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香港利舞台剧院后台,50岁的林淑端对镜描眉,镜中映出霍英东手捧茶盏的含笑身影。这对因粤剧结缘的夫妻,此刻正共享着喧闹演出前的静谧时光。谁也不会想到,这位舞台上风华绝代的名伶,将以最淡泊的姿态在香港豪门史写下独特篇章。
1968年半岛酒店宴客厅,35岁的林淑端一开腔便惊动四座。正在与友人闲谈的霍英东蓦然抬头,只见舞台上水袖轻扬的倩影,将《帝女花》唱得百转千回。散场后霍生特意绕至后台,以戏迷身份讨教唱腔技巧,二人从板眼节奏谈到身段步法,竟忘了时间流逝。
当时霍家已有两位太太,原配吕燕妮执掌家事,二太冯坚妮陪伴商界应酬。林淑端的出现未掀波澜,她婉拒霍生赠予的浅水湾别墅,坚持居于跑马地旧式唐楼。每日清晨仍往粤剧社教戏,课后提着菜篮与街坊寒暄,豪门贵妇的身份于她不过是一件可收可放的外衫。
四个儿子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林淑端的处世智慧。长子霍显光剑桥毕业却选择执教鞭,次子霍显强醉心文物修复,三子霍显旋成为律政先锋,幼子霍显谦专注慈善医疗。每逢家族聚会,四兄弟总是安静坐在末席,与热衷商战的堂兄弟形成鲜明对比。
霍英东晚年偏爱三太居所,书房里珍藏着林淑端亲手抄写的戏文册页。佣人回忆,先生常戴着老花镜逐字推敲唱词,夫人则在一旁慢火煲着陈皮红豆沙。2006年霍老辞世时,三房子女未参与遗产争夺,平静接受了家族基金会的定期拨款。
2011年养和医院VIP病房,林淑端弥留之际仍惦记着粤剧传承。她将珍藏半世纪的戏服赠予香港八和会馆,其中那件金线密绣的蟒袍,正是初遇霍生时所着戏装。葬礼未设治丧委员会,灵堂悬挂的自书挽联"一曲未尽红尘远,半生已渡白云深",道尽这位豪门隐士的通透人生。
如今跑马地毓秀街13号唐楼依旧住着寻常人家,阳台上吊兰垂落的弧度与三十年前别无二致。偶尔有老街坊指着二楼窗棂说:"林姑娘以前常在这儿教徒弟甩水袖。"声音散在风里,恍若那段豪门往事从未惊扰过市井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