军所筑的城防工事,收复了被赵军侵占的河东土地。继而移兵赵国故都中牟,击破了它的外廓城垣。邯郸城内一片惊恐;黄河至太行山之间,军、民奔逃者,不绝于途。赵国上下陷于混乱。
【棘蒲之战】 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在赵楚与魏卫濮阳棘蒲之战中,赵、楚两国军队在棘蒲(今河北魏县南)州西(今河南修武西)地区,进攻魏军的作战。卫军在魏、齐两国军队支援下,收复刚平及河东土地并击破赵故都中牟外廓城垣后(参见《刚平中牟之战》条),赵国陷于混乱,形势严峻。赵敬侯急向楚求援。此时,原魏国名将吴起,因遭魏贵族迫害,逃奔到楚国,辅佐楚悼王进行改革,建立了一支精锐部队。二十一年,楚国乘机派出大军北上援赵攻魏。赵军也随即在北方对魏军发动反攻,形成南北夹击态势。
楚军攻势勇猛,一路北进,渡过黄河,至州之西与魏军交战,一举击败魏军,攻占魏国州城(今河南武涉西南),控制了黄河两岸地区。赵军向魏国棘蒲发起进攻,火烧了棘蒲。一十三年(前379年),赵军又攻破魏国黄城(今河南内黄西北),并向卫都濮阳进攻。齐军再次救卫,赵军无功而还。此战,赵、楚两军南北呼应,击败魏军,使赵国摆脱了困境,暂时稳定了中原局势。
【齐与燕三晋桑丘之战】 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80年),齐军在桑丘(今河北保定北)先后同燕军和魏、韩、赵联军的作战。燕国是北方诸侯大国,北界东胡,东接朝鲜,西与中山、赵国接壤,南与齐国毗邻。都城在蓟(今北京西南)。由于其僻处边陲,所以在春秋之世与中原各国交往较少。在中原各国长期相互争战之际,燕国逐渐发展壮大。战国时,它已跻身七强行列,但军事实力稍劣于其他六国。齐国在向中原地区扩张中,屡为三晋及楚国阻遏,遂将进攻矛头转向北方。二十二年,齐国乘赵国、楚国和卫国、魏国军队在中原交战(参见《棘蒲之战》条)之机,调集军队,突然进攻燕国。燕国毫无准备,一时措手不及。齐军直趋燕国南部边邑桑丘,一举击败燕军,攻占桑丘。燕国急向魏、韩、赵三国求救。三国连忙抽调军队组成联军,驰援桑丘。联军实力强大,击败齐军,夺回桑丘邑。
(注:先秦时期(春秋战国)大大小小1000多场战斗详细资料)
先秦时期战争主要有以下特点:
战争频繁
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阶段,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资源和霸权,战争不断,如晋楚两国在春秋时期就多次发生大规模战争.
目的多元
早期夏商时期,战争多是为了掠夺资源,扩充领土。到了春秋战国,战争目的更为复杂,除了领土扩张,还有争夺霸权、实现政治理想、维护统治等.
规模扩大
从早期部落、方国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到春秋战国时期,参战兵力大幅增加,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如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投入了大量兵力。
强调礼义
早期战争受周礼约束,讲究“师出有名”,要先下战书,约定时间、地点,作战时不攻击受伤者、老者和小孩等,泓水之战中宋襄公的表现便是这种战争礼义的体现.
军事思想丰富
兵家思想在这一时期诞生发展,强调战争的必要性,重视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将领的素质和领导能力,如孙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著名军事理论.
作战方式多样
包括车战、步战等,其中车战是先秦时期重要的作战方式,一辆战车配备一定数量的士兵,若干战车组成一个作战单位。同时,战争中还出现了多种战术,如设伏诱敌、避实就虚、奇正相生等.
以兼并统一为趋势
从分散走向统一是先秦时期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战争在此过程中充当了重要角色,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秦国最终实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