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鹤城区茶园东路上发生了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一名老人在被男孩打闹时轻微碰到后摔倒,并阻止男孩离开。热心群众纷纷围观,报警了之后警方也介入调查了。
现场视频显示,在当地某街道上,一名老人倒地不起,认为是旁边男孩把他碰摔倒了,热心群众看不下,让男孩拨打110报警!120及时赶到,但周围群众对老人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其脸色红润,根本没有大事。
据目击者描述,老人摔倒后,男孩曾试图去扶,却被老人拉住不让走。此外,还有目击者形容,当时男孩正在与其他小伙伴嬉闹,意外地碰到了老人。
目前,派出所获悉,老人未有讹诈行为,公安机关已介入处理此事。
评论区中,不少网友呼吁:要想让社会上再出现好人好事,这种变坏的老人和家人就要从严从重处罚,纳入征信系统,后代不能考公不能经营!让他们知道讹人的代价有多大
还有不少网友分析:身体有接触就有点说不清了!但是我遇到这样摔倒的老人绝对不敢扶,顶多打电话报警,关键我穷,扶不起!
也有不少网友强调:千万不要去找事,即使有钱赔,但精神上受不了。如果运气好最后证明了你无辜,但也把你弄得身心疲惫。
那么,从法律层面来讲,到底该怎么看呢?
男孩将老人碰倒该不该扶?老人要求赔偿,属不属于讹诈?大家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男孩该不该扶?老人算不算讹诈?手把手教你处理"扶不扶"难题
先说结论:扶人前先固定证据,该报警就报警,该录像就录像。根据 《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善意救助者不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只要你不是故意推倒老人,扶人不需要赔钱。
第一,男孩将老人碰倒该不该扶?老人要赔偿是否合法?
《民法典》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关键要看有没有"因果关系",本事件中,如果男孩在打闹中确实碰到老人导致摔倒,哪怕只是轻微触碰,也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
但如果是老人自己没站稳,或者碰触程度轻微到不足以导致摔倒,男孩就不需要赔偿。
《民法典》1186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北京某超市里,老人被小孩奔跑时带起的购物车蹭到,法院最终判决家长承担30%责任,因为确实存在因果关系。但如果像这次事件中目击者所说"只是轻微触碰",可以主张 《民法典》第1186条的公平责任原则,要求双方分担损失。
第二,老人算不算讹诈?
《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刑法》274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目前警方通报老人没有讹人,但现实中要警惕两种情况:
如果老人明知自己摔倒与男孩无关,还虚构事实索赔,可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敲诈勒索;
如果故意伪造伤情骗取赔偿,可能涉及《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罪。
但注意!老人主张赔偿本身不违法,关键要看是否虚构事实。就像这次事件中,老人虽然拉住男孩不让走,但警方调查后暂未认定讹诈,说明存在真实争议。
第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记住三步走:
立即报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报警记录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固定证据:用手机拍下现场视频,记录周围环境、老人状态、目击者联系方式;
谨慎接触:等待警察到场前,可以帮老人遮挡烈日或联系120,但不要随意移动伤者。
特别提醒:如果老人拉住你不让走,可以大声告知"我已经报警,警察马上来处理",不要发生肢体冲突。根据《民法典》第1177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时公民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合理措施保护自身权益不违法。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网友说"不敢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法律其实在保护善意救助者。
在现实生活中,2022年郑州就出现过类似案例,学生扶老人后被索赔,最终法院根据监控录像判学生无需赔偿。所以请大家记住:做好证据留存,该有的善意不必消失。