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2年,秦国新一轮政权交接完毕,秦孝公取代了秦献公,成了秦国的新一任君主。事实上,秦孝公和卫鞅也有一些关系,秦孝公的父皇秦献公,在带兵打仗的过程中,中了公叔痤的毒箭,所以,秦孝公对公叔痤也是恨之入骨。秦孝公登基后,便将斩杀公叔痤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秦献公暴毙,秦孝公仓促登基,新君初定,天下猜忌,秦孝公手头人手不足的时候,卫鞅就到了秦国。卫鞅到达秦国后,恰逢秦孝公发出《求贤令》,以求强盛,他见秦孝公在《求贤令》中提及“六国卑秦”,欲分裂秦国,不禁感慨秦国新任君主不畏屈辱,立志要富强,于是他就支持秦孝公,实行改革,使之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不过,卫鞅也想看看秦孝公改革的意愿,所以他用了三次会面的方式,来确定秦孝公是否已经下定决心。况且三番考验后,秦孝公已看出卫鞅的本事,他所欠缺的,恰恰就是秦国所缺少的,也就是改革的人才。至此,秦孝公和卫鞅的关系,已没有了隔阂,君臣彼此信赖,齐心协力,拟定了秦国的改革纲领,并一一付诸实践。而在军队方面,卫鞅则推出了军功封赏制度,将秦国将士的军功与封赏相结合,有了军功封赏,有了军衔,就有了未来,使得秦国将士,都以斩杀敌军为荣耀,以立下功勋为荣耀,使秦国的军力大增。在法治方面,卫鞅也是一样的严厉,他的法令非常严厉,使得秦国的社会风气,百姓和官员的管理,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过,这种做法,也让卫鞅遭到了强烈的抨击,其中以甘龙和杜挚为首的几位老臣,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再加上秦惠文王嬴驷和秦国将军嬴虔一起,攻击卫鞅,就是为了报仇。但是,由于卫鞅的革新,秦国逐渐壮大起来,之后,由卫鞅统领的秦国新组建的军队击败了魏,夺回了河西的土地,秦孝公为了表彰卫鞅的功绩,便赏赐了他一块领地和爵位。卫鞅因其封地位于商县,故有“商君”之称,故史称商鞅。商县的人,都以自己是他的臣子为荣,他在自己的领地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商鞅封地也有不少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
秦惠文王嬴驷在秦孝公去世之后继承了王位。秦孝公临终时,任命卫鞅做他的幕僚,协助嬴驷推行改革。只不过,赢驷这个人很是桀骜不驯,对于商鞅这种老部下,他最是痛恨。而且,他也有过一次,险些被商鞅的律法所责罚,也多亏了他的叔父赢谦,这才让他逃过了一劫。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点,赢驷才会对商鞅怀有深深的怨念,登基后第一个念头,便是把他除去。像秦惠文王嬴驷等人,他们都是一代枭雄,都想要让自己的国度越来越强,在他们看来,像商鞅这种德高望重的人物,才是他们最需要仰仗的。但到了公元前338年,嬴驷登基,当上了秦惠文王之后,他就开始和公子虔合作,想要铲除商鞅。在史书上,关于商鞅之死的确切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不过,最有可能的,还是出自《史记》一书的司马迁之口。司马迁觉得,在治国和改革方面,商鞅是一个难得的天才,他的名声,可以让法律的执行更加高效。商鞅之所以会被嬴驷记恨上,就是因为他的威信,让秦国的君主都对他忌惮三分,换句话说,他的功劳比自己的君主还要大。商鞅是一个正直的人,正如后来秦国的丞相对应侯范雎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一心一意的人,但是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人。再说得更深入些,若要凭嬴驷的心意来治理国家,不仅要除掉商鞅,更要除掉旧的氏族。
事实上自秦孝公起,由于新法令的不断推行,秦国内旧氏族虽已消失殆尽,但仍有重新崛起的机会,因此杀了商鞅,则是把旧的家族清除干净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如果商鞅一死,秦国改革的大旗便会摇摇欲坠,同时也会暴露出旧有世家的痕迹,这对赢驷来说,可谓一举两得,因此他才会不惜一切代价下手。面对赢驷的威胁,他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了一支军队,想要保护自己,可是因为准备不足,最终失败了。公元前338年,商鞅被带到咸阳,赢氏命人将他以叛国的罪名处决,这位商君,就这样惨遭毒手,尸骨无存。商君虽已过世,但对他对秦国改革的努力,却得到了赢驷的肯定,于是秦国不断推行着新的改革,最后造就了一个能与其他国家分庭抗礼的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