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体制内工作的人士都知道,在行政机关有一种不是公务员的群体,他们叫做机关工勤;在事业单位有一种不是干部身份的群体,他们叫做事业工勤。
两者相比,虽然都是工人身份,但机关工勤的好处明显要比事业工勤强很多。除了明面上的,多了一个车补、话补之外,人脉广,能办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
那么,机关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他们是哪里来的呢?具体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早些年的临时工,说直接点就是当时走后门、找关系进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后来通过不断的熬,加上眼疾手快,最终成功入编。但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只能做些打杂工作,始终不能转干或聘干,就只能当工勤人员了。
第二类是近些年的退伍兵,这其中有服役两三年的城镇户口退伍义务兵,也有服役10年、12年以上的转业士官或军士,因为安置政策的原因,他们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也是定为工勤人员。当然,即便这个群体的文化程度有了质的飞跃,但因为政策原因,仍然不能被提拔重用,尤其不可能转任或调任公务员。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交流!
工勤人员是最可怜的一群人
①没上过大学的②退伍士兵及士官
汕头潮阳机关工作人员和在一起上班的事业单位人员退体待遇差别大,连最起码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还有很大差距[横脸笑]
干着干部的活拿着工人工资的人。
最可怜的是具备干部身份,却缺乏编制改为工勤或自筹
下岗失业的最幸福
电业正式工基本不干活,但工资待遇特好,伙食也不错,真正干活的都是临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