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是日本核废水正式排入太平洋的日子,虽然从8月22日开始,负责该项目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就开始为排放核废水“洗白”,但是这种掩耳盗铃的说法,相信他们自己也不信。
笔者查阅了一下东京电力公司的官方网站,仔细研究了他们发布的新闻稿,发现他们一系列打脸的操作。首先,他们声称利用了最先进的核素去除设备将核废水第一步净化,净化后的水被称为“ALPS处理水”,之后,将ALPS处理水用海水稀释后储存在一个竖井中,并研究该水中的氚是否达标,等到达标后,才将水排入海中。
这个过程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就像是将污水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然后排入河湖一样自然,但是污水和核废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什么是核废水?
核废水简单的说就是核电站排出的废水,但事实上核废水包括了两大类:
放射性废水:核能利用过程中,通过冷却剂、反应堆冷却剂以及核设施运转过程中所使用的水会受到辐射,因此会含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于核燃料中的放射性核素,如铯、锶、碘等。其他废水:除了放射性成分,核能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非放射性的废水。这些废水主要是由于核设施在运转过程中的冲洗、清洁以及湿式反应堆的循环冷却等操作导致。
显然,在核废水中放射性废水是最恐怖的,从东京电力公司自己公布的数据来看,核废水中包含了63种不同的放射性物质,而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人体,比如直接的辐射、经由进食被辐射的动物等等,这些放射性物质在进入生命体后会释放出可以破坏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的射线,给生命体造成极大的损伤。
我们举个例子,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中,56名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人员直接丧生,有60万人暴露在此次核辐射下,据研究,这些人罹患癌症的风险大幅度提高。
虽然核废水不像核电站爆炸那样恐怖,但其实无论是爆炸还是排放,其核辐射物质是差不多的,也就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日本排放核废水三问
虽然日方一直在强调将核废水尽可能的“无害化”,但是这里有几个疑问不吐不快:
第一,为何东京电力公司公布的“ALPS处理水”没有任何含量的说明,这我们就无从了解,到底处理水中各项核辐射元素的含量。
第二,为何日方没有邀请任何一个国家的权威科研机构共同的进行对核废水处理和测量的实验,这岂不是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吗?
第三,既然日方一直声称排放的核废水是达标的,甚至还搞一些所谓的处理后的核废水养的鱼,那么,他们为何不自己留着,执意要排入太平洋中?
如果说以上这些问题,他们都无法回答,那么这次排放的核废水究竟处理到什么程度?危害会到什么程度?我们就很难想象了,而且太平洋属于全人类,而不是日本的“后花园”,仅需要240天左右,这些核废水就能扩散到我国沿海,1200天后,就能覆盖整个太平洋。
我们估计退一步,相信他们处理水的能力,但是符合排放的水中依然含有氚,氚作为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虽然它的危险性远不及铯-137或锶-90,但是长期暴露或者过量摄入依然是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日本要持续排放30年,也就是虽然氚有半衰期(12.43年),但持续排放,会让氚在未来几十年里的海洋中持续的超出正常值(在各种环境中氚的储存量百分比为;海洋65%,陆地表面和生物圈27%,大气7.2%。),危害依然是存在的,尤其是如今人类的肉食来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海洋或者海水养殖。
核废水只能处理入海吗?
从日方对核废水的态度和处置方案来看,似乎核废水只有排海这一条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还有两种对人类威胁最小的方案:
第一种:将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分离,之后加入固化剂,让它们浓缩进而固化,达到减少占用空间的目的,然后再封存。
第二种:将核废水按照正常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利用特殊装置或者地下储存设备进行封存。
看完了这两个处理方式,大家发现问题了吗?问题就出在成本上,比起处理后直接排放入海,其他两种方法都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还得储存,不如前者一劳永逸来得实在,但是,它们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危害性,一个是花钱,安全你我他,一个是少花钱,拉大家一块“享受”,所以,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歹心昭然若揭。
万物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